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歌献给农电人――大安农电公司支农抗旱侧记
2007-07-04 16:11:35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刘彦峰
持续的春旱,加之天气反常,刚进入6月,吉林省的天气就异常炎热。天空没有一丝云,太阳炙烤着大地,烧灼着幼小的禾苗,煎熬着农民的心。
此时,大安农电公司的员工们更急。抗旱计划出台,应急预案启动,入库的设备装上车,广大员工带着决心上路了!
为了保证抗旱工作的时效性,该公司负责人兵分三路:一路踏查走访,彻底摸清各乡(镇)村屯的机电井数量及设备运行情况,及时上报;一路坐阵指挥协调;一路根据走访的实际情况和统一部署,带齐相应的设施现场施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机井出水。三路人马齐心协力,配合默契。
来福乡福田村腰围子屯仅有一百来户人家。几十年靠天吃饭的人们从未认识到机井的重要性。全屯仅有两眼机井,但由于年久失修,设备落后,连续使用就会故障频频。望着发黄打卷的禾苗,农民焦急万分。这时,大安农电公司支农服务队的调查组来了。经仔细检查后,发现了问题,就是变压器容量小,需要尽快增容,情况马上上报指挥部。短短几分钟,处理方案就形成了,马上更换变压器,同时更换相应的配套设备,以解决实际问题。处理方案在电话里还未说完,运送设备的车队就已行进在去来福乡的路上。从调查组进屯到机井出水,仅仅用了5个小时时间。
施工人员干完活,水没喝上一口,又赶往安广镇爱国村和永庆村。
永庆村和爱国村地处盐碱地的边缘地带,每年春耕时,依靠盐碱地的积存雨水春播无忧,所以忽视了对机电井的利用。爱国村耕地面积少,且都集中在村屯四周。工作组的同志面对一无变台、二无水泵的情况,当机立断,暂借变压器一台。与此同时,又帮助村民借来潜水泵一部,就近为农户解决了排灌难题。
永庆村的情况较为复杂,无变台、无水泵,三眼机电井离村屯较远,必须先架设线路,才能保证出水。可是永庆村人口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架设线路所需资金是一大难题。面对这种情况,工作组的同志立即与指挥组协调,说明情况。同时多方协调筹集资金7万余元,及时购置了电杆、导线等。施工人员已勘察好位置,把变台安装完毕。
最难的是架线工作。由于地处盐碱地的中心地带,车辆进不去,所有的设备只能靠人背肩扛。干爽的地方还好,遇到泥沼地带,这项在陆地上极其简单的工作就变成了对体力和毅力的考验。别说肩上有几百斤重的设施,即使轻装前行也是困难重重,漆黑黏稠的淤泥,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气味,每前行一步,都要花费极大的力气。供电员工硬是在4个小时内,在近千米的泥沼中架起了银线。
新荒村地处安广镇北,土地均为沙质土壤,保水保墒能力极差。全村虽有四眼机井,但由于严重缺水,春耕时超负荷运转导致全部坏掉。大安农电公司得知情况后,立即调派员工,带上所有的设备和相应的零部件,直接奔赴现场工作。
滚烫的热浪炙烤着大地,气温高达39摄氏度!汗水擦了又擦,依然迷住了双眼,又如细雨般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马上组织起来,拿来遮阳布,每人撑起遮阳布的一角。热浪袭人的大地上,立即出现了一座座以人为柱的凉亭!这时,供电人的心与农民兄弟的心紧紧系在了一起。
最后一个螺丝旋紧!合闸!出水了!清凉的井水从地下喷涌而出,一路欢歌奔向焦渴的大地。那动人的歌唱给勤劳朴实的农民,更唱给无私奉献的农电人!
持续的春旱,加之天气反常,刚进入6月,吉林省的天气就异常炎热。天空没有一丝云,太阳炙烤着大地,烧灼着幼小的禾苗,煎熬着农民的心。
此时,大安农电公司的员工们更急。抗旱计划出台,应急预案启动,入库的设备装上车,广大员工带着决心上路了!
为了保证抗旱工作的时效性,该公司负责人兵分三路:一路踏查走访,彻底摸清各乡(镇)村屯的机电井数量及设备运行情况,及时上报;一路坐阵指挥协调;一路根据走访的实际情况和统一部署,带齐相应的设施现场施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机井出水。三路人马齐心协力,配合默契。
来福乡福田村腰围子屯仅有一百来户人家。几十年靠天吃饭的人们从未认识到机井的重要性。全屯仅有两眼机井,但由于年久失修,设备落后,连续使用就会故障频频。望着发黄打卷的禾苗,农民焦急万分。这时,大安农电公司支农服务队的调查组来了。经仔细检查后,发现了问题,就是变压器容量小,需要尽快增容,情况马上上报指挥部。短短几分钟,处理方案就形成了,马上更换变压器,同时更换相应的配套设备,以解决实际问题。处理方案在电话里还未说完,运送设备的车队就已行进在去来福乡的路上。从调查组进屯到机井出水,仅仅用了5个小时时间。
施工人员干完活,水没喝上一口,又赶往安广镇爱国村和永庆村。
永庆村和爱国村地处盐碱地的边缘地带,每年春耕时,依靠盐碱地的积存雨水春播无忧,所以忽视了对机电井的利用。爱国村耕地面积少,且都集中在村屯四周。工作组的同志面对一无变台、二无水泵的情况,当机立断,暂借变压器一台。与此同时,又帮助村民借来潜水泵一部,就近为农户解决了排灌难题。
永庆村的情况较为复杂,无变台、无水泵,三眼机电井离村屯较远,必须先架设线路,才能保证出水。可是永庆村人口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架设线路所需资金是一大难题。面对这种情况,工作组的同志立即与指挥组协调,说明情况。同时多方协调筹集资金7万余元,及时购置了电杆、导线等。施工人员已勘察好位置,把变台安装完毕。
最难的是架线工作。由于地处盐碱地的中心地带,车辆进不去,所有的设备只能靠人背肩扛。干爽的地方还好,遇到泥沼地带,这项在陆地上极其简单的工作就变成了对体力和毅力的考验。别说肩上有几百斤重的设施,即使轻装前行也是困难重重,漆黑黏稠的淤泥,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气味,每前行一步,都要花费极大的力气。供电员工硬是在4个小时内,在近千米的泥沼中架起了银线。
新荒村地处安广镇北,土地均为沙质土壤,保水保墒能力极差。全村虽有四眼机井,但由于严重缺水,春耕时超负荷运转导致全部坏掉。大安农电公司得知情况后,立即调派员工,带上所有的设备和相应的零部件,直接奔赴现场工作。
滚烫的热浪炙烤着大地,气温高达39摄氏度!汗水擦了又擦,依然迷住了双眼,又如细雨般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马上组织起来,拿来遮阳布,每人撑起遮阳布的一角。热浪袭人的大地上,立即出现了一座座以人为柱的凉亭!这时,供电人的心与农民兄弟的心紧紧系在了一起。
最后一个螺丝旋紧!合闸!出水了!清凉的井水从地下喷涌而出,一路欢歌奔向焦渴的大地。那动人的歌唱给勤劳朴实的农民,更唱给无私奉献的农电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