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技术 > 正文

智能电网建设借力电力物联网技术

  2012-08-17 16:55:25    来源:慧聪网 
A- A+
电力18讯:    
    8月1日还在医院输液的南瑞集团物联网技术中心的甄岩,等不及手背上的针孔消去,第二天一大早又出现在办公室。甄岩和他的同事最近的任务非常多,既有电力物联网试点项目建设,还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申报。“物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稍稍落后一步,就可能错失良机。”他说。

    甄岩的忙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电网公司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了电力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据了解,电力物联网融合了通信、信息、传感、自动化等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其全面感知及IP互联的特征将有效整合信息通信和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善电力系统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目前,电力物联网技术及成果已应用于发、输、变、配、用各环节,为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有关专家表示,电力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以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各个环节的信息感知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以及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与运营管理水平。作为信息通信融合的典型案例,公司的周密部署加上科研人员的努力,一项项先进的物联网建设成果正不断涌现。

    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甄岩记忆中,2009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我国正式提出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构想,激励性财政政策、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出台、设立。这一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时间及路线图随之确立。曾经很少人关注的物联网技术,在这一年迎来研究热潮。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又进一步拓宽了物联网的发展道路。

    也是在那一年,物联网技术中心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开启了电网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序幕。回想这几年,电力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的发展速度着实惊人。

    在江苏无锡,有一个叫做“感知中国博览园”的展馆。展馆内的国家电网公司展区,展示了公司在物联网应用领域的诸多成果,如输电线路监测、无人直升机巡检、杆塔防护、智能家居等。

    在甄岩的桌子上,摆放着两个小巧的物件。其中一个呈圆形,一元硬币大小,金属制成;另一个为长方形,长3厘米,塑料制成。这两个像儿童玩具的东西,实际上是两个无线传感器――分别是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只要将这小小的东西黏在电力设备的特定部位,就能实现温湿度的采集与无线传输。“这就是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所带来的一个变化。”甄岩说,“类似这样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我们计划研发30余种,覆盖领域十分广泛。”据估算,到2015年,电力物联网传感器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近40亿元。

    从最初对物联网技术的简单应用,到如今在输、变、配、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时间不过短短几年,这显示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勃勃生机,更预示着物联网技术应用能为智能电网建设带来无穷益处。

    典型的应用案例

    杨成月是南瑞集团物联网技术中心空间信息部主任。谈起开发的产品,杨成月如数家珍:移动应急指挥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运营管理系统、车辆运行服务系统、智能移动现场作业应用系统、配网在线监测系统……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

    以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移动现场作业应用系统为例,在电力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客户在对巡检、抢修工单、两票、抄表、GIS数据采集等移动现场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亟须出现更加智能、便捷的信息感知和分析手段。原本通过现场人工记录数据并录入系统的工作,如今更习惯于使用移动终端加以完成,这意味着利用移动终端和智能传感开展电力现场业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

    解读上述现象,杨成月及研发团队发现了更深层的原因:随着坚强智能电网、“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一方面电网规模快速扩大,另一方面一线班组人员管辖的电网范围也在扩大,需要提高人员的信息掌握能力和工作效率,改变以往作业方式。

    “面对更加复杂的供电网络,更加艰巨的现场作业任务,我们需要更加有效的现场信息化技术支撑手段。”杨成月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结合移动GIS、传感器网络、GPS技术,通过感知标签实现现场设备精确识别和资产管理,实现巡视、抢修、两票等现场作业精细化管理,指导班组人员执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从而完成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场移动作业的目标。

    现在,很多耳熟能详的应用,都有物联网技术的影子。如电网防灾减灾与应急指挥系统,利用具有GPS定位和通信模块功能的移动终端,提供电网故障点定位和抢修人员、车辆的实时跟踪,辅助应急指挥。又如新型电力物资仓储配送管理系统,利用感知标签、GPS、GIS技术,实现电力物资智能高效入库、盘点、出库、配送管理。“很多电力物联网产品已经在公司取得广泛应用,对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感到满意。”杨成月高兴地说。

    推进试点工程建设

    2012年年初,在公司信息通信部和科技部的联合推动下,电力物联网应用试点工程开始建设,选择辽宁、宁夏两地实施试点工程,目的是希望通过试点工程对相关物联网技术进行验证,形成可推广、可复制、技术领先、覆盖整个智能电网的电力物联网应用体系。

    据介绍,在试点工程建设中,根据电力物联网总体架构,基于统一制定的标准规范,形成电力物联网实际应用场景方案,开展物联网综合应用与业务集成。试点内容包括变电站智能化管理,配电线路状态和预警技术,通信机房环境监测与资产管理等。通过统一数据服务实现与现有业务系统的应用集成,实现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高效融合与共享、交互。

    宁夏电力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十分重视工程建设。参与建设的±660千伏银川东换流站运行专责邹洪森回忆说,宁夏公司进行了多次实地勘查,多次沟通讨论示范工程技术需求、建设内容、相关方案。

    “银川东换流站能成为物联网建设的一个试点,我们感到很荣幸。”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宁夏检修公司总工程师严南征说,“我们期待物联网建设中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对站内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使高压设备管理达到智能化水平。”

    银川供电局总工程师张慧也对该项目充满期待:“通过智能感知技术对环网柜、分支箱、配电站、配电变压器等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相当于对为这些设备安装了‘千里眼’,有助于我们提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如何提高数据中心的电力监测及控制能力?
  • · 技术丨区块链为解决电力交易难题注入新技术
  • · 电力行业信息化定位信息部门是关键
  • · IPv6和PLC融合状况分析
  • · 日本研发出利用电网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通信技术
  • · 设计规范
  • ·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运行管理规程(试行)》印发
  • · 如何优化智能电网电力连接功能?
  • · 行业和地域割据格局正在大屏行业发生改变
  • · ODN网管是未来智能光纤基础网发展的核心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