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渠首一片天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淅川县电业局
2007-06-07 13:31:29 来源:河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5月26日上午,南阳市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7年河南省全民健身周开幕式”隆重举行,淅川县电业局百人威风锣鼓队的开场表演以其铿锵的鼓韵、威武的雄姿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一位上级领导看完演出后由衷地赞叹:“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名不虚传!”
近年来,淅川县电业局认真落实“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以同业对标为主线,开拓创新,务实拼搏,着力在电网建设、管理创新、优质服务和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淅川县电业局跻身国家大型企业行列,供电量22.5亿千瓦时,销售收入8.38亿元,实现利税6347万元,企业总资产6.9亿元,均增长3倍以上,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和供电量稳居全省县级供电企业前茅,对县财政的贡献比例1/4以上。“五一”前夕,该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建设坚强电网
淅川县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首所在地,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机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淅川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供电和电价上的优势不断弱化,依靠电力优势构建的工业结构面临严峻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推动淅川电力事业向前发展,成为淅川县电业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以严君国为首的淅川县电业局领导班子,分析全县工业经济结构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敏锐地感受到淅川县电网未来几年供电的潜在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解决好电源问题,建设好电网时不我待。为此,该局从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出发,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争取资金,致力于做高做大做强电网,高效率、高质量、大跨度地建设电网。该局投资近6亿元,相继建设淅川楚都、淅川南、淅川西3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这些工程完工后,将从根本上改善淅川电网结构,极大地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实现淅川电网主网架由35千伏向110千伏及220千伏的历史性跨越。
为解决湖北丹江口水库不同季节的供电问题,该局投资3000万元,实施丹淅三回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该工程投运后,淅川县丰水期能够吸纳丹江电厂的富余电量,提高经济效益;枯水期可与湖北汉江集团、丹江口市实现电力互供,盘活“休眠”资产。仅此一项工程,就使丹淅线输电能力由原来的12万千瓦增加到20万千瓦,日供电量增加130万千瓦时,每年增加效益1000万元以上。为解决丹淅电网末端电压偏低的老大难问题,该局反复论证,创造性地提出在丹淅输电线路中段建设一座调压站的方案,并自筹资金600万元迅速付诸实施,工程一次试投成功,创造了全国110千伏输电网络单台主变压器容量最大的纪录。
争创一流县供电企业
为了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该局明确提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名牌县级供电企业的奋斗目标。
围绕企业生产管理实践,该局引进、推广或自主开发现代化管理技术,相继应用了计算机Novell网络管控系统、MIS信息管理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财务电算化系统等科研成果。其中计算机Novell网络包括现代通信、潮流分布、远动遥控、经济调度、企业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等,从局长、部室到各站所都设有计算机终端,可实现全局信息共享,不仅为公司领导管理决策迅速提供了安全、准确的信息,而且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该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对全县20座变电站进行遥测数据采集和运行状况监控,MIS信息系统覆盖生产管理、行政后勤、营销服务、综合管理等方方面面,每年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目前,该局已具备无纸化办公条件,全县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均实现了无人值守。
打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该局着力建设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逐渐养成勤于思考、懂得感恩、快乐工作的良好习惯,为建设和谐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该局征集600余条员工座右铭,并整理归纳,编印成册,从而制定了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企业文化展览室,先后接待省、市、县领导及系统内兄弟县电业局调研和观摩100余次,受到广泛好评。成立淅川电力百人威风锣鼓队,先后应邀参加南阳市、淅川县重大演出活动;成立电力艺术团到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产生轰动效应,极大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展现了电力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每年重点解决员工住房、子女就业、工资福利等热点难点问题,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及时慰问离退休人员和生活困难员工,号召全局员工对患有重大疾病而无力治疗的员工及家属进行资助。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建立员工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努力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承担社会责任
近年来,该局不断创新服务工作,积极为招商企业在淅川投资牵线搭桥。2006年以来,武钢集团、汉江集团、永煤集团等外地企业和玉典化冶公司、淅水集团等本地企业分别在淅川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同时<
近年来,淅川县电业局认真落实“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以同业对标为主线,开拓创新,务实拼搏,着力在电网建设、管理创新、优质服务和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淅川县电业局跻身国家大型企业行列,供电量22.5亿千瓦时,销售收入8.38亿元,实现利税6347万元,企业总资产6.9亿元,均增长3倍以上,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和供电量稳居全省县级供电企业前茅,对县财政的贡献比例1/4以上。“五一”前夕,该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建设坚强电网
淅川县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渠首所在地,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机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淅川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供电和电价上的优势不断弱化,依靠电力优势构建的工业结构面临严峻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推动淅川电力事业向前发展,成为淅川县电业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以严君国为首的淅川县电业局领导班子,分析全县工业经济结构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敏锐地感受到淅川县电网未来几年供电的潜在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解决好电源问题,建设好电网时不我待。为此,该局从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出发,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争取资金,致力于做高做大做强电网,高效率、高质量、大跨度地建设电网。该局投资近6亿元,相继建设淅川楚都、淅川南、淅川西3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这些工程完工后,将从根本上改善淅川电网结构,极大地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实现淅川电网主网架由35千伏向110千伏及220千伏的历史性跨越。
为解决湖北丹江口水库不同季节的供电问题,该局投资3000万元,实施丹淅三回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该工程投运后,淅川县丰水期能够吸纳丹江电厂的富余电量,提高经济效益;枯水期可与湖北汉江集团、丹江口市实现电力互供,盘活“休眠”资产。仅此一项工程,就使丹淅线输电能力由原来的12万千瓦增加到20万千瓦,日供电量增加130万千瓦时,每年增加效益1000万元以上。为解决丹淅电网末端电压偏低的老大难问题,该局反复论证,创造性地提出在丹淅输电线路中段建设一座调压站的方案,并自筹资金600万元迅速付诸实施,工程一次试投成功,创造了全国110千伏输电网络单台主变压器容量最大的纪录。
争创一流县供电企业
为了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该局明确提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名牌县级供电企业的奋斗目标。
围绕企业生产管理实践,该局引进、推广或自主开发现代化管理技术,相继应用了计算机Novell网络管控系统、MIS信息管理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财务电算化系统等科研成果。其中计算机Novell网络包括现代通信、潮流分布、远动遥控、经济调度、企业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等,从局长、部室到各站所都设有计算机终端,可实现全局信息共享,不仅为公司领导管理决策迅速提供了安全、准确的信息,而且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该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对全县20座变电站进行遥测数据采集和运行状况监控,MIS信息系统覆盖生产管理、行政后勤、营销服务、综合管理等方方面面,每年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目前,该局已具备无纸化办公条件,全县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均实现了无人值守。
打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该局着力建设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逐渐养成勤于思考、懂得感恩、快乐工作的良好习惯,为建设和谐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该局征集600余条员工座右铭,并整理归纳,编印成册,从而制定了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企业文化展览室,先后接待省、市、县领导及系统内兄弟县电业局调研和观摩100余次,受到广泛好评。成立淅川电力百人威风锣鼓队,先后应邀参加南阳市、淅川县重大演出活动;成立电力艺术团到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产生轰动效应,极大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展现了电力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每年重点解决员工住房、子女就业、工资福利等热点难点问题,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及时慰问离退休人员和生活困难员工,号召全局员工对患有重大疾病而无力治疗的员工及家属进行资助。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建立员工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努力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承担社会责任
近年来,该局不断创新服务工作,积极为招商企业在淅川投资牵线搭桥。2006年以来,武钢集团、汉江集团、永煤集团等外地企业和玉典化冶公司、淅水集团等本地企业分别在淅川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同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