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小水电 > 正文

江西铜鼓小水电站濒临破产 业内呼吁打破垄断

  2007-12-03 14:41:32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A- A+
电力18讯:    2007年8月20日,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副会长欧阳淼生得知,该县部分水电站业主正在筹划“非常行动”,“准备以静坐、打横幅等方式引起媒体注意,以求解决上网电价过低问题。”

    欧阳淼生随即将此消息上报县综治办。铜鼓县委县政府紧急召集县供电公司、部分小水电业主、物价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答应处理此事,“非常行动”才得以避免,但结果仍是“不欢而散”。

    而就在今年5月,铜鼓县多家小水电业主就发出过同样的声音,要求政府解决上网电价过低的问题,经过铜鼓县小水电协会多次协调,事情才得到平息。

    欧阳淼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两年来,铜鼓县小水电经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感到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小水电开始联合起来,试图通过提升电价来改变窘境。

    曾经的水电致富梦

    仅仅在几年前,小水电还是许多铜鼓人的发财致富梦想。

    2001年,地处江西西北边陲的铜鼓县,正似一江春水,开始泛起“涟漪”。

    距铜鼓县城40余公里的红苏村,位于大段镇南端的崇山峻岭之中,水能资源丰富。2001年,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欧阳淼生拿出自已的全部积蓄,联合两户村民投资68万元,在自家门前修建了铜鼓县第一座农民股份制电站――红苏电站,装机260千瓦,并于2002年6月建成发电,此后6个月的出售电量收入达12万元,经济效益良好。

    红苏电站的顺利建成和良好的投资回报,使得红苏村开发小水电的热情高涨。村委会研究认为,红苏村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小水电是红苏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红苏电站投产后的三年内,不足百户人家的红苏村,建成水电站7座,总装机3450千瓦,年发电量达1250万度,年电费纯收入达150万元,全村人均“小水电”收入3000余元。全村参与小水电开发的达47户256人,用欧阳淼生的话来说,红苏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直接由农民变成了懂发电技术的水电从业人员,该村由原来靠山吃山的林业村变成了借水发财的水电村。

    欧阳淼生也成了“一面旗帜”,县政府把他作为先进典型给予了隆重的表彰和奖励。“当时县政府还奖励了我3万元,从而引发了‘红苏效应’。”即使现在,欧阳淼生也乐意向《中国经济周刊》谈及这段往事。

    据铜鼓县供电公司《关于服务和促进小水电资源转化工作情况的汇报》显示,2001年铜鼓县电力系统“供发”分家之后,各径流小水电站上网电价从0.12元/度调升为0.18元/度。2002年国内能源趋紧,小水电资源受到工业企业的无比“青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铜鼓民间投资小水电的热情。

    由于铜鼓县85%以上的面积为山林,且水系极为丰富,在“红苏效应”的带动下,从2003年到2005年前后,这个只有13.7万人口、2005年县财政收入为6651.9万元的小县出现了一个水电开发高潮。

    据欧阳淼生介绍,截至2006年年初,铜鼓县共吸引民间资本8000多万元投入小水电建设,兴建和改造电站70余座,装机容量22000千瓦,年发电量8000余万度,成为铜鼓县继木竹、建材、医药行业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铜鼓县水电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并接近饱和,成为全省水电资源最多的县之一。

    许多人都怀着发财致富的梦想加入了这次投资热潮。在他们看来,开发小水电属于“一劳永逸”,“一次投入,收益无限”。

    “越发越亏!”

    2003年,刚刚下岗的邱立程也带着希望加入了开发小水电的热潮。包括自己的10万元资金在内,邱立程和别人合伙投资30多万建成了两家电站。但随着电站建成并开始发电,邱立程感觉离希望越来越远。邱立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收回10万元的投资已变得遥遥无期,现在电站能艰难地保本运行就很不错了。”

    邱立程的感觉得到了多数小水电业主的认同,“越发越亏!”这句话,现在成了当地小水电业主的流行语。

    欧阳淼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当时小水电修建成本太大,而大部分股东又是农民,大量的筹建资本都是靠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而来,随着当前物价上涨,银行利息、税收的上调,再加上工资、水资源费等开支,尤其是上网电价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使得该县小水电形成“高成本运转,低价位收购”的现状,导致小水电业主血本无归;作为铜鼓县支柱产业之一的小水电,经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小水电业主还贷压力越来越重,近两年已没人再对相关设施进行维修与改造。“一些贷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浙江丽水打造绿色小水电发展“样本”
  • · 加强小水电站管理的几点意见
  • · 隆林纳贡水电站正式开工
  • · 水电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趋势
  • · 依托水电激活相关产业 宜黄电力助推经济发展
  • · 浙江四部委:逐站整改,创建一批“绿色小水电站”样板工程
  • · 四川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 116个小水电项目 已全部关停
  • · 2018年小水电扶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及时分解下达重庆有关区县
  • · 浙江杭州富阳区:关闭9座水电站 保证壶源溪流域不断流
  • · 河道活了鱼虾多了 厦门率先完成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改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