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灯火分外明――巴东县供电公司“户户通电”工程一周年回访
2007-09-17 15:27:5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去年9月6日,湖北省巴东县12个乡镇494个自然村1479户2648人告别无电历史。时隔一年,我对部分昔日无电户进行了回访。
9月8日,我来到东壤口镇雷家坪村。沿着依山盘旋的宽敞水泥路蜿蜒而上,透过车窗玻璃,成片的蜜橘、脐橙不时从眼前掠过,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村民高兴地说,充足的电能、优质的供电服务,让他们加快了建设绿色家园、生态家园的步伐,村民得到了实惠。
“电是村民致富的桥梁,没有电啥都办不成,也不可能有雷家坪村的今天!”村支书邬开斌坚定地说。在农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中,雷家坪村电网布局日渐完善。“村民发展生产,有用电方面的需求,只要一个电话什么问题都能立刻解决。”
谈到今后的发展,邬开斌高兴地告诉我,由巴东县委办公室牵头,县电力公司、农业局、移民局、环保局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已进驻该村,帮助雷家坪村制定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雷家坪建成城郊旅游的新兴村、农业旅游的示范村。
离开雷家坪村,我又来到野三关镇大湖坝村,正赶上该村正在召开今年第三季度“文明户”、“平安家庭”、“致富标兵户”、“模范老人”、“好媳妇”授牌颁奖大会。与以前相比,这里的村风民风有了很大改观。
谈及“户户通电”工程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野三关镇常务副镇长胡庆平不假思索地说:“这个工程不仅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改变了农民的观念。”大湖坝村的村支书接过话茬:“现在村民聚在一起交流的是致富经验,谈论的是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以前吵架扯皮、无所事事的现象少了,我们的工作也顺畅了。”
据了解,2006年,大湖坝村被巴东县委、县政府列为整体推进扶贫村,巴东县电力公司在该村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后,又进行了对口扶贫。该公司投资20万元改造了全村中低压供电网络,还为村里建起了村委会办公楼、整修了村卫生室;配合县直有关部门硬化村级主干道9000米,改造低产农田25亩,美化了庭院环境,使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帮助村民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巴东县电力公司与野三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联系,利用该村土质肥沃、气候适宜蔬菜生长的特点,从外地请来种植能人到该村指导村民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建立了蔬菜生产协会和销售公司,同农民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让农民吃了“定心丸”。昔日的无电户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番茄、红辣椒、白菜,产销两旺,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回来的路上,我正碰上县政府在茶店子镇召开的烟叶收购现场会。据烟草站负责人介绍,2006年,巴东县烟草部门将部分烟农的烤烟房改为堆积式电烤房,巴东县电力公司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抢在烟叶烘烤季节之前,给219户烟农的烤房架通了三相四线电源,妥善解决了电烤房的用电问题。只要轻轻一合闸,抽风、排湿、烘烤都是自动控制,用电烤烟成本低,烤出的烟叶颜色正、质地好,烟农尝到了甜头。
一天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颇深。电,不仅改善了山区农民的生活,也给农民送去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夜色中,万家灯火在峡江两岸分外明亮。
9月8日,我来到东壤口镇雷家坪村。沿着依山盘旋的宽敞水泥路蜿蜒而上,透过车窗玻璃,成片的蜜橘、脐橙不时从眼前掠过,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村民高兴地说,充足的电能、优质的供电服务,让他们加快了建设绿色家园、生态家园的步伐,村民得到了实惠。
“电是村民致富的桥梁,没有电啥都办不成,也不可能有雷家坪村的今天!”村支书邬开斌坚定地说。在农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中,雷家坪村电网布局日渐完善。“村民发展生产,有用电方面的需求,只要一个电话什么问题都能立刻解决。”
谈到今后的发展,邬开斌高兴地告诉我,由巴东县委办公室牵头,县电力公司、农业局、移民局、环保局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已进驻该村,帮助雷家坪村制定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雷家坪建成城郊旅游的新兴村、农业旅游的示范村。
离开雷家坪村,我又来到野三关镇大湖坝村,正赶上该村正在召开今年第三季度“文明户”、“平安家庭”、“致富标兵户”、“模范老人”、“好媳妇”授牌颁奖大会。与以前相比,这里的村风民风有了很大改观。
谈及“户户通电”工程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野三关镇常务副镇长胡庆平不假思索地说:“这个工程不仅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改变了农民的观念。”大湖坝村的村支书接过话茬:“现在村民聚在一起交流的是致富经验,谈论的是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以前吵架扯皮、无所事事的现象少了,我们的工作也顺畅了。”
据了解,2006年,大湖坝村被巴东县委、县政府列为整体推进扶贫村,巴东县电力公司在该村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后,又进行了对口扶贫。该公司投资20万元改造了全村中低压供电网络,还为村里建起了村委会办公楼、整修了村卫生室;配合县直有关部门硬化村级主干道9000米,改造低产农田25亩,美化了庭院环境,使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帮助村民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巴东县电力公司与野三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联系,利用该村土质肥沃、气候适宜蔬菜生长的特点,从外地请来种植能人到该村指导村民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建立了蔬菜生产协会和销售公司,同农民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让农民吃了“定心丸”。昔日的无电户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番茄、红辣椒、白菜,产销两旺,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回来的路上,我正碰上县政府在茶店子镇召开的烟叶收购现场会。据烟草站负责人介绍,2006年,巴东县烟草部门将部分烟农的烤烟房改为堆积式电烤房,巴东县电力公司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抢在烟叶烘烤季节之前,给219户烟农的烤房架通了三相四线电源,妥善解决了电烤房的用电问题。只要轻轻一合闸,抽风、排湿、烘烤都是自动控制,用电烤烟成本低,烤出的烟叶颜色正、质地好,烟农尝到了甜头。
一天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颇深。电,不仅改善了山区农民的生活,也给农民送去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夜色中,万家灯火在峡江两岸分外明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