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气化县建设呈现四个新特点
2006-01-04 13:40:44 来源:中国水利网
A-
A+
电力18讯: 史和平 豫电宣
河南“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呈现四个新特点。
一是各县(市)用电水平大幅提高。经过5年电源、电网工程建设,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用电水平快速增长,各县(市)人均年用电量、户均年生活用电量等均达到或超过了SL30要求的标准。
二是重视了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和生态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在“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各建设单位按照水利部要求,在电站、变电站建设中,大都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控制保护设备,有的达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平,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在电站建设中,重视河流生态保护,正确处理发电和生态用水的关系,避免了枯水期部分河段干河断流现象发生。
三是有关县(市)积极出台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与“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政府主导投资和建设相比,“十五”期间,各县均出台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优惠政策措施,股份制办电成为农村水电建设筹资的主渠道。全省电源工程总投资达36138万元,其中股份制筹资达21896万元。卢氏县“十五”期间新建成了低里坪、水峪河、高河、两叉河、新坪等5座水电站,总装机6830千瓦,总投资4000万元,目前在建电站3座,总装机5000千瓦,总投资3900万元,国家仅投入750万元,其余资金全部通过股份制筹集。淅川县作为替补县,在没有利用国家资金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达到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标准。
四是农村水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股份制办电的示范效应也促进了农村水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少县(市)按照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农村水电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子,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化产权制度。如栾川县国有水电企业通过改制组建了河南省天源水电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效果较好,新的企业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成为河南水电企业改制成功的典范。
河南“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呈现四个新特点。
一是各县(市)用电水平大幅提高。经过5年电源、电网工程建设,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用电水平快速增长,各县(市)人均年用电量、户均年生活用电量等均达到或超过了SL30要求的标准。
二是重视了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和生态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在“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各建设单位按照水利部要求,在电站、变电站建设中,大都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控制保护设备,有的达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水平,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在电站建设中,重视河流生态保护,正确处理发电和生态用水的关系,避免了枯水期部分河段干河断流现象发生。
三是有关县(市)积极出台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与“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政府主导投资和建设相比,“十五”期间,各县均出台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优惠政策措施,股份制办电成为农村水电建设筹资的主渠道。全省电源工程总投资达36138万元,其中股份制筹资达21896万元。卢氏县“十五”期间新建成了低里坪、水峪河、高河、两叉河、新坪等5座水电站,总装机6830千瓦,总投资4000万元,目前在建电站3座,总装机5000千瓦,总投资3900万元,国家仅投入750万元,其余资金全部通过股份制筹集。淅川县作为替补县,在没有利用国家资金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达到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标准。
四是农村水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股份制办电的示范效应也促进了农村水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少县(市)按照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农村水电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子,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化产权制度。如栾川县国有水电企业通过改制组建了河南省天源水电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效果较好,新的企业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成为河南水电企业改制成功的典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