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莫掺“水”――四川省电力公司三论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07-09-20 11:42:42 来源:四川电力在线
A-
A+
电力18讯:
■本报评论员
目前,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正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各自单位实际,分析工作中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全力向“9510”年度目标冲刺。
客观地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电力供需形势从紧张转向基本平衡,随着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反垄断法草案,社会各界对电力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
近年来,影响省电力公司发展的因素增多,并且错综复杂,作为标志省电力公司阶段性发展的“9510”年度目标,其实现的工作压力和难度都明显增大。
如“9510”年度目标中的实现全口径售电量900亿千瓦时,由于受高耗能行业用电下降、大工业用电低位徘徊、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上半年仅完成年度目标的44.97%,到7月底为53.9%,仍比时间进度低4.43个百分点。又如“9510”年度目标中的电网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上半年虽完成电网投资53.28亿元,但由于受外部因素影响,如规划选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审批程序复杂,工程相关物资供货难以跟上,工程建设赔偿纠纷增多耽误工期等,使得上半年的投产项目相对偏少,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在全国同业对标中排名居后。还有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方面要确保事故“0”目标,需圆满完成电费回收任务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形势严峻。
困难的确存在,压力的确存在,关键是看我们抱以什么样的态度。
从一些渠道得知,个别单位暗地已在动歪脑筋,“走捷径”修改完成指标数据,以少充多,便于年底“梳个光光头”。这既可免去批评,说不定还会得到奖励。此情况须引起高度重视。
上个世纪我国“大跃进时期”假数据、假指标风行,其带来损失之巨大,教训之沉重,记忆犹新。
假的就是假的,修改完成的指标数据,一经查出,对这些单位特别是相关责任人而言,风险大矣!
在困难面前,在压力面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形势,一一列出客观存在的具体困难,集思广益订措施,积极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去化解压力,战胜困难。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两眼向内找不足,坚定信心,切实改进工作,动员全体员工增强责任感,踏踏实实地做好做细优质服务和增供扩销工作,努力拼搏推进电网建设,一丝不苟确保安全生产,通过真抓实干来实现“9510”年度目标,不带丝毫水分。
省电力公司系统众多单位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辛勤的汗水加上周密的计划、组织,定会换来希望的果实。
■本报评论员
目前,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正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各自单位实际,分析工作中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全力向“9510”年度目标冲刺。
客观地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电力供需形势从紧张转向基本平衡,随着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反垄断法草案,社会各界对电力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
近年来,影响省电力公司发展的因素增多,并且错综复杂,作为标志省电力公司阶段性发展的“9510”年度目标,其实现的工作压力和难度都明显增大。
如“9510”年度目标中的实现全口径售电量900亿千瓦时,由于受高耗能行业用电下降、大工业用电低位徘徊、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上半年仅完成年度目标的44.97%,到7月底为53.9%,仍比时间进度低4.43个百分点。又如“9510”年度目标中的电网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上半年虽完成电网投资53.28亿元,但由于受外部因素影响,如规划选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审批程序复杂,工程相关物资供货难以跟上,工程建设赔偿纠纷增多耽误工期等,使得上半年的投产项目相对偏少,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在全国同业对标中排名居后。还有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方面要确保事故“0”目标,需圆满完成电费回收任务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形势严峻。
困难的确存在,压力的确存在,关键是看我们抱以什么样的态度。
从一些渠道得知,个别单位暗地已在动歪脑筋,“走捷径”修改完成指标数据,以少充多,便于年底“梳个光光头”。这既可免去批评,说不定还会得到奖励。此情况须引起高度重视。
上个世纪我国“大跃进时期”假数据、假指标风行,其带来损失之巨大,教训之沉重,记忆犹新。
假的就是假的,修改完成的指标数据,一经查出,对这些单位特别是相关责任人而言,风险大矣!
在困难面前,在压力面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形势,一一列出客观存在的具体困难,集思广益订措施,积极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去化解压力,战胜困难。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两眼向内找不足,坚定信心,切实改进工作,动员全体员工增强责任感,踏踏实实地做好做细优质服务和增供扩销工作,努力拼搏推进电网建设,一丝不苟确保安全生产,通过真抓实干来实现“9510”年度目标,不带丝毫水分。
省电力公司系统众多单位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辛勤的汗水加上周密的计划、组织,定会换来希望的果实。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