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踏进”踢出第一脚----辽宁电力系统信息化改革
2003-03-10 11:58: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周旭
2003年2月25日,由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大连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现代化试点项目,成功通过验收,并作为样板工程在辽宁省各供电企业进行推广应用。该系统的成功验收,标志着大连供电公司达到一流的现代化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同时该系统也使全省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起点。
上马新系统
“三步踏进”领先信息化
大连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辽宁省公司营销部、大连供电公司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对国内外电力行业营销MIS系统进行深入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地市供电公司之间的管理差异和目前可预测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变化而开发建设的。东软电力事业部技术总监马玉成介绍说:“这个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充分体现营销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对窗口申请等工作实现方便快捷的管理,并具有过程监控等功能特点。”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副主任付景伟表示:“我们希望辽宁省其他电力公司能够借鉴、总结该系统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准确地切合电网商业化运营和电力营销体制的改革需求。”
大连市供电公司副局长孙少军在现场讲话
据了解,为规范电力系统体系、降低电价,国家将引入竞争,打破电力行业垄断。“面对变革,电力系统必须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由从前的‘不管百姓’到今后的‘服务百姓’。电力系统必须像企业那样,靠过硬的质量、先进的管理、好的服务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付主任说。而要改变原有落后的体系,电力系统必须进行内部大调整。大连供电公司副局长孙少军认为,电力系统的改造要经过三个过程,即“三步踏进”:第一,“以机为主,以人为辅”,这个阶段主要进行硬件上的完善,打破原有体系模式;第二,“人机同步”,这个阶段要提高员工的思维方式、整体素质,让员工同系统相适应,以使整个系统最大效率运转;第三,“以人为主,以机为辅”,员工真正地去“指挥”系统,员工产生想法,而系统只是实现这个想法的工具而已。“目前,我们还处于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最漫长的,因为我们必须下大力气革除落后的模式。”
系统初“热身”
大连一年便省几百万
据悉,电力系统的改革并不是第一次,但由于更新速度快,目前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缺乏整体性、系统建设程度参差不齐,是以往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付主任介绍,辽宁省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始于80年代初,“1982年左右,我省就陆续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由于没有进行系统调研、统一规划,所以当时的系统缺乏整体性,各个单位之间联络不畅,致使我们的投资只能在点上起作用,无法协同工作。这次系统在建设之前,东软和我们便共同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个系统可以真正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技术整合,使所有的点有机地连成片,进而形成覆盖全省的网络。”目前,大连的系统建设还没有全部竣工,只覆盖了110多万用户,还有约90多万的用户计划在两个月后接入,“即使这样,仅大连每年便已省下几百万的资金了。”付主任说。
相关各方拭目以待,迎接新系统的正式运行。
相关各方拭目以待,迎接新系统的正式运行。
随着系统的上马,辽宁电力也开始了系统外围环境的培养。“目前涌现出的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员素质上不去。”孙局长说。为此,辽宁电力专门设立了一个培训基地,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精简员工。从去年开始,该基地便开始了对员工进行分批分期的培训,每年计划培训600人。此外,辽宁电力也开始了自身形象建设,同时展开了多元化服务,包括“95598电话服务”、供电专用服务车等。
周旭
2003年2月25日,由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大连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现代化试点项目,成功通过验收,并作为样板工程在辽宁省各供电企业进行推广应用。该系统的成功验收,标志着大连供电公司达到一流的现代化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同时该系统也使全省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起点。
上马新系统
“三步踏进”领先信息化
大连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辽宁省公司营销部、大连供电公司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对国内外电力行业营销MIS系统进行深入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地市供电公司之间的管理差异和目前可预测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变化而开发建设的。东软电力事业部技术总监马玉成介绍说:“这个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充分体现营销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对窗口申请等工作实现方便快捷的管理,并具有过程监控等功能特点。”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副主任付景伟表示:“我们希望辽宁省其他电力公司能够借鉴、总结该系统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准确地切合电网商业化运营和电力营销体制的改革需求。”
大连市供电公司副局长孙少军在现场讲话
据了解,为规范电力系统体系、降低电价,国家将引入竞争,打破电力行业垄断。“面对变革,电力系统必须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由从前的‘不管百姓’到今后的‘服务百姓’。电力系统必须像企业那样,靠过硬的质量、先进的管理、好的服务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付主任说。而要改变原有落后的体系,电力系统必须进行内部大调整。大连供电公司副局长孙少军认为,电力系统的改造要经过三个过程,即“三步踏进”:第一,“以机为主,以人为辅”,这个阶段主要进行硬件上的完善,打破原有体系模式;第二,“人机同步”,这个阶段要提高员工的思维方式、整体素质,让员工同系统相适应,以使整个系统最大效率运转;第三,“以人为主,以机为辅”,员工真正地去“指挥”系统,员工产生想法,而系统只是实现这个想法的工具而已。“目前,我们还处于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最漫长的,因为我们必须下大力气革除落后的模式。”
系统初“热身”
大连一年便省几百万
据悉,电力系统的改革并不是第一次,但由于更新速度快,目前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缺乏整体性、系统建设程度参差不齐,是以往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付主任介绍,辽宁省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始于80年代初,“1982年左右,我省就陆续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由于没有进行系统调研、统一规划,所以当时的系统缺乏整体性,各个单位之间联络不畅,致使我们的投资只能在点上起作用,无法协同工作。这次系统在建设之前,东软和我们便共同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个系统可以真正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技术整合,使所有的点有机地连成片,进而形成覆盖全省的网络。”目前,大连的系统建设还没有全部竣工,只覆盖了110多万用户,还有约90多万的用户计划在两个月后接入,“即使这样,仅大连每年便已省下几百万的资金了。”付主任说。
相关各方拭目以待,迎接新系统的正式运行。
相关各方拭目以待,迎接新系统的正式运行。
随着系统的上马,辽宁电力也开始了系统外围环境的培养。“目前涌现出的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员素质上不去。”孙局长说。为此,辽宁电力专门设立了一个培训基地,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精简员工。从去年开始,该基地便开始了对员工进行分批分期的培训,每年计划培训600人。此外,辽宁电力也开始了自身形象建设,同时展开了多元化服务,包括“95598电话服务”、供电专用服务车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