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家乡好 贾老汉眼中的新郑电力发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2008-09-17 10:04:5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07年,河南省新郑市供电公司积极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投资1500万元的“户户通电”工程,完成了7个电气化乡(镇),107个电气化村建设工作,该公司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河南省首批荣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
“农村电气化”,“户户通电工程”和“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给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给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新郑市观音寺镇林庄村被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村的发展变化另人刮目相看,走进村子,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浓郁的电力文化深入人心,大街小巷的墙上刷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等标语;让人耳目一新,一排排线杆,排列整齐,一条条线路,规范美观,一只只电表箱,整齐化一,宽敞的柏油路旁一排排路灯,照亮了农民的致富路,这些成绩的背后,得易于新郑市供电公司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成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9月2日,我恰好到林庄村办事,在林庄村老年活动室碰上该村养殖大户贾德明老汉, 提起电力的发展,老汉舒心一笑,感慨万千,侃侃而谈。
在过去, 林庄村是个祖祖辈辈都在土地里“刨钱”,年收入很低的穷村子,农村用电不容易,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油灯,只有生产队的加工作坊、饲养室才能用上电灯,人们嘴上挂的一句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人、小孩经常挂在嘴上,年轻人结婚,生产队批准用三天的电灯,很是风光啊!,
说到这里, 贾老汉乐呵呵地畅想着,他给我们列举了三个数字:
1978随着农民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农村电力焕发青春,农村电气化事业迅猛发展,掀起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我们全村农户用电从无到有.缺灯少电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已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所取代。
1988农村用电量增长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家用电器用电量迅猛提高。地方经济迅速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新的用电大户,农村用电市场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全村普及用电,家家户户照明都用上了灯泡,看上了黑白电视机,条件好的还看上了彩色电视机。
1998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异常,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到乡镇工业、服务行业,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农民家庭电气化水平也随之得到发展。我们赶上了“两改一同价”的好时候,家用电器(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VCD影碟机、电磁炉)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2008年新农村电气化、户户通电工程、“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实惠和好处,而如今,村里办的企业,用电量越来越大,村里经济能发展到今天, 完全得益于电力的支持,要不,村里就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农民这么富裕,我家里搞养殖,用电不上愁,“电话叫,电工到”,服务到家了, “电气化改造以来全村的电力供应可靠了,不再停电,电灯都比以前亮了好多,家家户户都添置了不少的电器,外边也按上了路灯,以前晚上出去黑糊糊的一片,现在晚上出去亮堂堂的,方便多了!”在过去,连敢想都不敢想啊!现在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话说到这里,老汉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泪滴落在憔悴而坚毅的脸颊上。
梦想让人激情飞扬,梦想催人奔向辉煌:听了贾老汉的开场白,我不由得高兴起来,电力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进入新世纪,河南电网发展步入快车到,大机组、高参数超高压电网的局面已经形成, 特高压河南段施工跨越全部完成,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2008年中工作会议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踏着那美妙的节拍音符,吟听那电力发展美妙的乐章!
2007年,河南省新郑市供电公司积极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了投资1500万元的“户户通电”工程,完成了7个电气化乡(镇),107个电气化村建设工作,该公司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河南省首批荣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
“农村电气化”,“户户通电工程”和“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给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给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新郑市观音寺镇林庄村被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该村的发展变化另人刮目相看,走进村子,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浓郁的电力文化深入人心,大街小巷的墙上刷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等标语;让人耳目一新,一排排线杆,排列整齐,一条条线路,规范美观,一只只电表箱,整齐化一,宽敞的柏油路旁一排排路灯,照亮了农民的致富路,这些成绩的背后,得易于新郑市供电公司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成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9月2日,我恰好到林庄村办事,在林庄村老年活动室碰上该村养殖大户贾德明老汉, 提起电力的发展,老汉舒心一笑,感慨万千,侃侃而谈。
在过去, 林庄村是个祖祖辈辈都在土地里“刨钱”,年收入很低的穷村子,农村用电不容易,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油灯,只有生产队的加工作坊、饲养室才能用上电灯,人们嘴上挂的一句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人、小孩经常挂在嘴上,年轻人结婚,生产队批准用三天的电灯,很是风光啊!,
说到这里, 贾老汉乐呵呵地畅想着,他给我们列举了三个数字:
1978随着农民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农村电力焕发青春,农村电气化事业迅猛发展,掀起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我们全村农户用电从无到有.缺灯少电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已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所取代。
1988农村用电量增长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家用电器用电量迅猛提高。地方经济迅速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新的用电大户,农村用电市场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全村普及用电,家家户户照明都用上了灯泡,看上了黑白电视机,条件好的还看上了彩色电视机。
1998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异常,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到乡镇工业、服务行业,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农民家庭电气化水平也随之得到发展。我们赶上了“两改一同价”的好时候,家用电器(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VCD影碟机、电磁炉)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2008年新农村电气化、户户通电工程、“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实惠和好处,而如今,村里办的企业,用电量越来越大,村里经济能发展到今天, 完全得益于电力的支持,要不,村里就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农民这么富裕,我家里搞养殖,用电不上愁,“电话叫,电工到”,服务到家了, “电气化改造以来全村的电力供应可靠了,不再停电,电灯都比以前亮了好多,家家户户都添置了不少的电器,外边也按上了路灯,以前晚上出去黑糊糊的一片,现在晚上出去亮堂堂的,方便多了!”在过去,连敢想都不敢想啊!现在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话说到这里,老汉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泪滴落在憔悴而坚毅的脸颊上。
梦想让人激情飞扬,梦想催人奔向辉煌:听了贾老汉的开场白,我不由得高兴起来,电力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进入新世纪,河南电网发展步入快车到,大机组、高参数超高压电网的局面已经形成, 特高压河南段施工跨越全部完成,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2008年中工作会议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踏着那美妙的节拍音符,吟听那电力发展美妙的乐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