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爱心――记四川省电力公司本部员工支援达州灾区行动
2007-08-09 17:21:4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从6月开始,四川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强暴雨,达州、广安、巴中等地区遭受严重的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灾情牵动众人的心,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全体员工更是特别关注,除了供电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工作外,整个系统的员工也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
号召发出 无数爱心涌动
7月26日,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羡崇代表公司向四川省受灾地区捐款500万元。回到公司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布置本部党委在公司本部进行“爱心救灾捐赠”活动。本部党委立即向公司本部和代管单位发出通知,要求本部及代管公司全体员工发扬“扶贫济困、团结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作风,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向灾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随后的情景可以用“一呼百应”来形容,公司本部300多名员工在规定的7月30日和31日两天里,送来了大量的被子、毛毯、衣物、现金等,有的员工送了一次还送第二次。公司的退休员工也不甘于后,积极参与到捐赠行动中来,离休干部刘伟听说救灾物资将送往受灾特别严重的达州时,放下手中的衣物后又拿出300元钱,希望公司一定要把他的心意送到灾民手中。短短两天,各种洗净的衣物、床上用品和现金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本部党委。
考虑到灾区的实际情况,公司本部党委除收集捐赠衣物外,还用员工捐款购买了2万斤大米。为了把好事做好做实,在取得省民政厅的同意后,公司决定用最短的时间将本部员工的爱心直接送到达州重灾区达县道让乡灾民的手中。
千里跋涉 只为灾民的微笑
8月1日清晨7时许,装载着四川省电力公司本部员工拳拳爱心的车队冒着大雨由成都出发。13时许,爱心车队赶到了达州城区,顾不上休息又匆匆赶往达县道让乡。
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颠簸而行,同车的达州电业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道让乡的受灾情况。7月6日晚,距达州城区180公里的道让乡发生了一起特大地质灾害,山体整体崩塌推移式滑坡,其中,该乡白马梁村二社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38户村民有37户的家被冲垮,农田、耕地、山林、鱼塘都被毁掉,耕牛、猪、鸡、鸭等无一幸免,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灾情发生后,137名无家可归的灾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暂时居住在当地一所学校里。由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恢复交通,救灾物资无法运送上去,20多天来,灾民们吃穿用都很成问题。而省电力公司本部员工的这批捐助物资是交通恢复后第一批到达的。
山区的天气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入山不久,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就变脸了,大雨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让原本就没有干透的山路变得湿滑难行,路上还能看到一些滑落下来的岩石摆在并不宽的山路上,车必须很小心地绕路而行。一路上,有许多村民望着载有救灾物资的车队,议论纷纷。车上的我们虽听不见具体的语言,却能看见他们的笑容。
17时许,车队终于抵达了白马梁村,由于通往该村二社受灾地和灾民们居住地的路尚未恢复,因此,车队只能到巴河畔的一个小型码头。在这里,卸下物资后再由水路运往灾民们的暂住地。
救助及时 道不尽的谢意
“这是我们省电力公司本部全体员工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够暂解灾民们的燃眉之急,恢复重建家园的信心。”简短的交接仪式之后,本部党委办公室主任景敏和机关事务部总务处处长李力就和灾民们一起冒雨将衣物和大米搬往船上。
灾民刘淑兰一面搬着衣物一面告诉记者:“遭灾时,衣服、被子都来不及带走,这几天晚上又很冷,这些东西送来得太及时了!真感谢省电力公司啊。”为了搬运这些物资,张士俊等4位灾民主动出动自己家的船,从早上开始就在码头等待。他们表示,这都是义务的。因为,党和政府以及省电力公司都能这样关心灾民,不远千里地来看望和实施帮助,因此,他们也要力所能及地为救灾作点贡献。记者在一只船里看到,灾民们分外爱惜这些送来的物资,因此在船上铺了厚厚的塑料布,送物资上船的人,都会脱掉鞋子,以免弄脏。
