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看“郴电”――写在“小水电与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之际
2008-04-24 12:50:04 来源:湖南日报
A-
A+
电力18讯:
充满活力的郴电国际大楼
冰灾期间公司领导与省市领导现场办公保电
南南合作会议现场
□邓明 白培生 许志华 袁志勇
在全球,当能源危机频繁敲响警钟的时候,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和郴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郴州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郴州基地,则聚焦着世人的目光。
自2000年小水电“基地”创办以来,作为基地的承办者―――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小水电建设与发展这个主题,探索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创新新体制,不但跃居郴州小水电的“龙头老大”,更成为了国内外小水电发展的一面旗帜。
从郴州,到湖南,到全国,再到全世界,小水电―――“郴州模式”一路疾行,独领风骚。
依托优势,做绿色能源的先行者
郴州,天下第十八福地,位于湖南省东南部。
“郴山奇变,其水清洌”。正是这块1.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纵横交错的河流、山溪、沟渠,构成了这方土地丰富而又独特的水系。境内501条大小河流,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171万千瓦。
正当人们开始为日渐枯竭的能源犯愁,为解决农村能源供应、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勤劳勇敢的郴州人把眼光投向了自身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之地。
他们认为,小水电是世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不仅具有水电无“三废”排放的环保效益,又没有大水电开发建设和建成后大量淹没土地森林、影响生态环境的弊端。同时,小水电规模小,便于分散开发,在施工建设中对周围环境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建成后还会对小流域的防洪、灌溉、供水产生综合效益。
他们还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开发小水电实施“以电代柴、以电代燃料”工程,可以有效改变农村传统的能源结构,每年减少饮食、取暖燃烧的柴草达50万吨以上,还可日益改善山区经济状况,减少森林商业性采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勿庸置疑,开发小水电将充分体现发展与节约资源及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是一条完全符合郴州市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
这时,郴州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也引起了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的高度关注。
2000年4月,当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与郴州“第一次激情握手”的那一刻,郴州小水电找到了“兴奋点”,并从容地迈进了崭新的开发起跑线。
到去年年底,郴州已建成小水电站1039座,总装机容量达91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3.3倍,年发电量31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长近3倍。
不仅如此,郴州基地还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有关精神,积极提倡绿色电力,成功立项了汝城县渔仔口水电站CDM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小水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之后,他们又相继成功申报了汝城县老坡口、淇南小水电CDM项目,3个CDM项目在第一承诺期内实现了二氧化碳减排近80万吨,由此获得约5600万人民币的项目无偿资助。这为我国的小水电清洁能源顺利进入国际二氧化碳减排交易市场敲开了“芝麻大门”。
“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扶贫促工、以工促财还林”,小水电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在郴州星火燎原。
创新理念,做地方电网的领头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就在郴州小水电“遍地开花”的时候,如何引导规范发展、做大做强小水电产业的现实问题,再一次摆在了郴州决策者面前。
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还是有序引导、规模经营?他们果断地选择了后者。
2000年12月26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郴州市、宜章县、临武县、汝城县、永兴县等5家骨干小水电企业,与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强强联手,创建了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奋斗的脚步没有停歇,郴电国际喜报频传。
2004年3月26日,郴电国际成功发行7000万股A股股票,4月8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首期募集资金3.8亿元,为地方电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举成为全国地方电力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被誉为中国小水电改革的一个创举。
他们积极借鉴国际小水电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新建和改造了4座“国际小水电示范变电站”和2座“国际小水电站”。郴州基地示范小水电项目采用国际<
□邓明 白培生 许志华 袁志勇
在全球,当能源危机频繁敲响警钟的时候,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和郴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郴州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郴州基地,则聚焦着世人的目光。
自2000年小水电“基地”创办以来,作为基地的承办者―――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小水电建设与发展这个主题,探索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创新新体制,不但跃居郴州小水电的“龙头老大”,更成为了国内外小水电发展的一面旗帜。
从郴州,到湖南,到全国,再到全世界,小水电―――“郴州模式”一路疾行,独领风骚。
依托优势,做绿色能源的先行者
郴州,天下第十八福地,位于湖南省东南部。
“郴山奇变,其水清洌”。正是这块1.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纵横交错的河流、山溪、沟渠,构成了这方土地丰富而又独特的水系。境内501条大小河流,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171万千瓦。
正当人们开始为日渐枯竭的能源犯愁,为解决农村能源供应、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勤劳勇敢的郴州人把眼光投向了自身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之地。
他们认为,小水电是世界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不仅具有水电无“三废”排放的环保效益,又没有大水电开发建设和建成后大量淹没土地森林、影响生态环境的弊端。同时,小水电规模小,便于分散开发,在施工建设中对周围环境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建成后还会对小流域的防洪、灌溉、供水产生综合效益。
他们还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开发小水电实施“以电代柴、以电代燃料”工程,可以有效改变农村传统的能源结构,每年减少饮食、取暖燃烧的柴草达50万吨以上,还可日益改善山区经济状况,减少森林商业性采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勿庸置疑,开发小水电将充分体现发展与节约资源及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是一条完全符合郴州市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
这时,郴州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也引起了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的高度关注。
2000年4月,当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与郴州“第一次激情握手”的那一刻,郴州小水电找到了“兴奋点”,并从容地迈进了崭新的开发起跑线。
到去年年底,郴州已建成小水电站1039座,总装机容量达91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3.3倍,年发电量31亿千瓦时,比2000年增长近3倍。
不仅如此,郴州基地还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有关精神,积极提倡绿色电力,成功立项了汝城县渔仔口水电站CDM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小水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之后,他们又相继成功申报了汝城县老坡口、淇南小水电CDM项目,3个CDM项目在第一承诺期内实现了二氧化碳减排近80万吨,由此获得约5600万人民币的项目无偿资助。这为我国的小水电清洁能源顺利进入国际二氧化碳减排交易市场敲开了“芝麻大门”。
“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扶贫促工、以工促财还林”,小水电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在郴州星火燎原。
创新理念,做地方电网的领头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就在郴州小水电“遍地开花”的时候,如何引导规范发展、做大做强小水电产业的现实问题,再一次摆在了郴州决策者面前。
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还是有序引导、规模经营?他们果断地选择了后者。
2000年12月26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郴州市、宜章县、临武县、汝城县、永兴县等5家骨干小水电企业,与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强强联手,创建了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奋斗的脚步没有停歇,郴电国际喜报频传。
2004年3月26日,郴电国际成功发行7000万股A股股票,4月8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首期募集资金3.8亿元,为地方电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举成为全国地方电力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被誉为中国小水电改革的一个创举。
他们积极借鉴国际小水电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新建和改造了4座“国际小水电示范变电站”和2座“国际小水电站”。郴州基地示范小水电项目采用国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