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电灯点亮千家万户 一个愿景跨越万水千山―――写在四川省电力公司“户户通电”工程圆满完成之际
2007-10-17 09:36: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题记】
当金色的硕果挂满枝头,正是大地秋天收获的季节。
历史将铭记2007年9月25日,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供区内,所有的无电户从这一天起,彻底告别了无电的黑白岁月。
这一天,距离国家电网公司与四川省委、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四川省电力公司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正好1年零3个月。
这一天,这项投资17.8373亿元,解决无电户79762户、无电人口267755人通电难题的“户户通电”工程,比预计完成时间提前1年零3个月。
这一天,还处在党的十七大和共和国58周岁生日前夕,为两个意义非凡的历史性时刻献上了一份厚礼,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根电线、一盏电灯,给饱受无电之苦的农户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四个跨越”宏伟愿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把千家万户带进了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天府新征程。
【使命篇】
户户通电:电力惠民行动之首
锦绣四川,广袤秀美。
近年来,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省电力公司不断加大农网改造力量。但是,由于四川幅员广、山区多,农民居住分散,部分农户长期未能通电。
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忠诚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惠及民生的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应运而生。
决策
2006年6月25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四川省委、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四川省电力公司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确定:到2008年底,完成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供电营业区内农村无电户“户户通电”任务。
广大无电户盼电的急切心情,让四川省电力公司领导和员工深感责任重大。公司从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把“户户通电”工程作为四川省农电工作,乃至全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彰显了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摸清供电营业区内农村无电户的情况,省电力公司各级落实责任,先后三次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式摸排,最终确定供区内无电户和无电人口,对其建立了完整的档案,对每户、每人的住址、无电原因都详尽记录。
公司供电营业区的无电户涉及87个县(其中国家级、省级贫困县26个),7572个行政村(其中完全无电村103个)。为此,将新建11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线路297千米;35千伏变电站27座,35千伏线路657千米;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797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2614台;低压线路27497千米。
公司为此成立了以总经理朱长林为组长,分管农电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领导小组。公司每一位领导对工程采取分片承包的方式,由每一位领导承担相关电业局(公司)“户户通电”工程的督导、促进工作。
攻坚
2006年8月26日,四川省“户户通电”工程启动仪式在宜宾市李庄隆重举行,拉开了一场大会战的序幕。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四川省电力公司决定加快工程实施进度,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提前实现“户户通电”。
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省电力公司与各电业局(公司)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完成量、安全、质量、规范管理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各单位工期倒排,落实了月度完成目标。各电业局(公司)与各供电局、班组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考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户户通电”工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考核。
2006年岁末到2007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四个跨越”,大力实施“十大惠民行动”。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号召,把“户户通电”工程提升到保障“四个跨越”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并将它列为省电力公司七大“电力惠民行动”之首。
2007年5月22日,宣汉县五宝镇“户户通电”工程施工现场,全省“户户通电”工程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在此举行。青年突击队队员宣誓:用实际行动将“户户通电”工程建成“爱心工程”、“惠民工程”,用青春的热血谱写电力青年员工不辱使命、播洒光明的时代颂歌。
一场“户户通电”工程攻坚战在全川各地打响。
惠民
广大无电户大多地处边远山区,生产生活困难。一些农民生活极为困难,甚至连自家户内的电线、灯泡都买不起。
为了让农村贫困群众感受到电的温暖和电力企业的关怀,省电力公司决定在员工中开展“关爱社会、关爱无电农户”的献爱心活动,这一活动共计募得捐款达500多万元。
据测算,在高山峻岭之中让一户无电户用上电,投资高达数万元、十几万元。如果按这些农户的用电量测算,收回投资遥遥无期。但四川省电力公司领导认为:“‘户户通电’工程算的不是企业经济账,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账。每家每户用上电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经济才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你捐款了吗?”这是
当金色的硕果挂满枝头,正是大地秋天收获的季节。
历史将铭记2007年9月25日,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供区内,所有的无电户从这一天起,彻底告别了无电的黑白岁月。
这一天,距离国家电网公司与四川省委、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四川省电力公司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正好1年零3个月。
这一天,这项投资17.8373亿元,解决无电户79762户、无电人口267755人通电难题的“户户通电”工程,比预计完成时间提前1年零3个月。
这一天,还处在党的十七大和共和国58周岁生日前夕,为两个意义非凡的历史性时刻献上了一份厚礼,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根电线、一盏电灯,给饱受无电之苦的农户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四个跨越”宏伟愿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把千家万户带进了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天府新征程。
【使命篇】
户户通电:电力惠民行动之首
锦绣四川,广袤秀美。
近年来,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省电力公司不断加大农网改造力量。但是,由于四川幅员广、山区多,农民居住分散,部分农户长期未能通电。
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忠诚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惠及民生的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应运而生。
决策
2006年6月25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四川省委、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四川省电力公司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确定:到2008年底,完成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供电营业区内农村无电户“户户通电”任务。
广大无电户盼电的急切心情,让四川省电力公司领导和员工深感责任重大。公司从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把“户户通电”工程作为四川省农电工作,乃至全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彰显了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摸清供电营业区内农村无电户的情况,省电力公司各级落实责任,先后三次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式摸排,最终确定供区内无电户和无电人口,对其建立了完整的档案,对每户、每人的住址、无电原因都详尽记录。
公司供电营业区的无电户涉及87个县(其中国家级、省级贫困县26个),7572个行政村(其中完全无电村103个)。为此,将新建11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线路297千米;35千伏变电站27座,35千伏线路657千米;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797千米,10千伏配电变压器2614台;低压线路27497千米。
公司为此成立了以总经理朱长林为组长,分管农电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领导小组。公司每一位领导对工程采取分片承包的方式,由每一位领导承担相关电业局(公司)“户户通电”工程的督导、促进工作。
攻坚
2006年8月26日,四川省“户户通电”工程启动仪式在宜宾市李庄隆重举行,拉开了一场大会战的序幕。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四川省电力公司决定加快工程实施进度,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提前实现“户户通电”。
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省电力公司与各电业局(公司)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完成量、安全、质量、规范管理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各单位工期倒排,落实了月度完成目标。各电业局(公司)与各供电局、班组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考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户户通电”工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考核。
2006年岁末到2007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四个跨越”,大力实施“十大惠民行动”。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号召,把“户户通电”工程提升到保障“四个跨越”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并将它列为省电力公司七大“电力惠民行动”之首。
2007年5月22日,宣汉县五宝镇“户户通电”工程施工现场,全省“户户通电”工程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在此举行。青年突击队队员宣誓:用实际行动将“户户通电”工程建成“爱心工程”、“惠民工程”,用青春的热血谱写电力青年员工不辱使命、播洒光明的时代颂歌。
一场“户户通电”工程攻坚战在全川各地打响。
惠民
广大无电户大多地处边远山区,生产生活困难。一些农民生活极为困难,甚至连自家户内的电线、灯泡都买不起。
为了让农村贫困群众感受到电的温暖和电力企业的关怀,省电力公司决定在员工中开展“关爱社会、关爱无电农户”的献爱心活动,这一活动共计募得捐款达500多万元。
据测算,在高山峻岭之中让一户无电户用上电,投资高达数万元、十几万元。如果按这些农户的用电量测算,收回投资遥遥无期。但四川省电力公司领导认为:“‘户户通电’工程算的不是企业经济账,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账。每家每户用上电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经济才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你捐款了吗?”这是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