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铺就小康路 笑谈变化今胜昔――记长泰县供电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2007-12-20 10:51:5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福建省长泰县供电有限公司 李小龙
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福建省长泰供电公司依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发展纲要、建设和考评标准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
位于古农农场门户的农荣作业区共有人口1263人总户数452户,是长泰县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被长泰供电公司列入第一批电气化建设精品村。
走进农荣新村,沿街两旁的现代农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乡村别墅之间。一盏盏外观新颖的路灯,一条条整齐规范的表下线更加渲染着这个富有现代气息的村落。
农荣作业区党支部书记王木金告诉记者,“农荣作区是农场最大的渔业养殖基地,全区共有大小鱼池近百个。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很快供不应求,电压极不稳定,“可能是村里的电力设施和线路比较老化的缘故,一遇到雷雨台风的天气变压器就时常跳闸断电,供电所的同志连夜抢修很辛苦,我们百姓也是常常苦不堪言,因为突然断电鱼池就无法正常供氧,活鱼将面临大面积死亡的危险。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家里的许多电器比如空调等都经常无法启动。现在,随着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实施,这种被电“卡脖子”影响生产、生活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年县供电公司投入20多万元进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装设了新型的节能型变压器,完成了配电装置和低压线路的修整及更新改造工作。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达到标准要求。
有了电力的坚强保障,区里的养殖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如今,全区的村民都能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优质、方便的电力给他们带来的 种种实惠”。据古农供电所所长程志雄介绍,农荣作区电气化改造完成后,人均收入由1万元增至1.2万元,村年用电量增至47.1177万千瓦时,比改造前增加32.7%,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和99.75%。在开展电气化改造的同时,供电所的电力优质服务工作也得到了不断延伸,在今年开展的行风评测中,客户评价满意率达到100%,并实现客户零投诉。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钱袋子”渐渐鼓起来的农民也愈来愈重视生活品质的提高。随着电气化工程的改造完工,农村的用电设施和供电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替代能源,电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在农荣新村,以往那种炊烟袅绕的乡村景象不见了,富裕起来的农民正在进行一场现代化的“厨房革命”。
走进村民王伟平家中,宽畅的客厅内大屏幕电视机、空调、音响设备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潮流元素。厨房里电冰箱、微波炉、电磁炉等电器一应俱全,在谈到电气化改造前后的变化时,王伟平深有感触的说:“以前是有电器也觉得不好使,由于电压不稳定,用电磁炉烧菜做饭特别慢感觉没有液化气方便,新买的空调也因电压低无法启动成了家里的一个摆设品。现在方便多了,生活水平都赶上城里人了,你看我们家都已经实现了家庭电气化,原来只有客厅有空调,今年夏天孩子的房间也增加了一台空调,还新买了一台电脑,连洗澡都换成用电热水器洗,一个月下来平均电费只有一百多块钱,我觉得方便又实惠。”
2007年,长泰供电公司共投资153.4万元,用于农荣作业区、十里村、溪东村、夫坊村、积山村五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着力强化农村10千伏配网整治力度,对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调整配网网架结构,解决配网设备老化、表下线不规范、杆塔寄生线路杂乱等具体问题。第一批工程共整改27个台区,新增3台配变容量420千伏安,增容配变两台增加容量310千伏安。新增10千伏架空线路1240米,0.4千伏架空线路945米。更换0.4kV架空线路960米,新增低压电缆3808米。通过整改使长泰农村电气化水平大幅提高,电网机构更加坚强、电网设施完善到位、供电质量更加安全可靠,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福建省长泰供电公司依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发展纲要、建设和考评标准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
位于古农农场门户的农荣作业区共有人口1263人总户数452户,是长泰县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被长泰供电公司列入第一批电气化建设精品村。
走进农荣新村,沿街两旁的现代农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乡村别墅之间。一盏盏外观新颖的路灯,一条条整齐规范的表下线更加渲染着这个富有现代气息的村落。
农荣作业区党支部书记王木金告诉记者,“农荣作区是农场最大的渔业养殖基地,全区共有大小鱼池近百个。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很快供不应求,电压极不稳定,“可能是村里的电力设施和线路比较老化的缘故,一遇到雷雨台风的天气变压器就时常跳闸断电,供电所的同志连夜抢修很辛苦,我们百姓也是常常苦不堪言,因为突然断电鱼池就无法正常供氧,活鱼将面临大面积死亡的危险。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变压器超负荷运行,家里的许多电器比如空调等都经常无法启动。现在,随着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实施,这种被电“卡脖子”影响生产、生活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年县供电公司投入20多万元进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装设了新型的节能型变压器,完成了配电装置和低压线路的修整及更新改造工作。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达到标准要求。
有了电力的坚强保障,区里的养殖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如今,全区的村民都能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优质、方便的电力给他们带来的 种种实惠”。据古农供电所所长程志雄介绍,农荣作区电气化改造完成后,人均收入由1万元增至1.2万元,村年用电量增至47.1177万千瓦时,比改造前增加32.7%,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和99.75%。在开展电气化改造的同时,供电所的电力优质服务工作也得到了不断延伸,在今年开展的行风评测中,客户评价满意率达到100%,并实现客户零投诉。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钱袋子”渐渐鼓起来的农民也愈来愈重视生活品质的提高。随着电气化工程的改造完工,农村的用电设施和供电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替代能源,电能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在农荣新村,以往那种炊烟袅绕的乡村景象不见了,富裕起来的农民正在进行一场现代化的“厨房革命”。
走进村民王伟平家中,宽畅的客厅内大屏幕电视机、空调、音响设备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潮流元素。厨房里电冰箱、微波炉、电磁炉等电器一应俱全,在谈到电气化改造前后的变化时,王伟平深有感触的说:“以前是有电器也觉得不好使,由于电压不稳定,用电磁炉烧菜做饭特别慢感觉没有液化气方便,新买的空调也因电压低无法启动成了家里的一个摆设品。现在方便多了,生活水平都赶上城里人了,你看我们家都已经实现了家庭电气化,原来只有客厅有空调,今年夏天孩子的房间也增加了一台空调,还新买了一台电脑,连洗澡都换成用电热水器洗,一个月下来平均电费只有一百多块钱,我觉得方便又实惠。”
2007年,长泰供电公司共投资153.4万元,用于农荣作业区、十里村、溪东村、夫坊村、积山村五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着力强化农村10千伏配网整治力度,对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调整配网网架结构,解决配网设备老化、表下线不规范、杆塔寄生线路杂乱等具体问题。第一批工程共整改27个台区,新增3台配变容量420千伏安,增容配变两台增加容量310千伏安。新增10千伏架空线路1240米,0.4千伏架空线路945米。更换0.4kV架空线路960米,新增低压电缆3808米。通过整改使长泰农村电气化水平大幅提高,电网机构更加坚强、电网设施完善到位、供电质量更加安全可靠,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