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出电网润农家――记海安县供电公司农村电气化建设后电力消费
2007-12-18 17:35: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江苏省海安县供电公司 彭荣才
海安,素有“蛋鸡之乡”、“蚕茧之乡”等美称,是江苏省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其全县去年农村乡镇用电在全县占总用电量的55.1%,可见电力的供应、农网的健康运行在该县农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上半年该县完成2388万新农网投资项目和农村接户线改造工程资金2892万元。今年截止12月12日,全县首批农村电气化建设投入资金973.36万元,增补的220.78万元也己结束,完成城东一个电气化镇的规范,14个电气化村已宣告建设完毕。对农村配网投资之多,农用供电量增长之快,是否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有着什么联系?12月5日~12日,笔者带着一连串的话题,深入到角斜、李堡、西场、大公、胡集、海安、南莫、墩头等镇的农村村组、农户家中 访,经过几天的所见所闻,沐浴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春风,处处显示着农村和农民们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充足的电力正在助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给我家带来了电气化”
12月5日,我们来到了西场镇,只见穿行在如别墅间的低压线路整齐规范,家家户户的电表箱显得美观,农村电气化建设给这个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来到丰产村一组储祥康家,首先跃入人眼球的新颖别致别墅式建筑显得特别气派,其外墙上安装了4台空调室外机组,显得引人注目,可以说在农村的家庭可算是够阔气的。储祥康看出了我们的来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前几年家里买了两台空调,一到夏天都是因为电压太低,启动后很不正常,以前一家人总为用电的事儿而烦心。今年正值农村电气化建设,接户线加粗了,家用电表功率也增加了好几倍,还帮助上了一台50KVA配电变压器,现在可好呢,看来用电是不成问题了,今年8月份,又赶到县城购了两台,看来以后可以大手大脚地用电了。”储祥康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
6日上午,我们走进了角斜镇双龙村18组的符朝阳家庭,家里空调、冰箱、大彩电、音响等高档电器一应俱全,其现代化水平不亚于城里人。就连过去烧草做饭的灶台也成了摆设,原来的灶台经过改造成了电磁炉、电饭煲摆放的最佳场所。符朝阳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对我们滔滔不绝地比划起来:“如今用电真好,既卫生又方便,加之供电又正常,还给我们省钱,我家里成了电气化了,现在乡下人用电真是一种享受和福气!”
“鸡太太”住上了空调房
如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养殖户发展也注入新的活力。12月9日,我们来到了里下河腹地的南莫镇,参观农民创办的现代化养鸡场,10时许到达该场,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块白纸黑字的大牌子“海安县南莫畜禽养殖场”。场内环境优雅,绿色连片,腊梅、松树、桂花树,还有若干盆景点缀其间,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公园式鸡场”。
我们在场主徐国权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一排排鸡舍,红砖黛瓦,窗明笼净,自动加工,自动饲喂,自动清粪……,整个鸡舍无臭、无蝇、无异味,所有的过程全部由“电”来处理。笔者数了数,鸡舍里安装了8台立式空调器,采取的是“温帘降湿设备”,是当今一种比较先进的空调。我们边走边赞叹不已:“‘鸡太太’也住上了空调房,比人都舒服,真是希罕!”
徐国权开了腔:“目前,鸡场存栏罗曼种鸡、肉鸡、蛋鸡5万余羽,去年实行产值5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说句实话,我能发鸡财,主要得益于新农网改造,将一台公用的50千伏安换成了8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供电越来越正常了,养鸡业能够大发展,我就是占了用电的大光呢。”这是徐国权给笔者算的收入的经济账,更是帮助我们通过电网建设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账。
电气化让农村畅享新生活
新农网改造让农民的生活指数发生了悄然变化,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成就日益显现。
12月11日,笔者在海安县城的五星、文峰、大时代、苏宁、美德龙等5家家电商场专柜了解到,近半个月里,平均每天都有好几百台的电磁炉、电炒锅等电器售出,比正常时候要增加40%左右。据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内电磁炉等家电产品还会呈现热销的场面。
一瓶液化气卖到110元左右,真的让居民实在吃不消了,用气用不起,使农村居民纷纷打起了用电的主意。现在电价稳定,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每千瓦时只有0、5283元,用电与用气相比,用电可以节省三分之一左右的费用,而且用电方便清洁又卫生,会算计的居民认为还是用电划算。
