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数字化 > 技术 > 正文

采用复合通信提高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

  2012-07-03 09:35:53    来源:能源技术经济 
A- A+
电力18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推进“两个转变”、实施“三集五大”的必然选择,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支撑阶梯电价政策执行的基础条件。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目标,2011年至2015年各网省公司全面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系统主站、终端设备、智能电表及通信信道的建设进度和深化应用的进程,通过不断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的建设目标,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营销系统及其相关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决策、分析提供支撑,为实现智能用电双向互动服务提供信息基础。本文将介绍电力线载波及微功率无线通信各自存在的问题,对比采用复合通信技术的组网方案带来的信息采集成功率的变化,并以江西集抄现场一个台区进行双通道测试、载波通信测试和无线通信测试的结果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

1. 电力线载波及微功率无线通信存在的问题
  对现场应用通信方式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本地通信环节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从集中器一载波表或集中器一采集器层,目前采用的通信方式为载波或无线通信,这2个方案都存在着明显的弊端:①低压电力线路的通信环境恶劣,载波通信容易受电网阻抗变化、噪声、谐波等影响,造成通信不可靠,一次实抄成功率仅为80%~90%;②微功率无线通信受传输距离、建筑物阻挡、无线干扰等原因影响,抄表成功率也在90%以下。

  为了解决通信成功率不高的问题,可采用复合通信,即载波与无线2种通信模式互相结合,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以载波为主,无线为辅,两者互相协调,自动切换,构成复合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克服载波与无线各自的技术缺陷。

2. 复合通信技术
2.1 组网方案
  复合通信系统组网如图1所示,以台变为中心,在每个台变安装1台集中器,每个居民计量表箱内安装1台采集器。采集器通过RS-485总线采集电能表的电能量数据,通过本地通信信道将数据传送给集中器,然后集中器通过远程通信信道将居民表、台区考核表的电能量数据传送给主站。本地信道为PLC+无线的复合通信方式,通信成功率高;远程通信信道可采用光纤/GPRS/CDMA等通信方式,传输稳定可靠。

2.2 通信成功率
  P表示通信成功率;PC(表示载波的单次通信成功率;PW表示无线的单次通信成功率。

3. 测试分析
  选取江西1个台区“阳光变”进行实用效果测试,对该台区进行双通道测试、载波通信测试和无线通信测试,其结果如图3~图5所示,“阳光变”台区下13个采集器,由集中器下发测试帧,如果收到采集器确认的返回帧,则表示通信成功,反之则为通信失败。

4. 结论
  基于复合通信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本地信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证明,切实可行,避免了采用单纯电力线通信或微功率无线通信的弊端,为用电信息采集实现“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可供电力公司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时借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如何提高数据中心的电力监测及控制能力?
  • · 技术丨区块链为解决电力交易难题注入新技术
  • · 电力行业信息化定位信息部门是关键
  • · IPv6和PLC融合状况分析
  • · 日本研发出利用电网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通信技术
  • · 设计规范
  • ·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运行管理规程(试行)》印发
  • · 如何优化智能电网电力连接功能?
  • · 行业和地域割据格局正在大屏行业发生改变
  • · ODN网管是未来智能光纤基础网发展的核心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