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小水电 > 正文

警惕水电开发的马太效应

  2006-02-17 08:25:51    来源:燕赵都市报 
A- A+
电力18讯:    “守着水库没水吃,守着电站不敢用电;电站越建越多、群众越迁越穷”,这种怪现象,就出现在黄河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地区。日前,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黄河上游青海河谷的水电开发不但没有富了当地群众,反而加深了当地贫困。(经济参考报2月15日)

水电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是不少人主张在西部地区进行水电开发的一个重要理由,但现实却告诉人们,这不过是一个貌似真实的谎言。虽然已经进行了近28年的水电开发,黄河河谷地带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仍很低。贫困人口多,贫穷程度深。

现实之所以与人们想象的相反,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水电开发带来的收益,而忽视了当地群众为之付出的成本。兴建水电站要进行移民搬迁,一方面,国家补偿很少,农牧民损失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搬迁之后的耕地质量下降,交通不便,气候环境变化,自流灌溉变成了电力提级灌溉等因素,农牧民的生活和生产成本都远高于从前。这就形成了“电站越建越多、群众越迁越穷”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黄河河谷地带,《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29日就曾报道,西南地区许多大型水电站的建设让大批移民身陷贫困之中。

以脱贫致富作为目标之一的西部水电开发,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穷者更穷,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值得人们深刻反思。

从经济学角度看,最理想的社会改进是帕累托改进,即社会变动增进一部分人福利的同时,不会牺牲另一部分人的福利。但在现实中很难达到这个标准。为了对这种现象进行矫正以符合社会公平,政府应当按照经济学中的“卡尔多标准”进行利益的再分配。所谓“卡尔多标准”,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卡尔多提出的一项原则:对社会变动过程中的利益进行再分配,必须让获益者拿出钱来赎买其收益,并用这些钱去补偿受损者。

如果我们把卡尔多标准应用于西部地区的水电开发,合理的选择就是,让因水电站建设而搬迁的农牧民分享电费的收益。

国家应当调整水电税收的分成比例,把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增加当地县级财政的收入。当地政府再把新增的收入用于扶贫攻坚,巩固义务教育,发展能使农民转移就业的职业教育,建设卫生防疫体系等等,帮助当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水电越开发群众越贫困的怪圈,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加和谐。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浙江丽水打造绿色小水电发展“样本”
  • · 加强小水电站管理的几点意见
  • · 隆林纳贡水电站正式开工
  • · 水电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趋势
  • · 依托水电激活相关产业 宜黄电力助推经济发展
  • · 浙江四部委:逐站整改,创建一批“绿色小水电站”样板工程
  • · 四川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 116个小水电项目 已全部关停
  • · 2018年小水电扶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及时分解下达重庆有关区县
  • · 浙江杭州富阳区:关闭9座水电站 保证壶源溪流域不断流
  • · 河道活了鱼虾多了 厦门率先完成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整改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