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电力公司:普遍服务井井通 信息建设所所联
2007-09-17 11:18:4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06年,河北省电力公司全面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省共建成1个电气化县、10个电气化乡、192个电气化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开局良好。2007年计划建成3个电气化县、35个电气化乡、1100个电气化村。
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确保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建立了由省电力公司统一领导,各级供电公司具体负责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和工作机制,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纳入到省电力公司对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工作的业绩考核。
各级供电公司成立了由公司经理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内部责任制考核标准,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实行责任制管理和考核,使整体工作既有目标,又有制度保障,保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2 加强沟通,强化宣传
2.1 将电气化列入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要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相协调一致。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列入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将此项工作变供电企业的单一创建为政府的“大事”去谋划,定期进行研究和布置,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2.2 对外强化宣传
及时联系和组织省内各新闻媒体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进行报道,积极宣传“国家电网”服务品牌,宣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报道村民享受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果的喜悦,宣传电气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感人事迹,形成关心电气化建设、支持电气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各单位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语,以及张贴安全用电漫画,在电气化村设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意义,取得了社会各界、地方政府,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支持。
3 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制定并下发了《河北省电力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提出了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和保证措施。
在各基层单位上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比对、筛选,确定了建设单位名单,制定了《“十一五”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计划和2006年试点工作计划》,对各单位的建设任务进行了明确。
抓好试点,建好样板。省、市电力公司及专家组先后12次到试点县孟村进行系统的现场指导,从施工工艺、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使孟村电力局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施工有了标准。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河北省全面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4 加强电网建设,提高建设标准
要搞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电网建设是关键,河北省电力公司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电力超前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一是打造坚强电网,加大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根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省电力公司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低压电网改造,重点进行农村居民接户线及以下装置的改造,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为提高农村配电设施的技术水平,2006年省电力公司制定下发了《河北省电力公司标准化安全用电村建设标准(试行)》,对架空线路、配电台区及附属设备、接户线、电表箱、进户线及以下等设备选型和建设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10 kV线路、配电台区、低压线路的次序实施改造,坚持按照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确保改造后的农村中低压电网能满足今后5~10年的用电需求。
二是强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自2005年开始,河北省电力公司全面开展了农网标准化建设工作――标准化变电站、标准化输电线路、标准化配电线路、标准化配电台区,即“四个标准化”;制定了标准化建设的技术规范,使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为全面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规范农业排灌用电,加快实施“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河北省电力公司始终把搞好农业生产用电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积极开展农业排灌设施建设与改造工作。省电力公司明确提出“十一五”末实现“井井通电、户户持卡”的奋斗目标。为此健全了排灌电网改造工程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排灌电网改造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实施了农业排灌电、卡、表管理系统建设。
四是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供电所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供电所综合管理信息化,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发了《河北省电力公司供电所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供电所的所有日常工作内容,基本信息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用电营销管理、业扩报装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用电检查管理、综合分析查询等,并在全省各供电所推广使用,提高了供电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5 加强督导,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为全面掌控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情况,随时了解工程进度,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目标如期实现,河北省电力公司对新农村电气化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建立周汇报制度。要求各相关单位每周五在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汇报工程实施进度和具体工作内容,通报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省电力公司协调解决。
建立月调度制度。要求各市电力公司在每月召开的农电工作调度会上,汇报本单位上个月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本月的工作计划。省电力公司定期对各地区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积极进行现场督导工作。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根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整体安排和各单位的建设进度,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现场进行检查,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立即整改,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质量。
6 规范验收管理,确保新农村电气化目标实现
为了保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河北省电力公司根据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特点,积极研究制定验收办法和验收细则,确保新农村电气化验收工作质量。
制定验收细则。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管理办法和标准》,制定了《河北省电力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办法和验收细则》,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验收办法和申报程序进行了明确。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2006年度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河北省电力公司迅速将通知进行了转发,要求各单位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安排,倒排工期,调整工作计划,加快进行,同时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单位考评细则》的要求,规范资料的管理,确保每项指标都有据可查、真实可靠。
规范验收内容。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单位考评细则》的要求,省电力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内容的通知》,对新农村电气化村、电气化乡(镇)建设示范单位的申报程序、申报材料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同时对标准中一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
严格验收程序。省电力公司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管理办法进行,对各单位建设水平、用电水平、电能质量及降损节能、电网设施与管理、用电管理、供电服务等内容进行了严格检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省电力公司对各项指标、每张报表认真把关,确保各项指标都有据可查,真实可靠。
7 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2006年,河北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各项工作部署,是搞好新农村电气化工作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电网公司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的贯彻各项工作要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促进了新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加强汇报和沟通,得到政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是促进农电发展的重要条件。省电力公司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汇报和联系,主动宣传农电管理取得的成绩,主动介绍农电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赢得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在劳动人事、电费电价等政策规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户户通电”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实施、农网项目核准、线下树治理、电力设施保护等具体工作中给予了大力帮助。
第三,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规范管理,是提高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各创建单位通过外学内创,从建设方案、建设标准、工艺规范、工程管理、安全监督、档案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研讨和确定,并把这些内容加以制度化、经常化,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促进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第四,实施“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全面实施农业排灌电网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实现“井井通电、户户持卡”。2006年共筹集资金1.8亿元,解决了8256眼无电井通电问题,2007年又提出了投资3亿元,解决1.6万眼无电井通电任务的奋斗目标。
