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扛重任――漳州电力局红旗抢修队丽水展风采
2008-02-29 15:11:0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浙江丽水潘山村抢修工地上,一面迎风招展的“漳州电力红旗抢修队”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6天搬运60吨重的塔材上海拔1000米的工地,漳州电力抢修队员用钢铁般的肩膀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后,2月28日,抢修队再传捷报,3座基塔3000多米长的牵引线放线作业全部完工,确保了整体工程进度,充分展现了“福建电力铁军”的风采。
2月15日,带着漳州人民和广大电业员工的重托,漳州电力“红旗抢修队”火速赶到浙江丽水受灾地区,加入500千伏宁双线、德龙线受损基塔修复大军。由21名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员工组成的抢修队,担负着500千伏宁双线383号、384号和385号基塔的修复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面前,抢修队勇敢喊出“爱拼才会赢”的口号,以实际行动弘扬“龙江”精神。
漳州电力抢修队把准军事化管理带到灾区,每位队员人手一册“施工安全手册”, 安全监督员时刻不离现场半步。每天出工前列会晨会,交代安全事项,明确施工任务。坚持每天早上7点出工,中午在工地吃饭,放弃休息时间,连续作战,直至晚上6点收工。晚上8时召开队会,总结施工情况,布置第二天工作任务。在借宿的村民家中,抢修队员打好铺盖,叠好被子,搞好卫生,自己做饭,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烦扰村民,受到村民好评。严格的管理,为抢修队全力投入搬运作业夯实了基础。
刚到丽水了解情况时,电力抗灾抢修指挥部的负责人特别向笔者提到漳州电力抢修队―“他们爬的山最高,扛塔材最重!”。在松阳县潘山村,笔者跟在扛塔材的抢修队员后面,沿着“之”字形的山道,气喘如牛地爬到海拔1000米的383号基塔工地,亲身体验到抢修队员的艰辛和施工任务的艰巨。
漳州赴浙江电力抢修队队长许江勇说:“所有塔材都靠肩扛挑上山,有时一人挑上百斤,两人扛200多斤。”该抢修队负责383号、384号和385号基塔近60吨重的塔材搬运任务。一到灾区,他们立即投入施工,每天扛10吨的塔材,人均每天肩挑1000多斤的塔材。笔者问年龄最小、只有19岁的队员陈健,“肩膀痛不痛?”小陈腼腆地说:“有点酸痛酸痛的,过几天就没事啦。”
由于路太陡,又肩负重担,队员还要倍加小心地爬坡上山。年纪50岁的现场指挥李英才见人手紧张,也加入“挑山工”行列。他与队友一起挑200多斤的塔材上山,在半路上扭伤了脚。但他咬紧牙关,坚持挑到施工现场。在中午吃午饭时,大家看他走路有点“异常”,关心地询问他,他笑着说“没事、没事”。在队友的坚持下,他才脱下布鞋,里面的脚脖已经红肿起来了。大伙不让他再扛塔材上山了,可他还是闲不住,整天在工地忙前忙后地搬配件和拉牵引线。
在抢修队员钢铁般的肩膀上,60吨重的塔材在6天时间内按期搬到现场。随后,抢修队又马不停蹄地进入牵引线放线作业。
据了解,漳州电力抢修队在浙江500千伏电网全线通电后,还将继续承担20多吨重的废塔塔材和导线的搬运任务。目前,他们正发挥“铁肩”作用,加快作业进度,力争早日完成任务。(沈晓三)
2月15日,带着漳州人民和广大电业员工的重托,漳州电力“红旗抢修队”火速赶到浙江丽水受灾地区,加入500千伏宁双线、德龙线受损基塔修复大军。由21名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员工组成的抢修队,担负着500千伏宁双线383号、384号和385号基塔的修复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面前,抢修队勇敢喊出“爱拼才会赢”的口号,以实际行动弘扬“龙江”精神。
漳州电力抢修队把准军事化管理带到灾区,每位队员人手一册“施工安全手册”, 安全监督员时刻不离现场半步。每天出工前列会晨会,交代安全事项,明确施工任务。坚持每天早上7点出工,中午在工地吃饭,放弃休息时间,连续作战,直至晚上6点收工。晚上8时召开队会,总结施工情况,布置第二天工作任务。在借宿的村民家中,抢修队员打好铺盖,叠好被子,搞好卫生,自己做饭,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烦扰村民,受到村民好评。严格的管理,为抢修队全力投入搬运作业夯实了基础。
刚到丽水了解情况时,电力抗灾抢修指挥部的负责人特别向笔者提到漳州电力抢修队―“他们爬的山最高,扛塔材最重!”。在松阳县潘山村,笔者跟在扛塔材的抢修队员后面,沿着“之”字形的山道,气喘如牛地爬到海拔1000米的383号基塔工地,亲身体验到抢修队员的艰辛和施工任务的艰巨。
漳州赴浙江电力抢修队队长许江勇说:“所有塔材都靠肩扛挑上山,有时一人挑上百斤,两人扛200多斤。”该抢修队负责383号、384号和385号基塔近60吨重的塔材搬运任务。一到灾区,他们立即投入施工,每天扛10吨的塔材,人均每天肩挑1000多斤的塔材。笔者问年龄最小、只有19岁的队员陈健,“肩膀痛不痛?”小陈腼腆地说:“有点酸痛酸痛的,过几天就没事啦。”
由于路太陡,又肩负重担,队员还要倍加小心地爬坡上山。年纪50岁的现场指挥李英才见人手紧张,也加入“挑山工”行列。他与队友一起挑200多斤的塔材上山,在半路上扭伤了脚。但他咬紧牙关,坚持挑到施工现场。在中午吃午饭时,大家看他走路有点“异常”,关心地询问他,他笑着说“没事、没事”。在队友的坚持下,他才脱下布鞋,里面的脚脖已经红肿起来了。大伙不让他再扛塔材上山了,可他还是闲不住,整天在工地忙前忙后地搬配件和拉牵引线。
在抢修队员钢铁般的肩膀上,60吨重的塔材在6天时间内按期搬到现场。随后,抢修队又马不停蹄地进入牵引线放线作业。
据了解,漳州电力抢修队在浙江500千伏电网全线通电后,还将继续承担20多吨重的废塔塔材和导线的搬运任务。目前,他们正发挥“铁肩”作用,加快作业进度,力争早日完成任务。(沈晓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