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甘肃省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位奇镇芦堡村
2007-04-27 11:32:4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家里该亮的都亮了,该热的都热了,现在我们一时半会儿都离不开电,做饭用的是电灶,取暖用的是电暖气,哪一样都少不了电,如果一天没电,就不习惯。现在咱想用电就用,不用担心电不足了。这都是党的政策好,电力部门的服务好,你们城里人能享受的我们农村人一样也能享受到”位奇镇芦堡村张老伯一提起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就如数家珍,掰着手指对笔者说个不停。在2006年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我省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试点的位奇镇芦堡村,今年2月又被省电力公司命名为“甘肃省新农村电气化村”。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给位奇镇芦堡村带来了新的机遇。
2006年芦堡村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村试点后,该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新农村电气化试点为契机,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为确保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任务的务期完成,该公司制定下发了《山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新农村电气化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山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创建“新农村电气化示范村”工作计划表》,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工作计划、工作步骤和责任单位。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设备,彻底改造老旧高能耗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下接户线;电表箱集装改造与现代化抄表手段结合起来;村级电网遵循“中压近户,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低压采用三相和单相混合供电模式,充分考虑新农村集中居住区景观要求,在新农村配网建设与改造中推广次干道架空线路供电方式的应用,以美化环境,节约投资。并在一、二期农网建设改造的基础上,投资47万元予以解决电气化建设存在问题,在短时间内,将芦堡村原10千伏LGJ-35导线更换为LGJ-70导线4.6793公里;增容改造变 6台;更换户表损坏瓷插437只、保护单元210只。通过此次农村电气化改造,芦堡村的供电半径缩短到500米,供电可靠性达到99.97%,无油化率在10%以下,低压配电装置完成率达到100%,与客户供用电合同签订率达到了100%。供电服务承诺兑现率、客户评价满意率均达到100%,自1987年以来未发生农村触电伤亡事故,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化验收标准。目前,芦堡村配电线路6.4933公里,配电台区15个,总容量1335千伏安。人均年生活用电量160KWH,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96.8%,台区低压线损率9.89%,农副加工全部实现了电气化,“户户通电”率达到了100%。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实施,使位奇镇芦堡7个社形成了一个坚强、可靠的农村电网,不仅使农村居民用电得到保障,也为今后我县新农村实现电气化乡(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芦堡村村主任张有泽深有感触的说:“在98年农网改造前,我们村只有二台变压器,容量80KVA,当时农副产品的加工,就严重影响供电末端群众的电压,60瓦的灯炮不如现在15瓦的灯炮亮,生活好的人家家用电器一应聚全,但都成了摆设,村人均年生活用电量不到20KWH。98年农网改造以来,电压质量高了,供电可靠性好了,电足了,家用电器不再是摆设了,特别是农副产品的加工敞开用电。目前我们村办有二个砖厂、一个人造板材厂、一个亚麻厂,都是用电大户,但从来没有缺过电。尤其是电力人员的服务,没啥说的,他们都是主动找上门为我们办实事好事。去年我们村被作为新农村电气化试点村,正是隆冬时节,农户们还窝在被褥里睡懒觉,供电人员就开始工作了,村委会和村民实在过意不去,想请他们吃吨便饭,都被他们谢绝了。电气化改造以来,又为我们村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我们算了一笔帐,现在煤价上涨了,用电暖气比用煤经济,光村委会用电比用煤一年就要节省4000多元,现在我们村50%以上的农户都用上了电灶,一天1元钱的电费就够了,如果使用液化气,一天的2元以上,况且液化气又不方便,我们想逐步把我们村建设成全县的‘生态村’、‘环保村’,促进并带动全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谈起今后的发展,张有泽更是信心百倍,他说,今后,我们芦堡村将以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为依托,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基础实施,改造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可以想象,芦堡村的明天天更蓝、地更绿、电更足。(陈文亮 张志坚)
2006年芦堡村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村试点后,该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新农村电气化试点为契机,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为确保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任务的务期完成,该公司制定下发了《山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新农村电气化试点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山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创建“新农村电气化示范村”工作计划表》,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工作计划、工作步骤和责任单位。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设备,彻底改造老旧高能耗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下接户线;电表箱集装改造与现代化抄表手段结合起来;村级电网遵循“中压近户,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低压采用三相和单相混合供电模式,充分考虑新农村集中居住区景观要求,在新农村配网建设与改造中推广次干道架空线路供电方式的应用,以美化环境,节约投资。并在一、二期农网建设改造的基础上,投资47万元予以解决电气化建设存在问题,在短时间内,将芦堡村原10千伏LGJ-35导线更换为LGJ-70导线4.6793公里;增容改造变 6台;更换户表损坏瓷插437只、保护单元210只。通过此次农村电气化改造,芦堡村的供电半径缩短到500米,供电可靠性达到99.97%,无油化率在10%以下,低压配电装置完成率达到100%,与客户供用电合同签订率达到了100%。供电服务承诺兑现率、客户评价满意率均达到100%,自1987年以来未发生农村触电伤亡事故,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化验收标准。目前,芦堡村配电线路6.4933公里,配电台区15个,总容量1335千伏安。人均年生活用电量160KWH,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96.8%,台区低压线损率9.89%,农副加工全部实现了电气化,“户户通电”率达到了100%。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实施,使位奇镇芦堡7个社形成了一个坚强、可靠的农村电网,不仅使农村居民用电得到保障,也为今后我县新农村实现电气化乡(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芦堡村村主任张有泽深有感触的说:“在98年农网改造前,我们村只有二台变压器,容量80KVA,当时农副产品的加工,就严重影响供电末端群众的电压,60瓦的灯炮不如现在15瓦的灯炮亮,生活好的人家家用电器一应聚全,但都成了摆设,村人均年生活用电量不到20KWH。98年农网改造以来,电压质量高了,供电可靠性好了,电足了,家用电器不再是摆设了,特别是农副产品的加工敞开用电。目前我们村办有二个砖厂、一个人造板材厂、一个亚麻厂,都是用电大户,但从来没有缺过电。尤其是电力人员的服务,没啥说的,他们都是主动找上门为我们办实事好事。去年我们村被作为新农村电气化试点村,正是隆冬时节,农户们还窝在被褥里睡懒觉,供电人员就开始工作了,村委会和村民实在过意不去,想请他们吃吨便饭,都被他们谢绝了。电气化改造以来,又为我们村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我们算了一笔帐,现在煤价上涨了,用电暖气比用煤经济,光村委会用电比用煤一年就要节省4000多元,现在我们村50%以上的农户都用上了电灶,一天1元钱的电费就够了,如果使用液化气,一天的2元以上,况且液化气又不方便,我们想逐步把我们村建设成全县的‘生态村’、‘环保村’,促进并带动全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谈起今后的发展,张有泽更是信心百倍,他说,今后,我们芦堡村将以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为依托,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基础实施,改造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可以想象,芦堡村的明天天更蓝、地更绿、电更足。(陈文亮 张志坚)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