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村的新生活----记南阳东郊农电公司优质服务
2007-11-26 10:32: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河南南阳东郊农电公司 赵畔洲 曾庆磊
黄池陂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全村3000多人都是清一色的回民。黄池陂村民素有养牛宰牛的传统,近几年,这里的黄牛产业红红火火,家家户户都养牛,而且还建起了小冷库,牛肉畅销全国。黄池陂人发了“牛财”,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且被南阳市政府命名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秋天,高庙乡党委经过考察研究,决定在黄池陂村建设一个大型养殖小区,扶植村里的养殖户到小区内集中养牛,进一步扩大黄牛产业的规模化。
繁忙的工地
11月21日上午10点钟,当我们来到黄池陂养殖小区时,南阳东郊农电公司高庙供电所所长丁立民带领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变压器。黄池陂村党支部书记马坤告诉我们,高庙供电所在接到养殖小区的用电申请后,主动上门服务,一边勘查设计线路,一边办理各种手续,三天之内,高压线路和变压器台架架设完毕,今天变压器通电后,养殖户马上可以入住进来。养殖小区一期工程的存栏量为1600头黄牛,今年的牛肉价格不断上涨,多养一头牛能多挣上千元,一期工程的养殖棚被抢购一空。听说今天要送电,小区的养殖户纷纷赶来收拾自己的养殖棚,几个热心的养殖户还帮着往工地上送电料。
马富才的开心事
村民马富才是黄池陂村第一个贷款建冷库的人,今年在养殖小区也投资了两个养殖棚。我们在他家采访时,马富才说,现在黄池陂的牛肉名声在外,许多客商上门订货,有时候牛肉库存不够,常常耽误生意,往后有了养殖场作后盾,咱这底气更足了。说起供电所的服务来,马富才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前几天下雨,高庙供电所的同志在我这里抄完表刚走不久,冷库就停电了,库里存着十几吨牛肉,不敢停电时间长了,我赶紧打电话,五分后,副所长周江带着抄表的同志赶回来,经过检查,发现变压器台架上的瓷瓶击穿了,周所长带领几名同志冒雨抢修,一个小时后,电送上了,大家衣服都淋湿了,当时已经中午一点多了,我诚心实意留大伙吃顿饭,周所长他们说还要赶着去抄表,连口水也没喝就走了。我这冷库开张四年多了,只要是用电上的事,打个电话就来人了,说句良心话,供电所的弟兄们没把咱当外人……在马富才的冷库旁,去年还是破破烂烂的院子变成了二层小楼,一楼是一个宽敞的通间。马富才指着一楼通间说,这里准备建一个机械化的牛肉分割车间,牛肉分割包装后直接入库,这样就形成了养殖、屠宰、冷冻、销售一条龙。我们说:“马老板的事业越干越大了!”马富才开心地笑了。
幸福的新郎官
2004年以前,黄池陂村只有一台50千伏安公用变压器,经过农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施工之后,村里的公用变压器增加到三台,总容量达到460千伏安。群众富裕了,纷纷购置家用电器,居民用电量由5年前的每月3千多千瓦时猛增到现在的每月3万多千瓦时。村支书马坤告诉我们,村里许多年轻人都买了电脑,上网查资料,了解市场信息。在马富才冷库对面,我们走进了一户人家。客厅的墙上贴着大红的喜字,看来刚刚结婚不久,靠里墙摆着一台大屏幕彩电,墙角还有一台柜式空调,家具的款式也非常新颖。里面是书房,一个小伙子正坐在电脑前摆弄鼠标,听见有人来,忙起身打招呼。支书马坤介绍说,小伙子叫马召,家里做皮革生意。我问马召:“现在用电方便吗?”马召深有感触地说:“小时候村里经常停电,一送电我们这些小孩便满村跑着喊‘来电了!’,那感觉跟过年一样。现在不同了,整天开着电脑上网,几乎把停电的事也忘了。”我们说:“你这条件不比城里差!”马召说:“我们赶上好时候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离开黄池陂村时,村支书马坤信心十足地告诉我们:“养殖小区一期工程结束后,我们还要上马二期工程,我们要把黄池陂建成全市乃至全省的黄牛基地!”我们也衷心地祝愿黄池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
