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英雄----记伊川县农电工服务三夏麦收掠影
2007-11-12 16:16:20 来源:伊川电业局
A-
A+
电力18讯: 说到农村“三夏”,恐怕最概括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词儿就是――忙!忙收获忙播种,这忙中可偷不得一点儿闲,稍微眨巴眨巴眼,这活儿可就要落别人后边了,农民朋友各自在自家麦田麦场里忙活的时候,有人却顾不上自家麦子,但还是比他们更忙,他们跑前跑后为的是为大伙儿的小麦能及时收打,他们就是打个招呼就能跑到跟前儿的农村电工。 6月11日,记者来到了常川乡石桥村,刚走进麦场,就听说了常川第四电工班电工李开展赶着给群众安线装机晕倒在麦场的事儿。记者在石桥村转了好几个麦场,最后在村北的麦场见到了正在忙着的农电工李开展,他说他如今一个人负责着400多用电客户的用电及管护工作,麦场架电安装工作一开始,他的身后便天天跟着一拨急着装机的客户,从早上天不明到深夜,有时忙起来一天只能吃上一顿“夜餐”――收获的时候,再加上天气象一副娃娃脸,群众心焦得跟地里的麦子没啥两样,因此他不得不连轴转。李开展的妻子因身体有病,常年在家不能下地干活,所以这里里外外的活全指望李开展一人干了。妻子是在第二天才知道丈夫晕倒在麦场的事儿。在采访李开展妻子时,妻子含着眼泪说:“家里难归难,但丈夫既然干了这行,就要做好,不能让外人说啥”……常川电管所所长胡来民告诉记者,常川乡原来有20多名电工,从去年实行“两改一同价”后电工人数减少到现在的13人,人少了,工作量不但未减少,反而增加了,因此电工的几乎天天不沾家成了常事儿,农忙时节那更没的说。在常川乡洼村的一个麦场边,记者采访了两个村民,他们说起负责他们这一片儿的电工方银锁时,直竖大拇指。常川乡另一个麦场,记者见到电工方银锁时,只见他后背已湿透,脸和脖子上到处是汗珠,面对记者,他说让我干点活还行,我实在不会说,再说那都是我的本分,没有啥好张扬的。看到身后跟着一大帮急等接电的群众,记者实在不想再多给他增加“负担”…… 在高山乡高山村,记者见到了在电工这个行当里已工作了28年,去年又荣获洛阳市“先进农电工”称号的段会廷,当了解我们是要让这位老电工“上报纸”时,正在打麦的群众纷纷围上来,向我们诉说这些天这位老电工的辛苦…… 在鸣皋镇杨圪达村的麦场,正带着电工到麦场检查用电安全情况的鸣皋供电所所长张建伟说,鸣皋供电所的电工也由原来的45名减少到现在的26人,人少工作决不能落后,他说所里与每位电工都签有责任书,要求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在“三夏”大忙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服务好每一家每一户。为群众架电晕倒在麦场上的电业人,今天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一位位普通的农电工,平凡岗位,神圣职责,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卫着自己的那份责任,把辛苦留下,把满意服务送给了大家。我们在感动着的同时,我们在报纸上,电视上,广播里看到了或听到了太多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可是,这些我所采访过的普通农电工呢?(陈现森 谢正军)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