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电网:跨越发展谱写新篇
2008-04-03 09:52:1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本网通讯员 李哲 杨雨欣 报道
走进建设中的汉中供电局110千伏洋县磨子桥变电站工地,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几十名电力员工脸上写满忙碌。隆隆的吊车轰鸣,闪烁的电焊弧光,舞动的指挥红旗,这“声光色”夹杂在一起,令人深切感受到一股逼人的热力。
在施工现场,一名工作人员这样描述今年汉中电网建设景象:一年内,要完成主配网投资6亿元,续建和新开工建设“10站14线”,投产变电容量73.68万千伏安、投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500余公里,超过了西汉高速公路总长度。这是对该局“敢为人先”电网建设速度的最好形容。
这只是汉中电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局持续加大电网发展规模力度,不仅有效缓解了汉中地区严重的供电“卡脖子”现象,而且为汉中连续几年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电力支撑作用。随着今年电网建设再次提速,汉中市实施的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战略有望再多一重保障。
电网建设为全市发展“保驾护航”
“那个时候往往一到用电高峰就会拉闸限电”,回忆起起几年前的供电状况,汉中八一锌业公司机动科长易付科深有感触。“这是由于电网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电网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们必须加快建设,尽快扭转这种局面。” 2005年底就任汉中供电局局长的董天仁在深入走访八一锌业等客户后立下这样的誓言,决心要打一场解决电网“卡脖子”的歼灭战。经过充分论证,董天仁局长下达军令状:务必在2008年底基本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实现“三年内再造一个汉中电网”目标。
以“落实、实干、干好”为企业理念的汉中供电局说到做到,把加快电网建设放到战略高度,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以“敢为人先,实现跨越”的雄心壮志,以全局联动的“大兵团”作战方式,掀起了汉中电网建设的新高潮,电网图上一个个“卡脖子”的黑点逐步减少。
超常规的建设速度换来了超常规的发展规模。2006至2007年,该局完成输变电工程建设投资13亿元,建成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88.4万千伏安,输电线路574.8公里。大大改善了汉中电网结构,完成了以330千伏电网为核心,向东西两翼辐射的主网架,形成了各地区较为坚强的110千伏骨干网架,“三年再造一个汉中电网”目标于2007年底提前一年实现。汉中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达才发出称赞:汉中电网建设率先打破了制约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能源、投资”三大瓶颈之一,有力地保障了当地正在兴起的四大产业----装备制造业、金属冶炼业、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速度安全质量一样都不能少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多建设任务,该局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一方面千方百计推进电网建设前期工作,超前储备变电站站址和线路通道资源,集中处置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等前期环节,积极向政府部门沟通汇报,努力争取简化工作程序和支持性文件的审批程序,着力解决土地、拆迁、环保等问题,确保工程能够早启动、早立项、早开工。另一方面,他们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方案,优化施工流程工艺,动态调整施工计划,通过组织和技术手段提高进度控制能力,同时抓好设计、施工、监理和物资等环节的协调配合,使参建各方齐心协力抢时间、赶进度。“克难攻坚、倒排工期、务期必成”,已经成为汉中电网建设者的“口头禅”。
安全从来都是施工现场的重中之重,该局按照安全文明施工“六化”治理标准,不断加强基建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反违章查处力度,积极推行“危险源辨识”和“事故预想”活动。他们还坚持新项目开工协调会制度,对土建和电气施工合理分配,尽量减少现场交叉作业面,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针对外委队伍和临时用工增多的情况,他们严把作业准入关,并通过经常性的培训、考试和考核加强安全管理,有效提高了其安全作业水平。
电网建设的高速度是否意味着工程质量会受忽视? 该局基建部门的一位同志回答铿锵有力:“我们不仅要在建设速度上争先,工程质量上也要创优。”施工现场,该局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推进工艺示范,推广典型设计,促进工程创优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还重点加强了对隐蔽工程和重要环节施工质量的监控和巡检,严格执行自检、复检、审查三级验收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严格的施工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局330千伏安喜汉线路工程荣获国网公司优质工程,330千伏略勉汉线路工程通过西北网公司达标投产验收,110千伏老君变电工程荣获省公司优质工程表彰命名,实现了110千伏新建工程项目“达标投产”率100%,优质工程<
