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榨干长江支流
2007-05-08 11:40:19 来源:南方都市报
A-
A+
电力18讯:
4月14日正午,陕西安康市平利县黄白马峡谷,蓝山村村民张丹荒提着竹篓,在枯干的河道里捡拾最后的鱼仔。这里曾是雾气霭霭的幽深河谷。
已停工大半年的龙洞河电站,它重新开工建成后,将吞掉岚河上游三条支流:南溪河、龙洞河、正阳河。
百多公里河道几十座电站 小水电榨干长江支流
“投资见效快”,水电已是陕西安康“支柱产业”,长江支流正在被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包围,生态危机已现端倪
今年以来,长江水危机的呼喊开始不断见诸媒体。不断提前的枯水期,130年来最低水位,去夏今春的川渝大旱,水质恶化,白鳍豚难觅踪迹……中科院4月14日公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长江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而本月中旬,本报记者深入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其上游岚河流域考察发现,星罗棋布的小水电一座挨一座,岚河上超过一半以上的河段已经接近断流。
2003年电荒之后,在西部能源基地的定位下,长江上游的小水电在圈河-流域滚动开发中成级数增长,在梯级开发的规划中,古老的河道被不断地蚕食。
以浙江商人为主的民间游资和当地金融信贷为小水电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融资渠道,并最终成为了当地GDP增长的推动器。
而与此对应的是,据陕西安康市水利局介绍,该市的水电开发率已经达到92%,和岷江等其他长江支流一样,上游的水电开发已经深入毛细血管,水源涵养地的生态危机已现端倪。
河枯死了 幽深河谷萎缩成了一片石滩
八仙河死了,作为岚河干流的一段、汉江的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它的生命在2007年4月12日结束。
当天晚上,背靠大巴山脉的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居住在正阳乡丝棉园村的人们发现,流过门前的八仙河水快干了。两天前,渡船口水电站试运行,拦河的10米坝截走了上游干流上所有的水。河道在烈日下一点点干枯,不安让两个村民丧失了理智,他们悄悄在河水里投毒。4月13日傍晚,死鱼浮在水面,几乎所有人都跑到河边“捞了最后一把”。
蓝山村的村民张丹荒,当天在渡船口电站当班做小工,没赶上时候。第二天中午,太阳正烈,张丹荒提着竹篓,在枯干的河道里捡拾最后的鱼仔。
张丹荒捡鱼的所在地――“黄白马”峡谷,如果当地人不说,很难相信过去这里是一个雾气霭霭的幽深河谷。现在源头无水,黄白马已逐日萎缩退化成了一片石滩,暴露在干枯的日光下,泛出阵阵鱼腥味,苍蝇嗡嗡飞在石缝间。张丹荒和几个同伴踩在被河水磨润的大石头中间,寻找黄白马最后的鱼。
记者在河沟里碰到张丹荒时,他正扳开石头寻找石缝里脸盆大小的水涧,几条手指粗细的小鱼儿在游动。“它们本来都活不成了”,张丹荒把鱼捞起来,放进竹篮。他扳开另一块石头,看到背后的小鱼已经变成一堆鱼干。烈日下,鱼在游动中慢慢死去,是比血腥更甚的残酷。
张丹荒身后是两个住在附近山坡上的妇女。她们拎着鲜红色的塑料袋,像张丹荒一样扳开石头寻找,把死去的贴崖鱼一条条捡进口袋。贴崖鱼喜欢趴在潮湿的石头阴面,是岚河里常见的土鱼,但现在它们的生命已随着河流一起消逝。
收获不多,捡鱼人显得有些愁苦,两个农妇告诉记者,因为这将是她们最后一次得到黄白马的鱼。
100多公里干流上至少几十座水电站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曾经的岚河,在唐代诗人王维的笔下是一幅气韵流动的光影。然而,就是这条美丽的河流,正在和陕南的大多数汉江支流一样,在从下游到上游的“梯级开发”中面临生存危机。
令“黄白马”断流的渡船口,是岚河干流规划的六级开发中的第四级,在它的上游,500千瓦以上装机的电站有南溪河电站-龙洞河电站-正阳电站,在下游500千瓦以上装机的有松鸦电站-赵坪电站-向阳电站-龙安电站-滴水崖电站-王家垭电站-蔺河口电站-方垭电站-新春电站-花坝电站-相子坝电站。在它的支流,无数小水电深入它的血管深处,甚至源头。
