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背后故事多――记高邮市城郊供电所“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创建工作
2008-01-15 10:13:1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江苏省高邮市供电公司 高晓春 林华鹏
元月10日,从江苏高邮市高邮镇纪委传出消息:城郊供电所2007年度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工作,在37家基层站所民主评议中,以综合得分97.32的高分获经营服务类第一名。这首次的“第一”背后,蕴涵着该所许多的服务故事……
管伙村“火”了
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笔者来到正在建设的电气化村――高邮镇管伙村。刚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崭新的80千伏变压器及新架的400伏线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银光。随行的农电工陈学宏指着正前方对笔者说:“以前这片地是块荒地,今年的农村电气化村建设,让许多加工厂和五金厂都在这安了家落了户,管伙村一下子就‘火’了起来……”说话间,一阵轰鸣的机床马达声从北面传来,顺着声音,我们来到了新圣五金厂。阐明来意后,厂长管在志一脸的兴奋:“要不是供电所在管伙村添置变压器,我这个10千瓦的大机床是不敢买的,是电气化村为我们个体户开启了致富路……”临行前,我们还有幸遇上了管伙村的村支书谢家明,谈起农村电气化建设,谢支书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远的不谈,就说两个月前,我们村新上两台变压器,你们所的刘所长带队一班人到村施工,电工一大早就干活,吃苦耐劳,为我们架线。现在,电力足了,最近村民都上城‘疯狂’地购买电器……”
受灾户“笑”了
城郊供电所的供电区域为地处高邮市城郊的高邮镇,为让这个城乡结合部的用电客户满意供电服务,该所倾注了真情与汗水。 去年7月9日凌晨,有洪水走廊之称的高邮境内下了一场大暴雨,高邮湖的水位一下子上涨了许多,一时洪水四溢。位于高邮湖滨的石工头社区由于地势低洼,当地26户居民的房屋浸入水中达60厘米。灾情发生后,城郊供电所立即组织人员,冒雨带着器材前往灾区,拆除浸水房屋的电源,并为救灾帐篷通电。拆除老房屋电源时,电工印天勇和陈学宏脱去鞋袜,“扑通”、“扑通”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手中高举着抢修工具,一步一步艰难地踩水前行;为救灾帐篷接电时,患感冒的农电工万有宏主动请战登梯装表,在抢修中不幸脚板受伤的聂庆林边接线边为大家鼓劲:“受灾的居民急盼用电,大伙加把劲,让灾民早点用上电。”在 26顶救灾帐篷全部通上电的那一刻,看着灾民一个个笑嘻嘻地搬进灯火通明的新“家”,听着帐篷里传出爽朗的笑声,浑身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的抢修人员也都笑了。
副镇长“夸”了
2007年,该所的年供电量为8346.69万千瓦时,占到了高邮全市供电量11.4720亿千瓦时的1/14,创历史新高。 也在这年,在高邮镇工业园区安家入户的大中型企业有26家,增加电力容量5100千伏安。这些数字的背后,与城郊供电所践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密不可分。去年6月份,该镇重点企业――“澳玛电气”因扩大再生产,需新增2台800千伏变压器。该所主动上门,提供“一站式”服务,在高温保电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只用了7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该项目的勘察、设计、规划和施工工程。在此基础上,该所还实行跟踪服务,义务为“新亚光”等企业更换“超负荷”配变,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好评。在去年12月21日城郊供电所2007年行风监督座谈会上,高邮镇分管工业和农电的副镇长韩非率直地说:“近年来,城郊供电所无论在服务地方招商引资,还是在服务“三农”方面,处处发挥着电力‘先行’作用,其工作业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该所不愧是供电公司规范化服务的‘窗口’!”
元月10日,从江苏高邮市高邮镇纪委传出消息:城郊供电所2007年度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工作,在37家基层站所民主评议中,以综合得分97.32的高分获经营服务类第一名。这首次的“第一”背后,蕴涵着该所许多的服务故事……
管伙村“火”了
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笔者来到正在建设的电气化村――高邮镇管伙村。刚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崭新的80千伏变压器及新架的400伏线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银光。随行的农电工陈学宏指着正前方对笔者说:“以前这片地是块荒地,今年的农村电气化村建设,让许多加工厂和五金厂都在这安了家落了户,管伙村一下子就‘火’了起来……”说话间,一阵轰鸣的机床马达声从北面传来,顺着声音,我们来到了新圣五金厂。阐明来意后,厂长管在志一脸的兴奋:“要不是供电所在管伙村添置变压器,我这个10千瓦的大机床是不敢买的,是电气化村为我们个体户开启了致富路……”临行前,我们还有幸遇上了管伙村的村支书谢家明,谈起农村电气化建设,谢支书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远的不谈,就说两个月前,我们村新上两台变压器,你们所的刘所长带队一班人到村施工,电工一大早就干活,吃苦耐劳,为我们架线。现在,电力足了,最近村民都上城‘疯狂’地购买电器……”
受灾户“笑”了
城郊供电所的供电区域为地处高邮市城郊的高邮镇,为让这个城乡结合部的用电客户满意供电服务,该所倾注了真情与汗水。 去年7月9日凌晨,有洪水走廊之称的高邮境内下了一场大暴雨,高邮湖的水位一下子上涨了许多,一时洪水四溢。位于高邮湖滨的石工头社区由于地势低洼,当地26户居民的房屋浸入水中达60厘米。灾情发生后,城郊供电所立即组织人员,冒雨带着器材前往灾区,拆除浸水房屋的电源,并为救灾帐篷通电。拆除老房屋电源时,电工印天勇和陈学宏脱去鞋袜,“扑通”、“扑通”跳进齐腰深的水中,手中高举着抢修工具,一步一步艰难地踩水前行;为救灾帐篷接电时,患感冒的农电工万有宏主动请战登梯装表,在抢修中不幸脚板受伤的聂庆林边接线边为大家鼓劲:“受灾的居民急盼用电,大伙加把劲,让灾民早点用上电。”在 26顶救灾帐篷全部通上电的那一刻,看着灾民一个个笑嘻嘻地搬进灯火通明的新“家”,听着帐篷里传出爽朗的笑声,浑身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的抢修人员也都笑了。
副镇长“夸”了
2007年,该所的年供电量为8346.69万千瓦时,占到了高邮全市供电量11.4720亿千瓦时的1/14,创历史新高。 也在这年,在高邮镇工业园区安家入户的大中型企业有26家,增加电力容量5100千伏安。这些数字的背后,与城郊供电所践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密不可分。去年6月份,该镇重点企业――“澳玛电气”因扩大再生产,需新增2台800千伏变压器。该所主动上门,提供“一站式”服务,在高温保电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只用了7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该项目的勘察、设计、规划和施工工程。在此基础上,该所还实行跟踪服务,义务为“新亚光”等企业更换“超负荷”配变,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好评。在去年12月21日城郊供电所2007年行风监督座谈会上,高邮镇分管工业和农电的副镇长韩非率直地说:“近年来,城郊供电所无论在服务地方招商引资,还是在服务“三农”方面,处处发挥着电力‘先行’作用,其工作业绩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该所不愧是供电公司规范化服务的‘窗口’!”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