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无止境 创新无止境――记安福县供电公司创建省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
2007-11-30 09:46: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江西省安福县供电公司 周小秋
11月29日上午,风和日丽。江西安福县供电公司大楼内彩旗飘扬、花团锦簇。这一天是安福县供电公司四百余名干部职工翘首祈盼了四年的一天,随着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刘家昌副主任的一声:“下面我宣布,安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顺利通过创建省公司一流供电企业考评验收”,标志着安福供电人在创建一流供电企业征途中建立了一座光荣的里程碑。这一座里程碑凝聚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辛劳和智慧,凝聚了公司创建一流供电企业途中的历历艰辛,凝聚了安福供电人创新思维、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坚实脚印。
在安福县供电公司申报江西省电力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工作总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公司拥有职工41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8人,专业技术人员40人,技师11人,拥有35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113.9万千伏安;高压输配电线路175.9公里;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电费回收率100%;电压合格率96.15%;供电可靠率县城为99.921%,农村为99.857%;2007年1-10月份完成售电量2.18亿K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25%、实现销售收入1273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16.2%、综合线损率完成8.93%,电费回收实现双结零。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省人民政府“户户通电”工程先进单位、省电力公司供电优质服务标杆单位、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吉安市纳税大户、吉安市优秀企业、吉安供电系统先进单位、吉安供电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这一个个数字、一项项指标,无不在告诉我们,这个从山区县、老区县走出来的企业,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为现代一流供电企业。
从找准“短板”做起
“找准短板,严抓细节,看到木桶盛水最短的木板,注重漏水在木板之间的“缝隙”,用指标来丈量一流”。这是该公司经理刘四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这样引导大家,建设一流,首先要从找短板做起,先好好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定下标杆,用这个标杆作为标准,大家齐心协力向着这个标杆前进。弱势不单自己来找,他们还经常聘请专家来公司帮着找。在今年上半年,他们还请来省公司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来企业检查指导创一流工作。透过别人的眼光看自己,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读解,一些原来熟视无睹的差距这时就显现了出来。
找到差距后,就要弥补,让每名职工都知道这段时间自己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他们通过分析后认为,企业发展机遇往往是很重要的。电网坚强是一流供电企业的基础。为了建设坚强电网,他们针对电网设备状况和技术要求,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和改造。对110KV五里亭中心变电站1#主变、社上升压站主变、钱山、赤谷变电站主变进行扩容,对110KV和35KV电网主要线路进行更新改造,对35KV坳上变电站进行搬迁,着力解决了“西部有电送不出、北部需电卡脖子”这一历史性难题。还率先在全市公司系统推行了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4座。县城配电网络实现了“手拉手”供电的目标,供电可靠率达99.9%,满足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启用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在办公设施上,他们开发的“自动化办公信息平台”,实现了包括基层供电所在内的网上办公、资源共享。在调度管理上,健全了监控和数据自动采集功能,调度自动化的远动数据和信息进入了管理网,实现了调度实时信息监控和调度无笔化办公,达到了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四遥”功能。
借水行舟 冲破山门
审视弱势,并不是一种妄自菲薄,而是一种清醒的前瞻,是安福供电人对企业将来更好发展的一种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显示出安福供电人登高望远的本色。
闭门造车不会大发展,自己跟自己比没有大前途,要敢于用先进企业的指标来衡量自己。为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公司派出生产营销管理人员前往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供电企业山东青岛即墨和胶洲两个供电公司学习,该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先进的管理理念、电网科技含量和其思维境界、知识结构、工作思路、办事效率,体现出了开放、超前、精干的综合品位。同时使安福供电人深刻地认识到,与山东公司相比,从表面上是数字、指标的差距,实质上是人的差距,是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实干精神上的差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科学明晰的大思路,才有跨越式的大发展,这些认识为安福供电人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基础。