这些水电站密密麻麻排列在安康市水利局的水电规划图纸上,图纸不断增补新添。没有人清楚岚河上水电站的精确数字。记者沿着干流数数,共有十几座水电站,加上规划的8座,100多公里干流上至少有20多座水电站。而在岚皋县花坝电站,一个负责人告诉了记者另一个<
百多公里河道几十座电站 小水电榨干长江支流
“投资见效快”,水电已是陕西安康“支柱产业”,长江支流正在被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包围,生态危机已现端倪
今年以来,长江水危机的呼喊开始不断见诸媒体。不断提前的枯水期,130年来最低水位,去夏今春的川渝大旱,水质恶化,白鳍豚难觅踪迹……中科院4月14日公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显示,长江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而本月中旬,本报记者深入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在其上游岚河流域考察发现,星罗棋布的小水电一座挨一座,岚河上超过一半以上的河段已经接近断流。
2003年电荒之后,在西部能源基地的定位下,长江上游的小水电在圈河-流域滚动开发中成级数增长,在梯级开发的规划中,古老的河道被不断地蚕食。
以浙江商人为主的民间游资和当地金融信贷为小水电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融资渠道,并最终成为了当地GDP增长的推动器。
而与此对应的是,据陕西安康市水利局介绍,该市的水电开发率已经达到92%,和岷江等其他长江支流一样,上游的水电开发已经深入毛细血管,水源涵养地的生态危机已现端倪。
河枯死了 幽深河谷萎缩成了一片石滩
八仙河死了,作为岚河干流的一段、汉江的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它的生命在2007年4月12日结束。
当天晚上,背靠大巴山脉的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居住在正阳乡丝棉园村的人们发现,流过门前的八仙河水快干了。两天前,渡船口水电站试运行,拦河的10米坝截走了上游干流上所有的水。河道在烈日下一点点干枯,不安让两个村民丧失了理智,他们悄悄在河水里投毒。4月13日傍晚,死鱼浮在水面,几乎所有人都跑到河边“捞了最后一把”。
蓝山村的村民张丹荒,当天在渡船口电站当班做小工,没赶上时候。第二天中午,太阳正烈,张丹荒提着竹篓,在枯干的河道里捡拾最后的鱼仔。
张丹荒捡鱼的所在地――“黄白马”峡谷,如果当地人不说,很难相信过去这里是一个雾气霭霭的幽深河谷。现在源头无水,黄白马已逐日萎缩退化成了一片石滩,暴露在干枯的日光下,泛出阵阵鱼腥味,苍蝇嗡嗡飞在石缝间。张丹荒和几个同伴踩在被河水磨润的大石头中间,寻找黄白马最后的鱼。
记者在河沟里碰到张丹荒时,他正扳开石头寻找石缝里脸盆大小的水涧,几条手指粗细的小鱼儿在游动。“它们本来都活不成了”,张丹荒把鱼捞起来,放进竹篮。他扳开另一块石头,看到背后的小鱼已经变成一堆鱼干。烈日下,鱼在游动中慢慢死去,是比血腥更甚的残酷。
张丹荒身后是两个住在附近山坡上的妇女。她们拎着鲜红色的塑料袋,像张丹荒一样扳开石头寻找,把死去的贴崖鱼一条条捡进口袋。贴崖鱼喜欢趴在潮湿的石头阴面,是岚河里常见的土鱼,但现在它们的生命已随着河流一起消逝。
收获不多,捡鱼人显得有些愁苦,两个农妇告诉记者,因为这将是她们最后一次得到黄白马的鱼。
100多公里干流上至少几十座水电站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曾经的岚河,在唐代诗人王维的笔下是一幅气韵流动的光影。然而,就是这条美丽的河流,正在和陕南的大多数汉江支流一样,在从下游到上游的“梯级开发”中面临生存危机。
令“黄白马”断流的渡船口,是岚河干流规划的六级开发中的第四级,在它的上游,500千瓦以上装机的电站有南溪河电站-龙洞河电站-正阳电站,在下游500千瓦以上装机的有松鸦电站-赵坪电站-向阳电站-龙安电站-滴水崖电站-王家垭电站-蔺河口电站-方垭电站-新春电站-花坝电站-相子坝电站。在它的支流,无数小水电深入它的血管深处,甚至源头。
这些水电站密密麻麻排列在安康市水利局的水电规划图纸上,图纸不断增补新添。没有人清楚岚河上水电站的精确数字。记者沿着干流数数,共有十几座水电站,加上规划的8座,100多公里干流上至少有20多座水电站。而在岚皋县花坝电站,一个负责人告诉了记者另一个<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