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也能有大作为――江西省峡江县供电公司创一流工作
2007-12-14 10:48:42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峡江是个小县,驾车环绕整个县城不到10分钟,全县人口加起来也才刚过16万。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峡江供电人凭着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在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道路上开拓出一种全新的模式,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小公司也能有大作为。
更新观念 坚定创建一流决心
2006年初,峡江公司在电量刚有所增长,职工刚尝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甜头的时候,迎来了一位雷厉风行的新领导,他就是省公司劳动模范、十佳优秀党员,刚刚从创一流工作业绩中走出来的原分宜县供电公司经理刘庆华。
在刘经理来之前大家对创一流只有些粗浅的认识,但面对峡江县年供电量还在努力破亿千瓦时大关,电网基础设施薄弱,供电公司办公环境简陋,人员紧缺等一系列困难,大家对创一流的信心不足,热情并不高,认为峡江这样一个小公司,拿什么去创一流。
面对干部员工的模糊认识,重重的压力,落在了刚刚上任的新班子的肩上。他们意识到:创一流目标不明确,责任不划分,氛围不建立,干部员工中消极观念不转变,创一流工作就难以开展,公司发展就必将落后于其它兄弟公司。
很快,从班子专题会议,到中层干部会议,再到班组会议,创一流大讨论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创一流工作也很快成为了公司的中心工作,并确定了以发展为主线,重点做好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步伐,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营销管理水平四项主要工作,方方面面争创一流的创建目标。目标已经确定,氛围已经形成,广大员工也逐渐认识到,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奋斗目标,工作就可能滑坡,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员工就缺少了动力,就这样,原来只是挂在嘴边的创一流,现在真正变成广大员工"我要创一流"的实际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创一流工作向纵深推进。
挖掘潜力 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峡江公司创一流最大的困难应是人才短缺这个难题。全公司11个基层供电所(站)、6个变电站再加上机关人员总人数才刚满200人,其中还包括近百个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的村电工和其它临时工。人员这么少,面临着电网维护改造任务繁重,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软件资料急需规范等众多重大任务,这些难题摆在了新一届班子面前。公司领导班子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认识到:激励、引爆员工潜力是最有效的办法,而搭建舞台,让能干事者上台干;苦练内功,让不会干者学会干;考核绩效,让不想干者好好干成的措施很快成为他们挖掘职工潜力的具体实践。"实践证明,我们员工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只要我们积极深化综合改革措施,正确引导,工作就会跃上一个台阶。"峡江公司的刘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创一流工作激发了员工们的热情和潜力,现在,在峡江县供电公司,你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基层,一个人身兼数职,个个成了多面手;你可以看到,周末的时候大家在家都呆不住,自觉地聚到办公室来工作了;你还可以看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供电公司的大楼却还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这是一个让人听了流泪的故事:去年6月,县城电网改造与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城关供电所员工宋希冰从工程一开始就把家安在了所里,吃在单位食堂,住在值班室,哪像个有家的人啊。可谁又知道,他心里对自己的家人有多少愧疚,自从他儿子出生以来,因为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小孩看到他都是默默无语。宋希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单位人少,城网改造必须按时完成,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资料急需整理。就这样,他白天带领工友们施工架线,晚上又继续整理软件资料,在所里一呆就是3个月。到了9月份,儿子感冒发烧,妻子叫他赶快回去,可当时又是规范化管理检查考评的大忙时期,宋希冰没有请假,继续默默无闻地干着各项工作。一直到第三天当工友们知道后劝他,他才赶到医院,看到儿子消瘦的身体,他心如刀割。儿子醒来后,对他说:"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和妈妈了……"当笔者采访宋希冰时,憨厚的他只是笑了笑,但从他眼中我们或许可以读出,在他心里,自己欠妻儿的太多太多了……
在峡江公司,还有许许多多像宋希冰一样朴实的,默默无闻的员工,是他们将自身全部的潜力发掘了出来,以勤奋敬业的工作,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加快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好转,是他们用辛勤的双手串起繁星点点。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用朴实无华的人生唱响了峡江供电和谐之曲,为创建一流奏响了时代强音!
