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崇山峻岭间猎猎飘扬――武汉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援赣抢险纪实
2008-02-26 08:53: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他们,在这场援赣抗冰抢险大会战中,用心中的无言大爱,扛起肩头的千斤重担,彰显了武汉供电公司共产党员的铮铮血性,让这个寒冷的冬天有了春天的温暖和亮丽。
手抬肩扛,党员服务队将抢险物资运上山
2月10日深夜,武汉公司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千里之外的岭北镇。他们不顾赴赣途中的一路劳累,只休息了不到五小时,就主动承担起最重要、最艰险的220KV嘉百线137号至125号塔抢险任务。
为了能顺利能完成这次抢险任务,在前线的战地上,党员服务队向全体“参战”的共产党员发出了响亮的号召:一定要带头“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体现 “哪里最危险就到那里去”的高尚情操,体现“想为群众之所想,急为群众之所急”的优秀品德,体现“雷厉风行,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完成此次抢险任务!
220KV嘉百线受冻雨及冰雪灾害影响,损失严重,倒塔地点分别位于各个山顶,远离公路。要将抢修物资、工器具运到倒塔地点,至少必须翻越两座到三座海拔500多米的山头,更为困难的是,山上树林茂密,根本找不到上山的路,必须人工开道。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党员服务队”一边用双手披荆斩棘,一边用人力手抬肩扛物资运到各个倒塔现场。一天不到,队员们的棉手套都被磨破,身上的棉衣被荆棘划破,脸上、手上布满了水泡和血口,而长时间的机械挪动加上手脚被冻得发麻,他们早已顾不上疼痛,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抢险物资送达现场。
山上的气候变化无常,13日下午,突然下起了小雨,山里的雾气裹挟着冰冷的雨水无情的落在队员们的身上,为了不影响整个抢修工程进度,他们没有停下来。一会儿功夫,厚厚的棉工作服已经被雨水浸得湿透,寒风一吹,冰冷刺骨。
2月14日上午,经过整整三天的艰苦搬运,抢修物资和施工器具才运达各个抢险施工点。是日下午,首批两基π型杆和两基铁塔也已运抵抢险现场。为了能使江西人民尽快恢复正常用电,“共产党员服务队”决定连夜卸车。在漆黑的山脚下,他们冒着山区凛冽的寒风,用电力工程车的大灯提供临时照明,经过连续五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终于安全地完成了卸车任务,将π型杆和铁塔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了公路两边,为15日一早的抢修节约了宝贵时间。
连续奋战,老党员郭水云晕到在了抢险一线
郭水云,这位有着近30年的焊接经验的老焊工,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只要公司有紧急抢险任务,郭水云必定上阵,这次赴赣抢险更是不例外。
从2月10日抵赣抢险开始,为了能尽快将倒塔清理干净,重新立塔恢复输电线路,已经53岁的郭水云豁了出去,平均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尽管定南山顶上的冰雪已经融化,但是气温还是异常寒冷,急促的山风刮到脸上,感觉就像刀割一样难受。郭水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蹲在地上进行切割,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实在累了、手脚冻麻了,他就站起来活动一下后继续投入工作。
2月16日,两基π杆运送到抢修一线,为了能在17日能顺利立杆,郭水云主动承担下了π型杆焊接工作。由于施工环境差,没有辅助器材,把两根圆柱型的杆子一次焊接成一根直杆,难度相当大。但在郭水云的手下,一道道整齐如鱼鳞状的焊缝片刻挥就,一天时间下来,两基π型杆全部焊接完成,为第二天的立塔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2月17日,队员们在架立杆塔时,突然发现配件不齐。还在别的山头继续切除倒塔的郭水云听到消息,马上又强行撑着疲倦的身体翻山越岭来到了立塔现场。郭水云本身就是电力工程公司金属制配部门的技术骨干,所以铁塔有什么误差,缺什么配件,他马上就能解决问题。在郭水云和其他抢险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立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7日下午5时, 220KV嘉百线137号杆塔架立成功。
2月18日,为在一天之内完成所有障碍拆除工作,郭水云继续加紧切割倒塔。铁塔表面上都镀了一层锌,在进行氧割焊接时锌遇到高温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已经连续奋战1 0多天的郭水云,因多年从事氧割焊接工作而患上的哮喘病又犯了。他没有声张,忍住剧烈的咳嗽,坚持将所有的倒塔切割完毕。
下午5时,郭水云随着提前打通抢修线路通道的队员们一起回到了岭北镇小学驻地,刚走到宿舍门口,郭水云突然两腿一软,顿时晕倒在地。队员们迅速将他送到了定南县人民医院。
医生检查诊断郭水云是因为吸入了有毒气体而中毒晕厥。经过紧急抢救和输液,两个多小时后,郭水云才苏醒过来。看到指挥部的领导和队员们一直守在病床边,一把年纪的郭水云不好意思了,他嚅嚅地说:“我没什么了,现在已经好了<
手抬肩扛,党员服务队将抢险物资运上山
2月10日深夜,武汉公司的共产党员服务队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千里之外的岭北镇。他们不顾赴赣途中的一路劳累,只休息了不到五小时,就主动承担起最重要、最艰险的220KV嘉百线137号至125号塔抢险任务。
为了能顺利能完成这次抢险任务,在前线的战地上,党员服务队向全体“参战”的共产党员发出了响亮的号召:一定要带头“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体现 “哪里最危险就到那里去”的高尚情操,体现“想为群众之所想,急为群众之所急”的优秀品德,体现“雷厉风行,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完成此次抢险任务!