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确保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建立了由省电力公司统一领导,各级供电公司具体负责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和工作机制,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纳入到省电力公司对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工作的业绩考核。
各级供电公司成立了由公司经理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内部责任制考核标准,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实行责任制管理和考核,使整体工作既有目标,又有制度保障,保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2 加强沟通,强化宣传
2.1 将电气化列入当地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要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相协调一致。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列入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将此项工作变供电企业的单一创建为政府的“大事”去谋划,定期进行研究和布置,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2.2 对外强化宣传
及时联系和组织省内各新闻媒体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进行报道,积极宣传“国家电网”服务品牌,宣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报道村民享受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果的喜悦,宣传电气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感人事迹,形成关心电气化建设、支持电气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各单位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语,以及张贴安全用电漫画,在电气化村设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意义,取得了社会各界、地方政府,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支持。
3 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制定并下发了《河北省电力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提出了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和保证措施。
在各基层单位上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比对、筛选,确定了建设单位名单,制定了《“十一五”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计划和2006年试点工作计划》,对各单位的建设任务进行了明确。
抓好试点,建好样板。省、市电力公司及专家组先后12次到试点县孟村进行系统的现场指导,从施工工艺、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使孟村电力局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施工有了标准。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河北省全面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4 加强电网建设,提高建设标准
要搞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电网建设是关键,河北省电力公司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电力超前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一是打造坚强电网,加大农村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根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省电力公司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低压电网改造,重点进行农村居民接户线及以下装置的改造,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为提高农村配电设施的技术水平,2006年省电力公司制定下发了《河北省电力公司标准化安全用电村建设标准(试行)》,对架空线路、配电台区及附属设备、接户线、电表箱、进户线及以下等设备选型和建设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10 kV线路、配电台区、低压线路的次序实施改造,坚持按照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设备选型,确保改造后的农村中低压电网能满足今后5~10年的用电需求。
二是强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自2005年开始,河北省电力公司全面开展了农网标准化建设工作――标准化变电站、标准化输电线路、标准化配电线路、标准化配电台区,即“四个标准化”;制定了标准化建设的技术规范,使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为全面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规范农业排灌用电,加快实施“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河北省电力公司始终把搞好农业生产用电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积极开展农业排灌设施建设与改造工作。省电力公司明确提出“十一五”末实现“井井通电、户户持卡”的奋斗目标。为此健全了排灌电网改造工程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排灌电网改造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实施了农业排灌电、卡、表管理系统建设。
四是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供电所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供电所综合管理信息化,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发了《河北省电力公司供电所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供电所的所有日常工作内容,基本信息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用电营销管理、业扩报装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用电检查管理、综合分析查询等,并在全省各供电所推广使用,提高了供电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5 加强督导,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为全面掌控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情况,随时了解工程进度,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目标如期实现,河北省电力公司对新农村电气化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建立周汇报制度。要求各相关单位每周五在生产电视电话会上汇报工程实施进度和具体工作内容,通报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省电力公司协调解决。
建立月调度制度。要求各市电力公司在每月召开的农电工作调度会上,汇报本单位上个月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本月的工作计划。省电力公司定期对各地区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积极进行现场督导工作。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根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整体安排和各单位的建设进度,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现场进行检查,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立即整改,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质量。
6 规范验收管理,确保新农村电气化目标实现
为了保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河北省电力公司根据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特点,积极研究制定验收办法和验收细则,确保新农村电气化验收工作质量。
制定验收细则。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管理办法和标准》,制定了《河北省电力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办法和验收细则》,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验收办法和申报程序进行了明确。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2006年度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河北省电力公司迅速将通知进行了转发,要求各单位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安排,倒排工期,调整工作计划,加快进行,同时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单位考评细则》的要求,规范资料的管理,确保每项指标都有据可查、真实可靠。
规范验收内容。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单位考评细则》的要求,省电力公司下发了《关于规范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内容的通知》,对新农村电气化村、电气化乡(镇)建设示范单位的申报程序、申报材料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同时对标准中一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
严格验收程序。省电力公司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管理办法进行,对各单位建设水平、用电水平、电能质量及降损节能、电网设施与管理、用电管理、供电服务等内容进行了严格检查验收,在验收过程中,省电力公司对各项指标、每张报表认真把关,确保各项指标都有据可查,真实可靠。
7 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2006年,河北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各项工作部署,是搞好新农村电气化工作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电网公司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的贯彻各项工作要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促进了新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加强汇报和沟通,得到政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是促进农电发展的重要条件。省电力公司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汇报和联系,主动宣传农电管理取得的成绩,主动介绍农电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赢得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在劳动人事、电费电价等政策规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户户通电”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实施、农网项目核准、线下树治理、电力设施保护等具体工作中给予了大力帮助。
第三,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规范管理,是提高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各创建单位通过外学内创,从建设方案、建设标准、工艺规范、工程管理、安全监督、档案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研讨和确定,并把这些内容加以制度化、经常化,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促进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第四,实施“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全面实施农业排灌电网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实现“井井通电、户户持卡”。2006年共筹集资金1.8亿元,解决了8256眼无电井通电问题,2007年又提出了投资3亿元,解决1.6万眼无电井通电任务的奋斗目标。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