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为开――记吉林供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2008-01-07 15:39: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为什么地方政府会对一个供电企业做出“领导班子想事干事,对企业、对客户高度负责”的评价?为什么常与供电企业打交道的客户好评如潮?吉林供电公司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努力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氛围和谐稳定、形象健康向上、事业蒸蒸日上。
建立振奋与和谐氛围
“吉林供电公司环境优美、干部员工队伍整齐、精神面貌好。”这是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给予的高度评价。吉林供电公司着力改善办公环境,目前6个供电分公司和调度通信所等窗口单位完成了综合改造,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舒心,精神饱满,工作热情高涨。
同事之间的坦诚关系,融洽的感情,都是工作的催化剂,这得益于浓厚和谐的民主氛围。公司坚持“让事业选干部,让业绩选干部,让群众选干部”的原则,推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基层推荐制、组织考察制、党政班子票决制、纪委一票否决制、任前公示制、任前廉政谈话和职务试用期制“六制”。对重大信息、员工关心的问题及日常主要工作等“家事”做到“全部公开”,在坚持三级民主管理信息卡这一“鸡毛信”制度的基础上,依托职工代表大会这个民主管理的核心,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延伸。在今年《机关和基层单位机构改革和岗位竞聘方案》的出台过程中,先后提交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讨论反复修改了四次,充分体现了员工的意愿,实现了机关到基层单位的机构改革和岗位设置的平稳过渡。从2006年领导班子深入到基层现场办公,264个困难和问题得到化解和解答到全面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体制,员工食堂、住宅小区路灯、防水等27项改造工程,这些关注员工冷暖的实际行动,处处体现了对员工的关爱之情,使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树立感恩和忠诚意识
“我切身体会到,在社会找工作打拼可真不容易,相比之下更要珍惜在供电企业工作的一切。”船营供电分公司一名参加了感恩教育社会体验活动的员工道出了肺腑之言。2007年,吉林供电公司开展的“感恩・忠诚・责任”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强化了事业心教育,在中层干部中强化了进取心教育,在员工中强化责任心教育。公司党委对员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分析,并组织人员深入地方企业进行调研,形成了翔实的对比教育材料。公司邀请吉林市知名人士为员工做专题辅导讲座,编制《永葆先进学习参考》,提炼公司荣辱观,开辟了专题网页,制作电视教育专题片,举办68场员工家属座谈会等各类教育会,29次深入企业开展对比教育。
感恩体现在行动中。在“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文艺演出筹备过程中,吉林供电公司干部员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仅用一周时间就安装了一台变压器,铺设了数百米电缆。不久前,吉林市委、市政府向吉林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发来一封感谢信,感谢吉林供电公司讲政治、顾大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推行精准与真诚服务
“供电公司真是我们的贴心人!”2007年8月6日的吉林市龙潭区鹏程小区内,居民对吉林供电公司将小区自维的4台箱式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整,改善小区供电电压的工作表达了衷心的感激。
在服务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吉林供电公司管理规范,举措创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许。公司对待破产重组企业,搁置“历史”,盘活企业;对待新上项目,跟踪服务,加速催化;对待落地项目,指导帮助,促其发展,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营销技术支持系统为支撑,积极推广集中抄表技术,已在船营、蛟河等4个供电分公司安装了近10万块带有电量采集功能的电表,全力打造数字化智能供电公司。公司还在服务窗口开展礼仪服务、标准化服务和哑语、英语服务,优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吉林市建龙钢铁进行资产重组时,吉林供电公司搁置原厂所欠900万电费问题,协调签署了盈利后逐渐返还的协议,促进了企业破产重组进程。公司还积极筹措资金,对破产企业和长期停产企业转供居民用电进行了“摘转供”。截至目前,共改造和接收各类用户近13万户,总投资近3亿元,维护了社会稳定。吉林市副市长朱天舒在公开场合评价,“在吉林市服务行业中,吉林供电公司独树一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运用文化软实力,支撑企业一片天。吉林供电公司建设和发展文化,带动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公司各项事业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进程中健康发展。
