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办电“照亮”汝城新农村
2006-09-01 10:24:2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 朱诗慧 单位: 湖南省汝城县水利局
(本网讯)走进湖南省汝城县暖水镇巷头村何招珠的家,只见窗明几净,清爽整洁,她家里见不到一块煤、一根柴,厨房里的电炊具一应俱全,贴着白色瓷砖的灶台上摆放着电灶、电饭煲、电水壶、微波炉。这是该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后一个普通农户家中厨房的真实写照。
汝城县是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试点县,该县通过鼓励农民个人、集体以现金入股及其他方式办电,不仅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顺利开展,还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全县水电农村电气化水平全面达到了“十五”电气化县建设目标。
农民个人、集体以现金等方式入股办电,增加分红收入,是该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一大特色。“十五”期间,全县新上电站达97处203台17万千瓦。其中民营办电78处9万千瓦。总计投资完全投资4.18亿元。
暖水镇双联村村民何小明在小水电站入股几万元。电站投产后,每年可分红数千元,像何小明这样的农民,全县为数不少,三江口镇兴建以个体私营投资为主的电站11个,几乎村村都有水电站,人均装机1.2千瓦。有小水电站资源的村组用土地折价的方式入股办电,每年也可为村组集体增加数目不斐的收入。
小水电的蓬勃发展,还吸引了不少社会资金。2001年元月,第一座由个人以股份制形成形式投资兴建的总装机为1.26万千瓦的濠头乡宝沙电站开始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装机3.6万千瓦的淇江水系电站就是全县7000多名个人入股开发建设的。
农村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扮靓”了汝城新农村。
电气化县建设使全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户”达到35075户,占总户数32.2%。全县3.5万农户放下了砍刀,告别了炊烟。每年节约煤炭6480吨,减少薪材用量18万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3.0%增加到2005年的74.12%,全县5.9万亩退耕还林、86.3万亩天然林保护和61.9万亩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暖水、田庄代燃料试点区通过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后,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地农户“以薪代燃”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这两个乡镇成为了典型的反季节蔬菜基地,有效促进了该县“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护林”的生态良性循环。
随着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逐步实施,农民用电实现了由原来平均每度0.829元减少到每度0.281元,缩小了城乡差别。家用电器也渐渐深入农家,文化、娱乐活动逐步兴盛。党中央的方针政策随时都能传到农家,极大的丰富了任命群众的业余文化精神生活。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本网讯)走进湖南省汝城县暖水镇巷头村何招珠的家,只见窗明几净,清爽整洁,她家里见不到一块煤、一根柴,厨房里的电炊具一应俱全,贴着白色瓷砖的灶台上摆放着电灶、电饭煲、电水壶、微波炉。这是该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后一个普通农户家中厨房的真实写照。
汝城县是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试点县,该县通过鼓励农民个人、集体以现金入股及其他方式办电,不仅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顺利开展,还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全县水电农村电气化水平全面达到了“十五”电气化县建设目标。
农民个人、集体以现金等方式入股办电,增加分红收入,是该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一大特色。“十五”期间,全县新上电站达97处203台17万千瓦。其中民营办电78处9万千瓦。总计投资完全投资4.18亿元。
暖水镇双联村村民何小明在小水电站入股几万元。电站投产后,每年可分红数千元,像何小明这样的农民,全县为数不少,三江口镇兴建以个体私营投资为主的电站11个,几乎村村都有水电站,人均装机1.2千瓦。有小水电站资源的村组用土地折价的方式入股办电,每年也可为村组集体增加数目不斐的收入。
小水电的蓬勃发展,还吸引了不少社会资金。2001年元月,第一座由个人以股份制形成形式投资兴建的总装机为1.26万千瓦的濠头乡宝沙电站开始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装机3.6万千瓦的淇江水系电站就是全县7000多名个人入股开发建设的。
农村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扮靓”了汝城新农村。
电气化县建设使全县实施“小水电代燃料户”达到35075户,占总户数32.2%。全县3.5万农户放下了砍刀,告别了炊烟。每年节约煤炭6480吨,减少薪材用量18万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3.0%增加到2005年的74.12%,全县5.9万亩退耕还林、86.3万亩天然林保护和61.9万亩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暖水、田庄代燃料试点区通过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后,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地农户“以薪代燃”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这两个乡镇成为了典型的反季节蔬菜基地,有效促进了该县“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护林”的生态良性循环。
随着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逐步实施,农民用电实现了由原来平均每度0.829元减少到每度0.281元,缩小了城乡差别。家用电器也渐渐深入农家,文化、娱乐活动逐步兴盛。党中央的方针政策随时都能传到农家,极大的丰富了任命群众的业余文化精神生活。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