比如在学习中,他们认为预付费卡式电表就很适合自己。这里是山区,一个山村或企业离供电所往往有十几公里远,来来回回往往会浪费不少的人力物力,用预付费卡式电表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逐步推广预付费卡式电表的使用,不仅解决收费难的问题,保
11月29日上午,风和日丽。江西安福县供电公司大楼内彩旗飘扬、花团锦簇。这一天是安福县供电公司四百余名干部职工翘首祈盼了四年的一天,随着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刘家昌副主任的一声:“下面我宣布,安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顺利通过创建省公司一流供电企业考评验收”,标志着安福供电人在创建一流供电企业征途中建立了一座光荣的里程碑。这一座里程碑凝聚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辛劳和智慧,凝聚了公司创建一流供电企业途中的历历艰辛,凝聚了安福供电人创新思维、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坚实脚印。
在安福县供电公司申报江西省电力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工作总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公司拥有职工41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8人,专业技术人员40人,技师11人,拥有35千伏及以上主变容量113.9万千伏安;高压输配电线路175.9公里;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电费回收率100%;电压合格率96.15%;供电可靠率县城为99.921%,农村为99.857%;2007年1-10月份完成售电量2.18亿K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25%、实现销售收入1273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16.2%、综合线损率完成8.93%,电费回收实现双结零。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省人民政府“户户通电”工程先进单位、省电力公司供电优质服务标杆单位、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吉安市纳税大户、吉安市优秀企业、吉安供电系统先进单位、吉安供电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这一个个数字、一项项指标,无不在告诉我们,这个从山区县、老区县走出来的企业,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为现代一流供电企业。
从找准“短板”做起
“找准短板,严抓细节,看到木桶盛水最短的木板,注重漏水在木板之间的“缝隙”,用指标来丈量一流”。这是该公司经理刘四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这样引导大家,建设一流,首先要从找短板做起,先好好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定下标杆,用这个标杆作为标准,大家齐心协力向着这个标杆前进。弱势不单自己来找,他们还经常聘请专家来公司帮着找。在今年上半年,他们还请来省公司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来企业检查指导创一流工作。透过别人的眼光看自己,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读解,一些原来熟视无睹的差距这时就显现了出来。
找到差距后,就要弥补,让每名职工都知道这段时间自己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他们通过分析后认为,企业发展机遇往往是很重要的。电网坚强是一流供电企业的基础。为了建设坚强电网,他们针对电网设备状况和技术要求,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和改造。对110KV五里亭中心变电站1#主变、社上升压站主变、钱山、赤谷变电站主变进行扩容,对110KV和35KV电网主要线路进行更新改造,对35KV坳上变电站进行搬迁,着力解决了“西部有电送不出、北部需电卡脖子”这一历史性难题。还率先在全市公司系统推行了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4座。县城配电网络实现了“手拉手”供电的目标,供电可靠率达99.9%,满足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启用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在办公设施上,他们开发的“自动化办公信息平台”,实现了包括基层供电所在内的网上办公、资源共享。在调度管理上,健全了监控和数据自动采集功能,调度自动化的远动数据和信息进入了管理网,实现了调度实时信息监控和调度无笔化办公,达到了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四遥”功能。
借水行舟 冲破山门
审视弱势,并不是一种妄自菲薄,而是一种清醒的前瞻,是安福供电人对企业将来更好发展的一种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显示出安福供电人登高望远的本色。
闭门造车不会大发展,自己跟自己比没有大前途,要敢于用先进企业的指标来衡量自己。为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公司派出生产营销管理人员前往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供电企业山东青岛即墨和胶洲两个供电公司学习,该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先进的管理理念、电网科技含量和其思维境界、知识结构、工作思路、办事效率,体现出了开放、超前、精干的综合品位。同时使安福供电人深刻地认识到,与山东公司相比,从表面上是数字、指标的差距,实质上是人的差距,是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实干精神上的差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科学明晰的大思路,才有跨越式的大发展,这些认识为安福供电人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基础。
比如在学习中,他们认为预付费卡式电表就很适合自己。这里是山区,一个山村或企业离供电所往往有十几公里远,来来回回往往会浪费不少的人力物力,用预付费卡式电表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逐步推广预付费卡式电表的使用,不仅解决收费难的问题,保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