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电力求卓越 服务社会树品牌――记浙江省电力公司“优质服务年”活动
2008-01-07 15:01:4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2007年,浙江省电力公司响应14家中央企业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的联合倡议,结合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作风建设年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在浙江公司系统开展了以“和谐电力求卓越、服务社会树品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该公司所属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对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行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设坚强电网 保障电力供应
坚强的电网是保障电力供应,做好一切服务工作的基础。从2006年7月11日至2007年1月5日,浙江公司先后与湖州、嘉兴等11个市政府举行了“十一五”电网发展、“户户通电”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会谈,并签署会谈纪要。纪要的签署,为各地区的“十一五”电网规划的落实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温州、台州等原本电网建设受阻较严重的地区,由市委、市政府牵头,会同规划、建设、国土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次电网建设专项攻坚活动,不但推进了一大批电网重点工程的建设,同时也有力化解了电网建设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减小了电网建设遇到的阻力。
2007年,浙江公司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37亿元左右,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超过3000千米、变电容量1963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线路304千米,变电容量525万千伏安;新开工110千伏及以上线路3156千米、变电容量2390万千伏安。到2007年末,浙江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和线路长度规模分别为2002年的2.75倍和1.81倍,电网规模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浙江公司在加紧电网建设的同时,加大电网技术改造力度。2006年9月,根据对2007年迎峰度夏形势和电网薄弱环节的分析,浙江公司确定了2007年迎峰度夏的重点技改和整治项目,投入资金3.89亿元用于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老旧设备更新、增加输变电设施输送能力、限制电路电流等重点改造资金项目。2007年上半年共完成500千伏线路15条、220千伏线路7条增容改造,完成500千伏主变1 台、220千伏主变19台的增容改造工作。这些技改项目的顺利完成,极大地改善了电网薄弱和卡脖子问题,有效缓解了迎峰度夏期间的电网瓶颈问题。
电网建设与改造双管齐下,确保了浙江省电网不断发展壮大,为应对浙江省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提供了良好的保障。2007年7月19日,浙江省电网统调用电负荷首次超过3000万千瓦,达到3034万千瓦。浙江公司进一步完善有序用电工作,细化错避峰方案,及时滚动调整电力电量平衡方案,积极作好科学调度、协调网厂关系,确保省内机组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此外,该公司还做好外购电工作,实现了“不拉电、少限电”的目标,为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
加强营销管理 创新服务模式
浙江公司在“优质服务年”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理顺管理流程,提高人员素质,才能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此,浙江公司不断加强营销服务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推行营销新技术,探索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全面深入开展电费回收考核评价机制、优质服务常态机制、面对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和营销工作可控在控机制的研究。在完成“四大机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使营销管理迈向精细化。
着力推进电费管理中心、电能计量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建设,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工作体系。截至2007年11月份,全省市级县级供电企业全部完成“三个中心”建设。电费管理中心的成立,优化了电费收缴流程,实现了电费处理全过程的实时管理和监督;电能计量中心则实现了电能表的集中检定与统一配送;客户服务中心统一规范了客户服务中心功能,提高了客户服务能力。
推行营销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2007年9月底,该公司已完成新一代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升级,覆盖了11个地市供电企业、89个县级供电企业,新系统管理的供电户数超过1900万户,系统应用高峰时同时登录营销系统的工作人员超过10000人。省级集中的新营销系统,体现了“三个中心”业务的集约化管理理念,实现了营销工作的可控在控,实现了营销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营销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全面增强了营销服务能力。
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开始了营销人员岗位培训和轮训,从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入手,努力做到售前服务让客户感到信任、售中服务让客户感到满意、售后服务让客户感到愉悦。同时,结合新一代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推广应用,全面开展新营销系统应用操作和业务培训,确保所有营销岗位人员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与业务规范。截至2007年11月底,对各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营销业务骨干人员共进行了106期4013人次培训。
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通过自查督查,在优质服务方面累计发现160条问题,其中制度执行14条、行为规范48
建设坚强电网 保障电力供应
坚强的电网是保障电力供应,做好一切服务工作的基础。从2006年7月11日至2007年1月5日,浙江公司先后与湖州、嘉兴等11个市政府举行了“十一五”电网发展、“户户通电”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会谈,并签署会谈纪要。纪要的签署,为各地区的“十一五”电网规划的落实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温州、台州等原本电网建设受阻较严重的地区,由市委、市政府牵头,会同规划、建设、国土等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次电网建设专项攻坚活动,不但推进了一大批电网重点工程的建设,同时也有力化解了电网建设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减小了电网建设遇到的阻力。
2007年,浙江公司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37亿元左右,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超过3000千米、变电容量1963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线路304千米,变电容量525万千伏安;新开工110千伏及以上线路3156千米、变电容量2390万千伏安。到2007年末,浙江电网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和线路长度规模分别为2002年的2.75倍和1.81倍,电网规模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浙江公司在加紧电网建设的同时,加大电网技术改造力度。2006年9月,根据对2007年迎峰度夏形势和电网薄弱环节的分析,浙江公司确定了2007年迎峰度夏的重点技改和整治项目,投入资金3.89亿元用于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老旧设备更新、增加输变电设施输送能力、限制电路电流等重点改造资金项目。2007年上半年共完成500千伏线路15条、220千伏线路7条增容改造,完成500千伏主变1 台、220千伏主变19台的增容改造工作。这些技改项目的顺利完成,极大地改善了电网薄弱和卡脖子问题,有效缓解了迎峰度夏期间的电网瓶颈问题。
电网建设与改造双管齐下,确保了浙江省电网不断发展壮大,为应对浙江省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提供了良好的保障。2007年7月19日,浙江省电网统调用电负荷首次超过3000万千瓦,达到3034万千瓦。浙江公司进一步完善有序用电工作,细化错避峰方案,及时滚动调整电力电量平衡方案,积极作好科学调度、协调网厂关系,确保省内机组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此外,该公司还做好外购电工作,实现了“不拉电、少限电”的目标,为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
加强营销管理 创新服务模式
浙江公司在“优质服务年”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理顺管理流程,提高人员素质,才能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此,浙江公司不断加强营销服务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推行营销新技术,探索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全面深入开展电费回收考核评价机制、优质服务常态机制、面对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和营销工作可控在控机制的研究。在完成“四大机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使营销管理迈向精细化。
着力推进电费管理中心、电能计量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建设,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工作体系。截至2007年11月份,全省市级县级供电企业全部完成“三个中心”建设。电费管理中心的成立,优化了电费收缴流程,实现了电费处理全过程的实时管理和监督;电能计量中心则实现了电能表的集中检定与统一配送;客户服务中心统一规范了客户服务中心功能,提高了客户服务能力。
推行营销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2007年9月底,该公司已完成新一代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升级,覆盖了11个地市供电企业、89个县级供电企业,新系统管理的供电户数超过1900万户,系统应用高峰时同时登录营销系统的工作人员超过10000人。省级集中的新营销系统,体现了“三个中心”业务的集约化管理理念,实现了营销工作的可控在控,实现了营销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营销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全面增强了营销服务能力。
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开始了营销人员岗位培训和轮训,从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入手,努力做到售前服务让客户感到信任、售中服务让客户感到满意、售后服务让客户感到愉悦。同时,结合新一代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推广应用,全面开展新营销系统应用操作和业务培训,确保所有营销岗位人员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与业务规范。截至2007年11月底,对各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营销业务骨干人员共进行了106期4013人次培训。
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通过自查督查,在优质服务方面累计发现160条问题,其中制度执行14条、行为规范48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