220KV嘉百线受冻雨及冰雪灾害影响,损失严重,倒塔地点分别位于各个山顶,远离公路。要将抢修物资、工器具运到倒塔地点,至少必须翻越两座到三座海拔500多米的山头,更为困难的是,山上树林茂密,根本找不到上山的路,必须人工开道。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党员服务队”一边用双手披荆斩棘,一边用人力手抬肩扛物资运到各个倒塔现场。一天不到,队员们的棉手套都被磨破,身上的棉衣被荆棘划破,脸上、手上布满了水泡和血口,而长时间的机械挪动加上手脚被冻得发麻,他们早已顾不上疼痛,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抢险物资送达现场。
山上的气候变化无常,13日下午,突然下起了小雨,山里的雾气裹挟着冰冷的雨水无情的落在队员们的身上,为了不影响整个抢修工程进度,他们没有停下来。一会儿功夫,厚厚的棉工作服已经被雨水浸得湿透,寒风一吹,冰冷刺骨。
2月14日上午,经过整整三天的艰苦搬运,抢修物资和施工器具才运达各个抢险施工点。是日下午,首批两基π型杆和两基铁塔也已运抵抢险现场。为了能使江西人民尽快恢复正常用电,“共产党员服务队”决定连夜卸车。在漆黑的山脚下,他们冒着山区凛冽的寒风,用电力工程车的大灯提供临时照明,经过连续五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终于安全地完成了卸车任务,将π型杆和铁塔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了公路两边,为15日一早的抢修节约了宝贵时间。
连续奋战,老党员郭水云晕到在了抢险一线
郭水云,这位有着近30年的焊接经验的老焊工,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只要公司有紧急抢险任务,郭水云必定上阵,这次赴赣抢险更是不例外。
从2月10日抵赣抢险开始,为了能尽快将倒塔清理干净,重新立塔恢复输电线路,已经53岁的郭水云豁了出去,平均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尽管定南山顶上的冰雪已经融化,但是气温还是异常寒冷,急促的山风刮到脸上,感觉就像刀割一样难受。郭水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每天蹲在地上进行切割,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实在累了、手脚冻麻了,他就站起来活动一下后继续投入工作。
2月16日,两基π杆运送到抢修一线,为了能在17日能顺利立杆,郭水云主动承担下了π型杆焊接工作。由于施工环境差,没有辅助器材,把两根圆柱型的杆子一次焊接成一根直杆,难度相当大。但在郭水云的手下,一道道整齐如鱼鳞状的焊缝片刻挥就,一天时间下来,两基π型杆全部焊接完成,为第二天的立塔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2月17日,队员们在架立杆塔时,突然发现配件不齐。还在别的山头继续切除倒塔的郭水云听到消息,马上又强行撑着疲倦的身体翻山越岭来到了立塔现场。郭水云本身就是电力工程公司金属制配部门的技术骨干,所以铁塔有什么误差,缺什么配件,他马上就能解决问题。在郭水云和其他抢险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立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7日下午5时, 220KV嘉百线137号杆塔架立成功。
2月18日,为在一天之内完成所有障碍拆除工作,郭水云继续加紧切割倒塔。铁塔表面上都镀了一层锌,在进行氧割焊接时锌遇到高温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已经连续奋战1 0多天的郭水云,因多年从事氧割焊接工作而患上的哮喘病又犯了。他没有声张,忍住剧烈的咳嗽,坚持将所有的倒塔切割完毕。
下午5时,郭水云随着提前打通抢修线路通道的队员们一起回到了岭北镇小学驻地,刚走到宿舍门口,郭水云突然两腿一软,顿时晕倒在地。队员们迅速将他送到了定南县人民医院。
医生检查诊断郭水云是因为吸入了有毒气体而中毒晕厥。经过紧急抢救和输液,两个多小时后,郭水云才苏醒过来。看到指挥部的领导和队员们一直守在病床边,一把年纪的郭水云不好意思了,他嚅嚅地说:“我没什么了,现在已经好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