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的文明之花――记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丰满供电分公司
2007-08-09 14:47:4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特约记者 杜晓峰
在风光旖旎的松花江畔,在经济活跃的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这样一支队伍,被政府和社会亲切地称为“光明的使者”,他们就是担负81086户供电任务的吉林供电公司丰满供电分公司。多年来,他们紧紧围绕“服务优质”这一工作重心,形成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营销智能化体系为依托、亲情服务为手段的特色服务品牌,用实际行动筑起一座社会和谐、客户至上的文明建设丰碑。
强化队伍建设,筑牢文明基石。丰满供电分公司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每名接触用户的员工就是供电企业的一扇窗口,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企业形象。要做好服务工作,就必须管好员工队伍,保证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企业保持一致。
他们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和习惯,完善、制定了经营承包和严肃工作纪律等考核办法,宣传贯彻从严治企思想,将优质服务成效纳入考核内容,发现问题后,视情节轻重、影响程度予以相应考核,发挥负向激励作用,促进员工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
他们以加强培训为手段,着力提高全员的技术业务素质。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用电、办电规则的学习,丰富员工的业务知识,提升员工的服务技能,教导员工正确处理与用户发生的纠纷,稳妥的减小直至化解冲突和矛盾,真正做到通过提高服务技能,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
他们还通过竞聘上岗把作风优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营销岗位的第一线,保证优质服务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通过岗位竞聘,增强员工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化爱岗敬业意识。
依托科技,提升营销水平。自2004年起,他们开始尝试创建营销数字化供电分公司,经过两年努力,辖区内995个台区、79500块电能表全部安装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集中抄表系统,所有客户实行远程集中抄表,实现了电表无走抄。通过银电联网储蓄、银行托收、购电坐收相结合的收费方式,实现了电费无走收。至此,一种利用电子、通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的数字化供电分公司逐渐走向成熟并全面投入运营。
这种全新的营销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工作效果,抄表例日由原来的13个工作日减至4个工作日,抄表人员由原来的28人减到20人,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工作中来。借此契机,分公司全面开展了“无停电催费”活动,在对用户不停电的前提下保证电费全额回收,真正让用户感受到了电力企业“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
科技产品抄表代替人工抄表,避免了人为抄表手误、眼误等问题,实抄率达到100%,从根本上杜绝由于抄表错误带来的电费纠纷等问题,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实现客户零投诉。
丰富载体,打造服务品牌。这个公司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努力探索新时期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深入开展一系列载体活动,展示了企业形象,树立了“国家电网”品牌。
实施“和谐吉林,真诚电力”服务工程。他们进一步强化窗口建设,坚持窗口人员规范服务定期演练机制,每周进行一次集中练习,包括日常服务用语、汇报词、站姿、坐姿等;定期检查窗口服务设施和办公环境,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让客户感受到电力服务的规范和真诚。
推行“党员服务先锋工程”。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在优质服务中争当先锋、勇担重任,号召党员同志在各自岗位上做表率、站排头。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均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共产党员杨和生、王吉利、党的重点积极分子王建民为骨干力量的抄收三科,承担着分公司原来管理最为混乱的红旗线抄收任务,在这几名党员的带领下,红旗线的用电秩序得到了彻底改变,杜绝了用户投诉、举报及电费纠纷等各类问题,充分展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
开展“向用户献诚心”和“服务进社区”活动。他们根据用户的不同从业性质和供电需求,建立区域客户档案,对重点用户进行走访,建立相应服务机制;不定期在居民社区、世纪广场等群众密集地点设立现场办公台,向广大市民发放用电知识宣传单,展出安全用电宣传板报,现场受理用电客户的咨询、查询和各类用电问题,拉进了供、用电双方的距离,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丰满供电公司全体员工用辛勤的汗水,精心浇灌着这棵“文明”之树,使之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他们连续三年在地方行风测评中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被吉林市授予“行风及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有功单位”,两次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在风光旖旎的松花江畔,在经济活跃的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这样一支队伍,被政府和社会亲切地称为“光明的使者”,他们就是担负81086户供电任务的吉林供电公司丰满供电分公司。多年来,他们紧紧围绕“服务优质”这一工作重心,形成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营销智能化体系为依托、亲情服务为手段的特色服务品牌,用实际行动筑起一座社会和谐、客户至上的文明建设丰碑。
强化队伍建设,筑牢文明基石。丰满供电分公司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每名接触用户的员工就是供电企业的一扇窗口,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企业形象。要做好服务工作,就必须管好员工队伍,保证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企业保持一致。
他们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和习惯,完善、制定了经营承包和严肃工作纪律等考核办法,宣传贯彻从严治企思想,将优质服务成效纳入考核内容,发现问题后,视情节轻重、影响程度予以相应考核,发挥负向激励作用,促进员工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
他们以加强培训为手段,着力提高全员的技术业务素质。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用电、办电规则的学习,丰富员工的业务知识,提升员工的服务技能,教导员工正确处理与用户发生的纠纷,稳妥的减小直至化解冲突和矛盾,真正做到通过提高服务技能,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
他们还通过竞聘上岗把作风优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营销岗位的第一线,保证优质服务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通过岗位竞聘,增强员工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化爱岗敬业意识。
依托科技,提升营销水平。自2004年起,他们开始尝试创建营销数字化供电分公司,经过两年努力,辖区内995个台区、79500块电能表全部安装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集中抄表系统,所有客户实行远程集中抄表,实现了电表无走抄。通过银电联网储蓄、银行托收、购电坐收相结合的收费方式,实现了电费无走收。至此,一种利用电子、通讯、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的数字化供电分公司逐渐走向成熟并全面投入运营。
这种全新的营销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工作效果,抄表例日由原来的13个工作日减至4个工作日,抄表人员由原来的28人减到20人,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工作中来。借此契机,分公司全面开展了“无停电催费”活动,在对用户不停电的前提下保证电费全额回收,真正让用户感受到了电力企业“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
科技产品抄表代替人工抄表,避免了人为抄表手误、眼误等问题,实抄率达到100%,从根本上杜绝由于抄表错误带来的电费纠纷等问题,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实现客户零投诉。
丰富载体,打造服务品牌。这个公司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努力探索新时期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深入开展一系列载体活动,展示了企业形象,树立了“国家电网”品牌。
实施“和谐吉林,真诚电力”服务工程。他们进一步强化窗口建设,坚持窗口人员规范服务定期演练机制,每周进行一次集中练习,包括日常服务用语、汇报词、站姿、坐姿等;定期检查窗口服务设施和办公环境,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让客户感受到电力服务的规范和真诚。
推行“党员服务先锋工程”。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在优质服务中争当先锋、勇担重任,号召党员同志在各自岗位上做表率、站排头。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均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共产党员杨和生、王吉利、党的重点积极分子王建民为骨干力量的抄收三科,承担着分公司原来管理最为混乱的红旗线抄收任务,在这几名党员的带领下,红旗线的用电秩序得到了彻底改变,杜绝了用户投诉、举报及电费纠纷等各类问题,充分展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
开展“向用户献诚心”和“服务进社区”活动。他们根据用户的不同从业性质和供电需求,建立区域客户档案,对重点用户进行走访,建立相应服务机制;不定期在居民社区、世纪广场等群众密集地点设立现场办公台,向广大市民发放用电知识宣传单,展出安全用电宣传板报,现场受理用电客户的咨询、查询和各类用电问题,拉进了供、用电双方的距离,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丰满供电公司全体员工用辛勤的汗水,精心浇灌着这棵“文明”之树,使之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他们连续三年在地方行风测评中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被吉林市授予“行风及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有功单位”,两次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