黄池陂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全村3000多人都是清一色的回民。黄池陂村民素有养牛宰牛的传统,近几年,这里的黄牛产业红红火火,家家户户都养牛,而且还建起了小冷库,牛肉畅销全国。黄池陂人发了“牛财”,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且被南阳市政府命名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秋天,高庙乡党委经过考察研究,决定在黄池陂村建设一个大型养殖小区,扶植村里的养殖户到小区内集中养牛,进一步扩大黄牛产业的规模化。
繁忙的工地
11月21日上午10点钟,当我们来到黄池陂养殖小区时,南阳东郊农电公司高庙供电所所长丁立民带领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变压器。黄池陂村党支部书记马坤告诉我们,高庙供电所在接到养殖小区的用电申请后,主动上门服务,一边勘查设计线路,一边办理各种手续,三天之内,高压线路和变压器台架架设完毕,今天变压器通电后,养殖户马上可以入住进来。养殖小区一期工程的存栏量为1600头黄牛,今年的牛肉价格不断上涨,多养一头牛能多挣上千元,一期工程的养殖棚被抢购一空。听说今天要送电,小区的养殖户纷纷赶来收拾自己的养殖棚,几个热心的养殖户还帮着往工地上送电料。
马富才的开心事
村民马富才是黄池陂村第一个贷款建冷库的人,今年在养殖小区也投资了两个养殖棚。我们在他家采访时,马富才说,现在黄池陂的牛肉名声在外,许多客商上门订货,有时候牛肉库存不够,常常耽误生意,往后有了养殖场作后盾,咱这底气更足了。说起供电所的服务来,马富才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前几天下雨,高庙供电所的同志在我这里抄完表刚走不久,冷库就停电了,库里存着十几吨牛肉,不敢停电时间长了,我赶紧打电话,五分后,副所长周江带着抄表的同志赶回来,经过检查,发现变压器台架上的瓷瓶击穿了,周所长带领几名同志冒雨抢修,一个小时后,电送上了,大家衣服都淋湿了,当时已经中午一点多了,我诚心实意留大伙吃顿饭,周所长他们说还要赶着去抄表,连口水也没喝就走了。我这冷库开张四年多了,只要是用电上的事,打个电话就来人了,说句良心话,供电所的弟兄们没把咱当外人……在马富才的冷库旁,去年还是破破烂烂的院子变成了二层小楼,一楼是一个宽敞的通间。马富才指着一楼通间说,这里准备建一个机械化的牛肉分割车间,牛肉分割包装后直接入库,这样就形成了养殖、屠宰、冷冻、销售一条龙。我们说:“马老板的事业越干越大了!”马富才开心地笑了。
幸福的新郎官
2004年以前,黄池陂村只有一台50千伏安公用变压器,经过农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施工之后,村里的公用变压器增加到三台,总容量达到460千伏安。群众富裕了,纷纷购置家用电器,居民用电量由5年前的每月3千多千瓦时猛增到现在的每月3万多千瓦时。村支书马坤告诉我们,村里许多年轻人都买了电脑,上网查资料,了解市场信息。在马富才冷库对面,我们走进了一户人家。客厅的墙上贴着大红的喜字,看来刚刚结婚不久,靠里墙摆着一台大屏幕彩电,墙角还有一台柜式空调,家具的款式也非常新颖。里面是书房,一个小伙子正坐在电脑前摆弄鼠标,听见有人来,忙起身打招呼。支书马坤介绍说,小伙子叫马召,家里做皮革生意。我问马召:“现在用电方便吗?”马召深有感触地说:“小时候村里经常停电,一送电我们这些小孩便满村跑着喊‘来电了!’,那感觉跟过年一样。现在不同了,整天开着电脑上网,几乎把停电的事也忘了。”我们说:“你这条件不比城里差!”马召说:“我们赶上好时候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离开黄池陂村时,村支书马坤信心十足地告诉我们:“养殖小区一期工程结束后,我们还要上马二期工程,我们要把黄池陂建成全市乃至全省的黄牛基地!”我们也衷心地祝愿黄池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