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建制勇夺标――记河北省电力公司获国网公司会计管理工作标杆单位
2007-07-11 11:51:43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本报通讯员 孟志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利器。近年来,省公司按照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新要求,以科学理财观为统领,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扎实工作,逐步形成了“核算规范、管理高效、制度健全、监督到位”的一整套会计管理体系,促进了会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在2007年国网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工作对标中,省公司获会计管理工作标杆单位荣誉称号。
实施标准化建设 夯实会计管理基础
2006年以来,省公司把开展财务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下发了《财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了岗位职责、会计核算、成本管理、财务分析、工程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6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通过试点、交流和研讨,加以推广实施,提高了公司财务标准化管理水平,夯实了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公司还深入开展了 “一本、一册、一图”活动,要求每个岗位汇集整理本岗位政策制度汇编、工作手册和工作流程图,明确各岗位“工作依据是什么、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程序是什么”。通过该项活动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标准化岗位工作体系,达到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就像公司基层单位一名财务人员说的那样:“通过标准化建设,更清楚地知道工作依据是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
强化制度建设 探索管理新机制
会计制度建设是会计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公司在构建现代企业会计制度过程中,围绕财务重点工作,遵循科学性、合规性、实用性原则,构建了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会计业务规范制度,公司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纲要》,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两年来,公司在会计管理方面先后制定了《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程》、《财务快报管理办法》、《应收款项管理办法》等会计管理制度,使会计核算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了职责明确的岗位监督制度,公司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经营责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理财工作的意见》,明确界定了各单位基建、生产、营销、人资、财务等业务部门和各岗位专责在收入、成本、工程管理、关联交易等具体业务处理流程中的经营责任,增强了各单位依法理财意识,明确了依法理财工作措施,规避了经营风险。三是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工作考核制度,在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会计工作质量指标,从会计基础工作、制度建设及执行、资金安全、履职能力4个方面对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
这一系列具体会计制度、核算办法的制定、执行,从根本上保障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会计制度体系,为公司会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行精细化管理 深化会计管理工作
随着财务管理内容不断丰富,对会计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进一步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超前意识、服务意识,深化会计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手段,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加强财务信息精细化管理,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利用先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三个提高”。一是提高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监控能力,采用远光集中核算信息系统,所有财务数据在公司本部集中管理,提高了数据分析时效性。二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精细化程度,向相关专业信息延伸,开发了购电费管理系统,提高了电费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三是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开发了财务分析系统,优化了财务分析模型,设置了快报分析、经营情况月报、购电费管理等分析报告模版,提高了财务分析的科学性。
优化财务快报流程,提高财务快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财务快报由于时效性强,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信息。我公司建立了横向覆盖各相关部门,纵向贯穿各级单位的快报工作流程:一是做到工作有明确分工,数据来源准确,并层层把关,突出一个“准”字;二是做到工作有效衔接,各环节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提高了编报效率,突出了一个“快”字;三是做到严格审核,确保存在或发生的交易事项全部纳入报表范围,突出了一个“全”字。
全面加强趸售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了“三统一”。2006年,公司加强了对农电企业的全面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公司制定印发了《趸售县级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办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利器。近年来,省公司按照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新要求,以科学理财观为统领,强化管理、创新机制、扎实工作,逐步形成了“核算规范、管理高效、制度健全、监督到位”的一整套会计管理体系,促进了会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在2007年国网公司资产经营管理工作对标中,省公司获会计管理工作标杆单位荣誉称号。
实施标准化建设 夯实会计管理基础
2006年以来,省公司把开展财务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下发了《财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了岗位职责、会计核算、成本管理、财务分析、工程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6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通过试点、交流和研讨,加以推广实施,提高了公司财务标准化管理水平,夯实了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公司还深入开展了 “一本、一册、一图”活动,要求每个岗位汇集整理本岗位政策制度汇编、工作手册和工作流程图,明确各岗位“工作依据是什么、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程序是什么”。通过该项活动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标准化岗位工作体系,达到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就像公司基层单位一名财务人员说的那样:“通过标准化建设,更清楚地知道工作依据是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
强化制度建设 探索管理新机制
会计制度建设是会计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公司在构建现代企业会计制度过程中,围绕财务重点工作,遵循科学性、合规性、实用性原则,构建了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会计业务规范制度,公司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纲要》,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两年来,公司在会计管理方面先后制定了《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程》、《财务快报管理办法》、《应收款项管理办法》等会计管理制度,使会计核算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了职责明确的岗位监督制度,公司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经营责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理财工作的意见》,明确界定了各单位基建、生产、营销、人资、财务等业务部门和各岗位专责在收入、成本、工程管理、关联交易等具体业务处理流程中的经营责任,增强了各单位依法理财意识,明确了依法理财工作措施,规避了经营风险。三是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工作考核制度,在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会计工作质量指标,从会计基础工作、制度建设及执行、资金安全、履职能力4个方面对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
这一系列具体会计制度、核算办法的制定、执行,从根本上保障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会计制度体系,为公司会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行精细化管理 深化会计管理工作
随着财务管理内容不断丰富,对会计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进一步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超前意识、服务意识,深化会计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手段,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加强财务信息精细化管理,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利用先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三个提高”。一是提高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监控能力,采用远光集中核算信息系统,所有财务数据在公司本部集中管理,提高了数据分析时效性。二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精细化程度,向相关专业信息延伸,开发了购电费管理系统,提高了电费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三是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开发了财务分析系统,优化了财务分析模型,设置了快报分析、经营情况月报、购电费管理等分析报告模版,提高了财务分析的科学性。
优化财务快报流程,提高财务快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财务快报由于时效性强,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信息。我公司建立了横向覆盖各相关部门,纵向贯穿各级单位的快报工作流程:一是做到工作有明确分工,数据来源准确,并层层把关,突出一个“准”字;二是做到工作有效衔接,各环节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提高了编报效率,突出了一个“快”字;三是做到严格审核,确保存在或发生的交易事项全部纳入报表范围,突出了一个“全”字。
全面加强趸售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了“三统一”。2006年,公司加强了对农电企业的全面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公司制定印发了《趸售县级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办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