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重庆南岸供电局线路所人才培养之路
2008-06-16 16:21:1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记者:陈 莹
这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市劳动模范张毅,“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陈渝平,现有高级技师3人,技师14人,高级工46人;这里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着国家电网公司全国首届带电作业比赛西南地区第一名、蝉联两届重庆市电力公司带电作业技能竞赛冠军的带电作业班,获得重庆公司首届线路检修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的线路检修班……
这里让每一个了解情况的人忍不住惊叹――重庆南岸供电局线路所,一个全所113名员工的平均年龄36.4岁、以初中学历为主、只有一名本科学历的年轻员工的电力基层车间,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培训,以创新的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创新理念――以系统工程思路推动培训
线路所担负着南岸供电局从10千伏到220千伏的275条近1030公里架空和电缆线路(包括线路上的150台电缆分支箱、68台柱上开关和近760组刀闸保险)的运行维护和停(带)电检修施工,管辖设备地处南岸区、巴南区和江津珞璜镇的广大城乡和崇山峻岭。
“安全、优质、可靠的电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社会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线路所也可以定位成服务性车间。”线路所党支部副书记冯德伦说。为此,线路所提出“系统工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在工作目标上,强调安全生产的实现与社会责任的贡献不可分割;在管理目标上,重视工作目标与人员素质提升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全所上下齐心,依法科学办事,将运行与检修、生产与管理、任务与培训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推动了全所培训效果的整体提升。
从2003年起,线路所在职工中实施每月“以心换心”案例教育,通过“家庭购买家电时的最大愿望是什么?”、“用户停电后的急迫心情”等日常生活作为案例,让职工树立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让职工认识到“电”不仅仅是即送即用的简单商品,更蕴涵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底蕴。
思想的解放,带来全新的变化。线路所一改过去只重视事故抢修的做法,每当发生停电事故时他们在抢修之余反思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并善于通过事故抢险和高难度工程中的典型事迹打造团队凝聚力。几年的扎实努力下来,线路所管辖的设备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并成就了一支响当当的电力铁军。
2006年夏,线路所检修班为高质量完成东泉镇政府附近地区架空线路下地工程,全体人员在41摄氏度高温的工作现场一住便是7天。副班长赵昌伟因工作劳碌、住宿条件差而病倒在现场。经验丰富的绞磨操作手赵勇,突然肚子疼痛、脸色发白,同事都叫他去休息,可他还坚持着在一旁指导徒弟操作绞磨。工作完成后到医院检查――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加胃炎。
在2007年百年难遇的特大雷暴雨灾害中,7月17日上午,泥石流袭击上新街,该片区电力设施几乎受到灭顶之灾。为了尽快恢复灾后供电,必须马上清理和抢救出被泥石流淹埋的电力设备。线路所“党员突击队”首当其冲:交通中断,所长杜江跳下车在洪水中步行巡查电力线路,他带领巡线班的卢波、曹邦万等人组成紧急巡查小组,顶着暴雨,在齐大腿深的洪水中艰难前行。晚7时,线路故障信息源源不断反馈回来,抢险队员飞奔各个事故现场。换保险、撤头、搭头、换线,个个成了泥人……
南岸线路人,用忠诚书写责任,用意志铸就刚强,实现了“凝聚力”培训造就的奇迹!
