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贵池供电:国网品牌在这里传唱
2007-07-26 16:31:4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安徽贵池供电公司抗洪抢修现场见闻 在贵池电网遭受
“7.10” 特大暴雨灾害后,安徽贵池供电公司电力抢修人员演绎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动人画面,让“国家电网”品牌在这里尽情地传唱着。
“7.10”这个让安徽贵池区南部山区乡镇不堪回首的日子,它来的是那样的突然,又是那样的残酷无情,至今仍让人胆战心惊。短短的几个小时300毫米的降雨量,成就了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所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贵池供电公司所属35千伏南浦、刘街、星田、梅村四座变电站全站失电,南浦变电站被洪水淹没,通讯中断,35千伏以下输配电设施严重受损,近300个配电台区约17000余户中断供电;其中梅街、刘街、棠溪、梅村、高坦、解放等6个供电所的大部分供用电设备,处于严重的瘫痪状态,造成大面积停电,损失惨重。据初步统计,灾害造成该公司35千伏 线路35.4公里, 10千伏 线路156公里; 低压线路481公里,配变49台等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
在第一时间得到受灾消息后,公司丁永清总经理立即中断在省公司的培训学习,连夜赶回并连续两次主持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商讨布置抗洪抢险工作。迅即成立临时抗洪抢修领导小组,设立防汛总值班室24小时值班,落实了灾后抢修组织方案,明确了抢修原则。为加快电力抢修工作进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灾区供电,班子成员也进行了任务划分,确保了各部门在抗灾自救中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指挥到位。
在电力抢修的日子里,当你走近受灾最严重的梅街、刘街、棠溪或梅村等乡镇任一电力抢修点,都能见到流动着的“国家电网”;那来回穿梭在公路上急驰的电力抢修车和三五成群的电力抢修员工,就能让你感受到那种忘我而紧张的抢修场面。7月10日,公司组织近120多名员工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各乡镇、村和农户,核查供电设备损失等第一手资料,在抢修方案的及时拟定,以及抢修恢复供电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与此同时,公司迅即成立了17个抢修队,投入200余人日夜奋战在抢修第一线,这是自一、二期农网改造以来,最大规模的农网重建场面。
在刘街太和村部配电台区一个抢修点,三辆印有“国家电网”标志的电力抢修车停靠在路边,放眼望去远处五个抢修点旁,戴着印有“国家电网”球形标志的红、黄帽的电力抢修人员,他们顶着高温有的在抬电杆、有的立杆架线、有的在更换配变……。“国家电网”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共有的特征,在烈日下越发显得醒目!
梅村供电所的供用电设施遭洪灾破坏最为严重。尤其是到霄坑村的电力线路,因道路及线路杆基冲毁严重,地形复杂,给抢修物资运输带来困难,造成深山中的8个配电台区近400户居民无法及时恢复通电。为了尽快恢复供电,支持受灾群众抗灾自救对电力的需求,公司上下众志成城,集中大量人、财、物全力以赴投入到抢修保供电之中。贵池区纪良才副区长在检查梅村各电力抢修点中,曾动情地对现场抢修队员说:“供电部门电力抢修人员在这种受灾环境相当恶劣的条件下,克服人手紧、任务重的困难全力恢复供电,太辛苦你们了。”
在公司抗灾自救各抢修点上涌现出的供电员工,都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国家电网;他们用热血与汗水实践着“国家电网”的文化内涵,犹如一面面鲜艳的旗子,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向社会尽情地展示。
已经艰苦鏖战了10余天的近200名供电抗灾抢修员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面对灾情贵池供电人急灾民知所急,想灾民知所想,不等不靠,战高温斗酷暑,用热血与汗水激情演绎的抗洪抢修接力赛,为灾后全面恢复供电做出了突出贡献,真诚地把“国家电网”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尽情传唱,彰显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伟大的战天斗地――抗洪精神!(琚忠 周曦之)
“7.10” 特大暴雨灾害后,安徽贵池供电公司电力抢修人员演绎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动人画面,让“国家电网”品牌在这里尽情地传唱着。
“7.10”这个让安徽贵池区南部山区乡镇不堪回首的日子,它来的是那样的突然,又是那样的残酷无情,至今仍让人胆战心惊。短短的几个小时300毫米的降雨量,成就了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所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贵池供电公司所属35千伏南浦、刘街、星田、梅村四座变电站全站失电,南浦变电站被洪水淹没,通讯中断,35千伏以下输配电设施严重受损,近300个配电台区约17000余户中断供电;其中梅街、刘街、棠溪、梅村、高坦、解放等6个供电所的大部分供用电设备,处于严重的瘫痪状态,造成大面积停电,损失惨重。据初步统计,灾害造成该公司35千伏 线路35.4公里, 10千伏 线路156公里; 低压线路481公里,配变49台等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
在第一时间得到受灾消息后,公司丁永清总经理立即中断在省公司的培训学习,连夜赶回并连续两次主持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商讨布置抗洪抢险工作。迅即成立临时抗洪抢修领导小组,设立防汛总值班室24小时值班,落实了灾后抢修组织方案,明确了抢修原则。为加快电力抢修工作进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灾区供电,班子成员也进行了任务划分,确保了各部门在抗灾自救中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指挥到位。
在电力抢修的日子里,当你走近受灾最严重的梅街、刘街、棠溪或梅村等乡镇任一电力抢修点,都能见到流动着的“国家电网”;那来回穿梭在公路上急驰的电力抢修车和三五成群的电力抢修员工,就能让你感受到那种忘我而紧张的抢修场面。7月10日,公司组织近120多名员工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各乡镇、村和农户,核查供电设备损失等第一手资料,在抢修方案的及时拟定,以及抢修恢复供电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与此同时,公司迅即成立了17个抢修队,投入200余人日夜奋战在抢修第一线,这是自一、二期农网改造以来,最大规模的农网重建场面。
在刘街太和村部配电台区一个抢修点,三辆印有“国家电网”标志的电力抢修车停靠在路边,放眼望去远处五个抢修点旁,戴着印有“国家电网”球形标志的红、黄帽的电力抢修人员,他们顶着高温有的在抬电杆、有的立杆架线、有的在更换配变……。“国家电网”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共有的特征,在烈日下越发显得醒目!
梅村供电所的供用电设施遭洪灾破坏最为严重。尤其是到霄坑村的电力线路,因道路及线路杆基冲毁严重,地形复杂,给抢修物资运输带来困难,造成深山中的8个配电台区近400户居民无法及时恢复通电。为了尽快恢复供电,支持受灾群众抗灾自救对电力的需求,公司上下众志成城,集中大量人、财、物全力以赴投入到抢修保供电之中。贵池区纪良才副区长在检查梅村各电力抢修点中,曾动情地对现场抢修队员说:“供电部门电力抢修人员在这种受灾环境相当恶劣的条件下,克服人手紧、任务重的困难全力恢复供电,太辛苦你们了。”
在公司抗灾自救各抢修点上涌现出的供电员工,都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国家电网;他们用热血与汗水实践着“国家电网”的文化内涵,犹如一面面鲜艳的旗子,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向社会尽情地展示。
已经艰苦鏖战了10余天的近200名供电抗灾抢修员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面对灾情贵池供电人急灾民知所急,想灾民知所想,不等不靠,战高温斗酷暑,用热血与汗水激情演绎的抗洪抢修接力赛,为灾后全面恢复供电做出了突出贡献,真诚地把“国家电网”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尽情传唱,彰显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伟大的战天斗地――抗洪精神!(琚忠 周曦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