走进建设中的汉中供电局110千伏洋县磨子桥变电站工地,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几十名电力员工脸上写满忙碌。隆隆的吊车轰鸣,闪烁的电焊弧光,舞动的指挥红旗,这“声光色”夹杂在一起,令人深切感受到一股逼人的热力。
在施工现场,一名工作人员这样描述今年汉中电网建设景象:一年内,要完成主配网投资6亿元,续建和新开工建设“10站14线”,投产变电容量73.68万千伏安、投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500余公里,超过了西汉高速公路总长度。这是对该局“敢为人先”电网建设速度的最好形容。
这只是汉中电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局持续加大电网发展规模力度,不仅有效缓解了汉中地区严重的供电“卡脖子”现象,而且为汉中连续几年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电力支撑作用。随着今年电网建设再次提速,汉中市实施的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战略有望再多一重保障。
电网建设为全市发展“保驾护航”
“那个时候往往一到用电高峰就会拉闸限电”,回忆起起几年前的供电状况,汉中八一锌业公司机动科长易付科深有感触。“这是由于电网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电网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我们必须加快建设,尽快扭转这种局面。” 2005年底就任汉中供电局局长的董天仁在深入走访八一锌业等客户后立下这样的誓言,决心要打一场解决电网“卡脖子”的歼灭战。经过充分论证,董天仁局长下达军令状:务必在2008年底基本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实现“三年内再造一个汉中电网”目标。
以“落实、实干、干好”为企业理念的汉中供电局说到做到,把加快电网建设放到战略高度,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以“敢为人先,实现跨越”的雄心壮志,以全局联动的“大兵团”作战方式,掀起了汉中电网建设的新高潮,电网图上一个个“卡脖子”的黑点逐步减少。
超常规的建设速度换来了超常规的发展规模。2006至2007年,该局完成输变电工程建设投资13亿元,建成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88.4万千伏安,输电线路574.8公里。大大改善了汉中电网结构,完成了以330千伏电网为核心,向东西两翼辐射的主网架,形成了各地区较为坚强的110千伏骨干网架,“三年再造一个汉中电网”目标于2007年底提前一年实现。汉中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达才发出称赞:汉中电网建设率先打破了制约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能源、投资”三大瓶颈之一,有力地保障了当地正在兴起的四大产业----装备制造业、金属冶炼业、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速度安全质量一样都不能少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多建设任务,该局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一方面千方百计推进电网建设前期工作,超前储备变电站站址和线路通道资源,集中处置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等前期环节,积极向政府部门沟通汇报,努力争取简化工作程序和支持性文件的审批程序,着力解决土地、拆迁、环保等问题,确保工程能够早启动、早立项、早开工。另一方面,他们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方案,优化施工流程工艺,动态调整施工计划,通过组织和技术手段提高进度控制能力,同时抓好设计、施工、监理和物资等环节的协调配合,使参建各方齐心协力抢时间、赶进度。“克难攻坚、倒排工期、务期必成”,已经成为汉中电网建设者的“口头禅”。
安全从来都是施工现场的重中之重,该局按照安全文明施工“六化”治理标准,不断加强基建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反违章查处力度,积极推行“危险源辨识”和“事故预想”活动。他们还坚持新项目开工协调会制度,对土建和电气施工合理分配,尽量减少现场交叉作业面,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针对外委队伍和临时用工增多的情况,他们严把作业准入关,并通过经常性的培训、考试和考核加强安全管理,有效提高了其安全作业水平。
电网建设的高速度是否意味着工程质量会受忽视? 该局基建部门的一位同志回答铿锵有力:“我们不仅要在建设速度上争先,工程质量上也要创优。”施工现场,该局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推进工艺示范,推广典型设计,促进工程创优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还重点加强了对隐蔽工程和重要环节施工质量的监控和巡检,严格执行自检、复检、审查三级验收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严格的施工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局330千伏安喜汉线路工程荣获国网公司优质工程,330千伏略勉汉线路工程通过西北网公司达标投产验收,110千伏老君变电工程荣获省公司优质工程表彰命名,实现了110千伏新建工程项目“达标投产”率100%,优质工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