建立振奋与和谐氛围
“吉林供电公司环境优美、干部员工队伍整齐、精神面貌好。”这是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给予的高度评价。吉林供电公司着力改善办公环境,目前6个供电分公司和调度通信所等窗口单位完成了综合改造,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舒心,精神饱满,工作热情高涨。
同事之间的坦诚关系,融洽的感情,都是工作的催化剂,这得益于浓厚和谐的民主氛围。公司坚持“让事业选干部,让业绩选干部,让群众选干部”的原则,推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基层推荐制、组织考察制、党政班子票决制、纪委一票否决制、任前公示制、任前廉政谈话和职务试用期制“六制”。对重大信息、员工关心的问题及日常主要工作等“家事”做到“全部公开”,在坚持三级民主管理信息卡这一“鸡毛信”制度的基础上,依托职工代表大会这个民主管理的核心,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延伸。在今年《机关和基层单位机构改革和岗位竞聘方案》的出台过程中,先后提交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讨论反复修改了四次,充分体现了员工的意愿,实现了机关到基层单位的机构改革和岗位设置的平稳过渡。从2006年领导班子深入到基层现场办公,264个困难和问题得到化解和解答到全面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体制,员工食堂、住宅小区路灯、防水等27项改造工程,这些关注员工冷暖的实际行动,处处体现了对员工的关爱之情,使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树立感恩和忠诚意识
“我切身体会到,在社会找工作打拼可真不容易,相比之下更要珍惜在供电企业工作的一切。”船营供电分公司一名参加了感恩教育社会体验活动的员工道出了肺腑之言。2007年,吉林供电公司开展的“感恩・忠诚・责任”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强化了事业心教育,在中层干部中强化了进取心教育,在员工中强化责任心教育。公司党委对员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分析,并组织人员深入地方企业进行调研,形成了翔实的对比教育材料。公司邀请吉林市知名人士为员工做专题辅导讲座,编制《永葆先进学习参考》,提炼公司荣辱观,开辟了专题网页,制作电视教育专题片,举办68场员工家属座谈会等各类教育会,29次深入企业开展对比教育。
感恩体现在行动中。在“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文艺演出筹备过程中,吉林供电公司干部员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仅用一周时间就安装了一台变压器,铺设了数百米电缆。不久前,吉林市委、市政府向吉林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发来一封感谢信,感谢吉林供电公司讲政治、顾大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推行精准与真诚服务
“供电公司真是我们的贴心人!”2007年8月6日的吉林市龙潭区鹏程小区内,居民对吉林供电公司将小区自维的4台箱式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整,改善小区供电电压的工作表达了衷心的感激。
在服务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吉林供电公司管理规范,举措创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许。公司对待破产重组企业,搁置“历史”,盘活企业;对待新上项目,跟踪服务,加速催化;对待落地项目,指导帮助,促其发展,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营销技术支持系统为支撑,积极推广集中抄表技术,已在船营、蛟河等4个供电分公司安装了近10万块带有电量采集功能的电表,全力打造数字化智能供电公司。公司还在服务窗口开展礼仪服务、标准化服务和哑语、英语服务,优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吉林市建龙钢铁进行资产重组时,吉林供电公司搁置原厂所欠900万电费问题,协调签署了盈利后逐渐返还的协议,促进了企业破产重组进程。公司还积极筹措资金,对破产企业和长期停产企业转供居民用电进行了“摘转供”。截至目前,共改造和接收各类用户近13万户,总投资近3亿元,维护了社会稳定。吉林市副市长朱天舒在公开场合评价,“在吉林市服务行业中,吉林供电公司独树一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运用文化软实力,支撑企业一片天。吉林供电公司建设和发展文化,带动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公司各项事业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进程中健康发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