科学管理――标准化培训强调执行力建设
一线工人出书了!2006年8月30日,一套由线路员工自行编写的《线路所实用技术手册系列丛书》的专业技术指导书籍诞生。《丛书》共有6本,分别涵盖电缆专业、线路巡视维护、线路调度值班、检修作业、带电作业典型施工、汽车驾驶维修保养共六个主要生产专业。
这个凝聚着线路所几代人经验和智慧的“新生儿”,不仅对现场作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可作为班组安全和技术培训教材,并逐渐改变了线路工人过去留给人们脑海中粗犷豪爽、技术含量低、体力强度大的印象。新一代的线路人,不仅继承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传统,更树立起“能架线也能写书,有力气更有知识”的新形象。杜江说:“这套丛书的编写完成,是开展标准化现场作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车间将传统的‘传、帮、带’培训向科学化、制度化培训转变的新突破。”
线路所在深化反违章、从严治隐患的过程中,遵循“超前防范”的安全风险管理理念,采取“三步走”的方法,首先各班组开展自查,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列举出安全违章和服务违章(如文明施工、青苗赔偿等);第二步是所部每月定期检查班组中潜存的违章现状,<
这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市劳动模范张毅,“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陈渝平,现有高级技师3人,技师14人,高级工46人;这里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着国家电网公司全国首届带电作业比赛西南地区第一名、蝉联两届重庆市电力公司带电作业技能竞赛冠军的带电作业班,获得重庆公司首届线路检修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的线路检修班……
这里让每一个了解情况的人忍不住惊叹――重庆南岸供电局线路所,一个全所113名员工的平均年龄36.4岁、以初中学历为主、只有一名本科学历的年轻员工的电力基层车间,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培训,以创新的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创新理念――以系统工程思路推动培训
线路所担负着南岸供电局从10千伏到220千伏的275条近1030公里架空和电缆线路(包括线路上的150台电缆分支箱、68台柱上开关和近760组刀闸保险)的运行维护和停(带)电检修施工,管辖设备地处南岸区、巴南区和江津珞璜镇的广大城乡和崇山峻岭。
“安全、优质、可靠的电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社会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线路所也可以定位成服务性车间。”线路所党支部副书记冯德伦说。为此,线路所提出“系统工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在工作目标上,强调安全生产的实现与社会责任的贡献不可分割;在管理目标上,重视工作目标与人员素质提升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全所上下齐心,依法科学办事,将运行与检修、生产与管理、任务与培训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推动了全所培训效果的整体提升。
从2003年起,线路所在职工中实施每月“以心换心”案例教育,通过“家庭购买家电时的最大愿望是什么?”、“用户停电后的急迫心情”等日常生活作为案例,让职工树立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让职工认识到“电”不仅仅是即送即用的简单商品,更蕴涵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和服务底蕴。
思想的解放,带来全新的变化。线路所一改过去只重视事故抢修的做法,每当发生停电事故时他们在抢修之余反思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并善于通过事故抢险和高难度工程中的典型事迹打造团队凝聚力。几年的扎实努力下来,线路所管辖的设备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并成就了一支响当当的电力铁军。
2006年夏,线路所检修班为高质量完成东泉镇政府附近地区架空线路下地工程,全体人员在41摄氏度高温的工作现场一住便是7天。副班长赵昌伟因工作劳碌、住宿条件差而病倒在现场。经验丰富的绞磨操作手赵勇,突然肚子疼痛、脸色发白,同事都叫他去休息,可他还坚持着在一旁指导徒弟操作绞磨。工作完成后到医院检查――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加胃炎。
在2007年百年难遇的特大雷暴雨灾害中,7月17日上午,泥石流袭击上新街,该片区电力设施几乎受到灭顶之灾。为了尽快恢复灾后供电,必须马上清理和抢救出被泥石流淹埋的电力设备。线路所“党员突击队”首当其冲:交通中断,所长杜江跳下车在洪水中步行巡查电力线路,他带领巡线班的卢波、曹邦万等人组成紧急巡查小组,顶着暴雨,在齐大腿深的洪水中艰难前行。晚7时,线路故障信息源源不断反馈回来,抢险队员飞奔各个事故现场。换保险、撤头、搭头、换线,个个成了泥人……
南岸线路人,用忠诚书写责任,用意志铸就刚强,实现了“凝聚力”培训造就的奇迹!
科学管理――标准化培训强调执行力建设
一线工人出书了!2006年8月30日,一套由线路员工自行编写的《线路所实用技术手册系列丛书》的专业技术指导书籍诞生。《丛书》共有6本,分别涵盖电缆专业、线路巡视维护、线路调度值班、检修作业、带电作业典型施工、汽车驾驶维修保养共六个主要生产专业。
这个凝聚着线路所几代人经验和智慧的“新生儿”,不仅对现场作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可作为班组安全和技术培训教材,并逐渐改变了线路工人过去留给人们脑海中粗犷豪爽、技术含量低、体力强度大的印象。新一代的线路人,不仅继承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秀传统,更树立起“能架线也能写书,有力气更有知识”的新形象。杜江说:“这套丛书的编写完成,是开展标准化现场作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车间将传统的‘传、帮、带’培训向科学化、制度化培训转变的新突破。”
线路所在深化反违章、从严治隐患的过程中,遵循“超前防范”的安全风险管理理念,采取“三步走”的方法,首先各班组开展自查,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列举出安全违章和服务违章(如文明施工、青苗赔偿等);第二步是所部每月定期检查班组中潜存的违章现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