2002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应用回顾与展望
2003-01-22 12:51:2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赛迪网--中国计算机用户
电力:2002年软件应用从“操作”转向“管理”2003年配网自动化软硬件将是应用新需求
2002年,电力行业的软件应用成为厂商和集成商竞争的热点。虽然网络建设项目不断,但都主要是升级改造或者是更广泛范围的联网工程。目前,电力通信网中70%左右的三级以上网络已经建成,四级网络也有部分投入使用,省级以下的企业已经通过光纤实现互联。此外,“西电东送”这项重大工程促成西部各省份电力的IT应用步伐。例如,贵州电力以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手段,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贵州电力信息网络体系,发电企业建立覆盖全厂的局域网等,网络建设已经作为贵州电力信息化的近期目标,为今后象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等项目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前提。投资2400万元的甘肃兰州西部光纤通信传输环网工程也在加紧进行。
关于2002年电力行业软件的应用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为确保电力安全运行,电力调度自动化建设依然是2002年行业信息化的主流。而服务于电力市场运营的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产品的最新发展方向――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试用已经展开。纵观2002年电力行业的软件应用项目,从中也可以找寻到一条规律,那就是:电力行业软件系统应用的重点已经从操作层面向管理层面逐渐转移,主要集中在OA系统、电力营销系统、客户关系管理、MIS系统、ERP系统等。
电力行业改革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并在逐步实施当中。2003年行业改革的步伐将会加快,而信息化工程作为行业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竞争环境变化的强有力的手段,已经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预计2003年部分管理软件的应用将广泛普及,如MIS、ERP、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等。OA系统全国联网预计在2003年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到2003年上半年将达到18家网省互联。另外,与“竞价上网”相关的软件将成为2003年新的应用趋势,如发电厂报价决策系统等。此外,电力改革中提到,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发电企业向较高电压等级或较大用电量的用户和配电网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因此,可以预计,与配网自动化相关的软硬件,将是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和需求方向。
电力:2002年软件应用从“操作”转向“管理”2003年配网自动化软硬件将是应用新需求
2002年,电力行业的软件应用成为厂商和集成商竞争的热点。虽然网络建设项目不断,但都主要是升级改造或者是更广泛范围的联网工程。目前,电力通信网中70%左右的三级以上网络已经建成,四级网络也有部分投入使用,省级以下的企业已经通过光纤实现互联。此外,“西电东送”这项重大工程促成西部各省份电力的IT应用步伐。例如,贵州电力以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手段,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贵州电力信息网络体系,发电企业建立覆盖全厂的局域网等,网络建设已经作为贵州电力信息化的近期目标,为今后象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等项目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前提。投资2400万元的甘肃兰州西部光纤通信传输环网工程也在加紧进行。
关于2002年电力行业软件的应用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为确保电力安全运行,电力调度自动化建设依然是2002年行业信息化的主流。而服务于电力市场运营的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产品的最新发展方向――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试用已经展开。纵观2002年电力行业的软件应用项目,从中也可以找寻到一条规律,那就是:电力行业软件系统应用的重点已经从操作层面向管理层面逐渐转移,主要集中在OA系统、电力营销系统、客户关系管理、MIS系统、ERP系统等。
电力行业改革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并在逐步实施当中。2003年行业改革的步伐将会加快,而信息化工程作为行业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竞争环境变化的强有力的手段,已经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预计2003年部分管理软件的应用将广泛普及,如MIS、ERP、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等。OA系统全国联网预计在2003年将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到2003年上半年将达到18家网省互联。另外,与“竞价上网”相关的软件将成为2003年新的应用趋势,如发电厂报价决策系统等。此外,电力改革中提到,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发电企业向较高电压等级或较大用电量的用户和配电网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因此,可以预计,与配网自动化相关的软硬件,将是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和需求方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