勤俭办企业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要创一流,没有坚强电网做基础,各种硬件条件上不去,就是一句空话,但面对小公司,电量少,利润空间有限的现实,峡
更新观念 坚定创建一流决心
2006年初,峡江公司在电量刚有所增长,职工刚尝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甜头的时候,迎来了一位雷厉风行的新领导,他就是省公司劳动模范、十佳优秀党员,刚刚从创一流工作业绩中走出来的原分宜县供电公司经理刘庆华。
在刘经理来之前大家对创一流只有些粗浅的认识,但面对峡江县年供电量还在努力破亿千瓦时大关,电网基础设施薄弱,供电公司办公环境简陋,人员紧缺等一系列困难,大家对创一流的信心不足,热情并不高,认为峡江这样一个小公司,拿什么去创一流。
面对干部员工的模糊认识,重重的压力,落在了刚刚上任的新班子的肩上。他们意识到:创一流目标不明确,责任不划分,氛围不建立,干部员工中消极观念不转变,创一流工作就难以开展,公司发展就必将落后于其它兄弟公司。
很快,从班子专题会议,到中层干部会议,再到班组会议,创一流大讨论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创一流工作也很快成为了公司的中心工作,并确定了以发展为主线,重点做好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步伐,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营销管理水平四项主要工作,方方面面争创一流的创建目标。目标已经确定,氛围已经形成,广大员工也逐渐认识到,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奋斗目标,工作就可能滑坡,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员工就缺少了动力,就这样,原来只是挂在嘴边的创一流,现在真正变成广大员工"我要创一流"的实际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创一流工作向纵深推进。
挖掘潜力 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峡江公司创一流最大的困难应是人才短缺这个难题。全公司11个基层供电所(站)、6个变电站再加上机关人员总人数才刚满200人,其中还包括近百个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的村电工和其它临时工。人员这么少,面临着电网维护改造任务繁重,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提高,软件资料急需规范等众多重大任务,这些难题摆在了新一届班子面前。公司领导班子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认识到:激励、引爆员工潜力是最有效的办法,而搭建舞台,让能干事者上台干;苦练内功,让不会干者学会干;考核绩效,让不想干者好好干成的措施很快成为他们挖掘职工潜力的具体实践。"实践证明,我们员工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只要我们积极深化综合改革措施,正确引导,工作就会跃上一个台阶。"峡江公司的刘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创一流工作激发了员工们的热情和潜力,现在,在峡江县供电公司,你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基层,一个人身兼数职,个个成了多面手;你可以看到,周末的时候大家在家都呆不住,自觉地聚到办公室来工作了;你还可以看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供电公司的大楼却还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这是一个让人听了流泪的故事:去年6月,县城电网改造与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城关供电所员工宋希冰从工程一开始就把家安在了所里,吃在单位食堂,住在值班室,哪像个有家的人啊。可谁又知道,他心里对自己的家人有多少愧疚,自从他儿子出生以来,因为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小孩看到他都是默默无语。宋希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单位人少,城网改造必须按时完成,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资料急需整理。就这样,他白天带领工友们施工架线,晚上又继续整理软件资料,在所里一呆就是3个月。到了9月份,儿子感冒发烧,妻子叫他赶快回去,可当时又是规范化管理检查考评的大忙时期,宋希冰没有请假,继续默默无闻地干着各项工作。一直到第三天当工友们知道后劝他,他才赶到医院,看到儿子消瘦的身体,他心如刀割。儿子醒来后,对他说:"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和妈妈了……"当笔者采访宋希冰时,憨厚的他只是笑了笑,但从他眼中我们或许可以读出,在他心里,自己欠妻儿的太多太多了……
在峡江公司,还有许许多多像宋希冰一样朴实的,默默无闻的员工,是他们将自身全部的潜力发掘了出来,以勤奋敬业的工作,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加快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好转,是他们用辛勤的双手串起繁星点点。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用朴实无华的人生唱响了峡江供电和谐之曲,为创建一流奏响了时代强音!
勤俭办企业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要创一流,没有坚强电网做基础,各种硬件条件上不去,就是一句空话,但面对小公司,电量少,利润空间有限的现实,峡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