我们在南莫镇校林村调查了120多户农户,用传统灶台柴草烧饭做菜的只有两户,用气代柴草的有7户,可见农民弃“草”、“气”而改用电占92%以上,基本上实现了厨房电气化。在调查中还发现,过去乏人问津的大功率电热水器也进入了寻常农户。他们共同的声音:“用电真是划<
海安,素有“蛋鸡之乡”、“蚕茧之乡”等美称,是江苏省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其全县去年农村乡镇用电在全县占总用电量的55.1%,可见电力的供应、农网的健康运行在该县农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上半年该县完成2388万新农网投资项目和农村接户线改造工程资金2892万元。今年截止12月12日,全县首批农村电气化建设投入资金973.36万元,增补的220.78万元也己结束,完成城东一个电气化镇的规范,14个电气化村已宣告建设完毕。对农村配网投资之多,农用供电量增长之快,是否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有着什么联系?12月5日~12日,笔者带着一连串的话题,深入到角斜、李堡、西场、大公、胡集、海安、南莫、墩头等镇的农村村组、农户家中 访,经过几天的所见所闻,沐浴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春风,处处显示着农村和农民们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充足的电力正在助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给我家带来了电气化”
12月5日,我们来到了西场镇,只见穿行在如别墅间的低压线路整齐规范,家家户户的电表箱显得美观,农村电气化建设给这个镇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来到丰产村一组储祥康家,首先跃入人眼球的新颖别致别墅式建筑显得特别气派,其外墙上安装了4台空调室外机组,显得引人注目,可以说在农村的家庭可算是够阔气的。储祥康看出了我们的来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前几年家里买了两台空调,一到夏天都是因为电压太低,启动后很不正常,以前一家人总为用电的事儿而烦心。今年正值农村电气化建设,接户线加粗了,家用电表功率也增加了好几倍,还帮助上了一台50KVA配电变压器,现在可好呢,看来用电是不成问题了,今年8月份,又赶到县城购了两台,看来以后可以大手大脚地用电了。”储祥康油然而生一种幸福感。
6日上午,我们走进了角斜镇双龙村18组的符朝阳家庭,家里空调、冰箱、大彩电、音响等高档电器一应俱全,其现代化水平不亚于城里人。就连过去烧草做饭的灶台也成了摆设,原来的灶台经过改造成了电磁炉、电饭煲摆放的最佳场所。符朝阳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对我们滔滔不绝地比划起来:“如今用电真好,既卫生又方便,加之供电又正常,还给我们省钱,我家里成了电气化了,现在乡下人用电真是一种享受和福气!”
“鸡太太”住上了空调房
如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养殖户发展也注入新的活力。12月9日,我们来到了里下河腹地的南莫镇,参观农民创办的现代化养鸡场,10时许到达该场,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块白纸黑字的大牌子“海安县南莫畜禽养殖场”。场内环境优雅,绿色连片,腊梅、松树、桂花树,还有若干盆景点缀其间,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公园式鸡场”。
我们在场主徐国权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一排排鸡舍,红砖黛瓦,窗明笼净,自动加工,自动饲喂,自动清粪……,整个鸡舍无臭、无蝇、无异味,所有的过程全部由“电”来处理。笔者数了数,鸡舍里安装了8台立式空调器,采取的是“温帘降湿设备”,是当今一种比较先进的空调。我们边走边赞叹不已:“‘鸡太太’也住上了空调房,比人都舒服,真是希罕!”
徐国权开了腔:“目前,鸡场存栏罗曼种鸡、肉鸡、蛋鸡5万余羽,去年实行产值5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说句实话,我能发鸡财,主要得益于新农网改造,将一台公用的50千伏安换成了8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供电越来越正常了,养鸡业能够大发展,我就是占了用电的大光呢。”这是徐国权给笔者算的收入的经济账,更是帮助我们通过电网建设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账。
电气化让农村畅享新生活
新农网改造让农民的生活指数发生了悄然变化,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成就日益显现。
12月11日,笔者在海安县城的五星、文峰、大时代、苏宁、美德龙等5家家电商场专柜了解到,近半个月里,平均每天都有好几百台的电磁炉、电炒锅等电器售出,比正常时候要增加40%左右。据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内电磁炉等家电产品还会呈现热销的场面。
一瓶液化气卖到110元左右,真的让居民实在吃不消了,用气用不起,使农村居民纷纷打起了用电的主意。现在电价稳定,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每千瓦时只有0、5283元,用电与用气相比,用电可以节省三分之一左右的费用,而且用电方便清洁又卫生,会算计的居民认为还是用电划算。
我们在南莫镇校林村调查了120多户农户,用传统灶台柴草烧饭做菜的只有两户,用气代柴草的有7户,可见农民弃“草”、“气”而改用电占92%以上,基本上实现了厨房电气化。在调查中还发现,过去乏人问津的大功率电热水器也进入了寻常农户。他们共同的声音:“用电真是划<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