现场,四条长长的人龙有序地传送着物品,激清地演绎着“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意义。天公似乎也被感动,雨在不知不觉中停下来了。当我们的车离开时,灾民们依依难舍,一位老大娘含着热泪说:“谢谢,谢谢……”
号召发出 无数爱心涌动
7月26日,四川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羡崇代表公司向四川省受灾地区捐款500万元。回到公司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布置本部党委在公司本部进行“爱心救灾捐赠”活动。本部党委立即向公司本部和代管单位发出通知,要求本部及代管公司全体员工发扬“扶贫济困、团结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作风,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向灾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随后的情景可以用“一呼百应”来形容,公司本部300多名员工在规定的7月30日和31日两天里,送来了大量的被子、毛毯、衣物、现金等,有的员工送了一次还送第二次。公司的退休员工也不甘于后,积极参与到捐赠行动中来,离休干部刘伟听说救灾物资将送往受灾特别严重的达州时,放下手中的衣物后又拿出300元钱,希望公司一定要把他的心意送到灾民手中。短短两天,各种洗净的衣物、床上用品和现金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本部党委。
考虑到灾区的实际情况,公司本部党委除收集捐赠衣物外,还用员工捐款购买了2万斤大米。为了把好事做好做实,在取得省民政厅的同意后,公司决定用最短的时间将本部员工的爱心直接送到达州重灾区达县道让乡灾民的手中。
千里跋涉 只为灾民的微笑
8月1日清晨7时许,装载着四川省电力公司本部员工拳拳爱心的车队冒着大雨由成都出发。13时许,爱心车队赶到了达州城区,顾不上休息又匆匆赶往达县道让乡。
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颠簸而行,同车的达州电业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道让乡的受灾情况。7月6日晚,距达州城区180公里的道让乡发生了一起特大地质灾害,山体整体崩塌推移式滑坡,其中,该乡白马梁村二社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38户村民有37户的家被冲垮,农田、耕地、山林、鱼塘都被毁掉,耕牛、猪、鸡、鸭等无一幸免,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灾情发生后,137名无家可归的灾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暂时居住在当地一所学校里。由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恢复交通,救灾物资无法运送上去,20多天来,灾民们吃穿用都很成问题。而省电力公司本部员工的这批捐助物资是交通恢复后第一批到达的。
山区的天气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入山不久,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就变脸了,大雨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让原本就没有干透的山路变得湿滑难行,路上还能看到一些滑落下来的岩石摆在并不宽的山路上,车必须很小心地绕路而行。一路上,有许多村民望着载有救灾物资的车队,议论纷纷。车上的我们虽听不见具体的语言,却能看见他们的笑容。
17时许,车队终于抵达了白马梁村,由于通往该村二社受灾地和灾民们居住地的路尚未恢复,因此,车队只能到巴河畔的一个小型码头。在这里,卸下物资后再由水路运往灾民们的暂住地。
救助及时 道不尽的谢意
“这是我们省电力公司本部全体员工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够暂解灾民们的燃眉之急,恢复重建家园的信心。”简短的交接仪式之后,本部党委办公室主任景敏和机关事务部总务处处长李力就和灾民们一起冒雨将衣物和大米搬往船上。
灾民刘淑兰一面搬着衣物一面告诉记者:“遭灾时,衣服、被子都来不及带走,这几天晚上又很冷,这些东西送来得太及时了!真感谢省电力公司啊。”为了搬运这些物资,张士俊等4位灾民主动出动自己家的船,从早上开始就在码头等待。他们表示,这都是义务的。因为,党和政府以及省电力公司都能这样关心灾民,不远千里地来看望和实施帮助,因此,他们也要力所能及地为救灾作点贡献。记者在一只船里看到,灾民们分外爱惜这些送来的物资,因此在船上铺了厚厚的塑料布,送物资上船的人,都会脱掉鞋子,以免弄脏。
现场,四条长长的人龙有序地传送着物品,激清地演绎着“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意义。天公似乎也被感动,雨在不知不觉中停下来了。当我们的车离开时,灾民们依依难舍,一位老大娘含着热泪说:“谢谢,谢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