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明珠闪耀金城――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桦甸市农电有限公司
2007-05-22 10:49:25 来源:吉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王姝婷 王 成 宫欢欢
因出产黄金,吉林省桦甸人自豪地称家乡为“金城”。桦甸市农电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喜讯传来,市委市政府、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客户一致认为他们这份荣誉当之无愧。赞许声的背后承载了电网企业建设 “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凝聚了桦甸农电员工加强电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滴滴汗水;记录了桦甸农电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一切从企业发展 从社会发展出发
“一切从企业发展、从社会发展出发”是这个公司的基本原则。
为了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满足农村用电负荷增长以及投资兴业企业的用电需求,这个公司每年都从自有资金中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电网建设和老旧设备改造,三年新建三座66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3万千伏安, 12座变电站全部实现 “四遥”自动化调度。他们还投资2000多万元,对夹皮沟金矿、白山水电等企业的1.5万客户实施了摘转供,改善了转供电客户的供电条件和服务质量,新建了桦南、红石、常山等6个供电所的办公楼,提升了农电企业的整体形象。
该公司班子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管理策略,促进了员工队伍和谐稳定,保证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大力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凡是涉及企业改革方案、发展目标、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都要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涉及员工生活福利的事项更是由员工自己做主,员工享有充分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一种做企业主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领导干部实行一岗双责,每人包保两到三个部室、四到五个供电所、若干户重点企业,定期检查、走访,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客户解决用电难题。543名行风暗访监督员,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公司行风建设进行社会监督。主动服务、超前服务的经营理念,为这个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真情服务赢得社会满意
“谁给地方经济发展制造障碍,就撤谁的职,砸谁的饭碗!”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是桦甸农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决心的最真实写照。他们根据农电系统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分散、服务对象繁杂的客观现实,推出印有公司领导、供电所长及包片电工姓名、联系方式、报修电话以及服务内容的便民服务连心卡,正是这张小小的卡片为他们和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前不久,桦甸城郊供电所所辖的宏伟钢厂自维变压器上的导线突然烧断,钢厂陷入停产状态。情急之下,厂长孙海林想起了手头有一张供电所发给他的服务卡,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城郊供电所打了个救援电话。10分钟后,所长带着抢修人员赶到了厂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修,恢复了送电,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他们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卡的服务方式、内容和措施。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热线,拓展了服务领域,设立客户代表,为客户提供真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桦甸农电每年通过服务联系卡为客户高效、快捷解决故障近百次,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一张小小服务卡,情暖千万百姓家。
“一定先服务,让企业活起来,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桦甸市桦南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却因为私营经济没有充分开发起来而制约了发展,一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由于矿区在电源末端,企业要维持生产常常用发电机发电,几家曾经到这里考察的企业终因成本太高而放弃投资。当听说辽宁一家企业愿意投资1800万元建立桦丰矿业公司时,他们主动组织了17个供电所417名员工义务献工,在春寒料峭的4月份顶着刺骨的寒风,利用一天多的时间就将线路架到坑口前,企业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投产,解决了60多人就业,实现年利税33万元。客商感动地说:“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像桦甸农电这样主动、快速服务的,还是第一次遇到,今后一定会介绍更多的企业来这里投资。”良好的用电环境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现在,桦南乡私营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乡财政收入从10万元一下跃升至40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乡”。
企业的长足发展最终依靠的是团队
“安全生产是保证,电网建设是基础,优质服务是关键,员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近年来,这个公司不仅先后组织骨干人员到友好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还通过强化员工技术技能、管理知识、优质服务等方面培训,培树了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在桦甸农电,不仅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优质服务明星”贺广庭这样的耀眼明星,还有一批杰出的供电所长、一支优秀的农民合同工队伍。这群明星的引领示范作用、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动了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地、市级人大代表,城郊供电所所长张军,就是群星中的一员。2006年7月,一<
因出产黄金,吉林省桦甸人自豪地称家乡为“金城”。桦甸市农电有限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喜讯传来,市委市政府、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客户一致认为他们这份荣誉当之无愧。赞许声的背后承载了电网企业建设 “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凝聚了桦甸农电员工加强电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滴滴汗水;记录了桦甸农电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一切从企业发展 从社会发展出发
“一切从企业发展、从社会发展出发”是这个公司的基本原则。
为了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满足农村用电负荷增长以及投资兴业企业的用电需求,这个公司每年都从自有资金中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电网建设和老旧设备改造,三年新建三座66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3万千伏安, 12座变电站全部实现 “四遥”自动化调度。他们还投资2000多万元,对夹皮沟金矿、白山水电等企业的1.5万客户实施了摘转供,改善了转供电客户的供电条件和服务质量,新建了桦南、红石、常山等6个供电所的办公楼,提升了农电企业的整体形象。
该公司班子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管理策略,促进了员工队伍和谐稳定,保证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大力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凡是涉及企业改革方案、发展目标、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都要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涉及员工生活福利的事项更是由员工自己做主,员工享有充分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一种做企业主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领导干部实行一岗双责,每人包保两到三个部室、四到五个供电所、若干户重点企业,定期检查、走访,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客户解决用电难题。543名行风暗访监督员,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公司行风建设进行社会监督。主动服务、超前服务的经营理念,为这个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真情服务赢得社会满意
“谁给地方经济发展制造障碍,就撤谁的职,砸谁的饭碗!”这个不成文的规定,是桦甸农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决心的最真实写照。他们根据农电系统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分散、服务对象繁杂的客观现实,推出印有公司领导、供电所长及包片电工姓名、联系方式、报修电话以及服务内容的便民服务连心卡,正是这张小小的卡片为他们和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前不久,桦甸城郊供电所所辖的宏伟钢厂自维变压器上的导线突然烧断,钢厂陷入停产状态。情急之下,厂长孙海林想起了手头有一张供电所发给他的服务卡,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城郊供电所打了个救援电话。10分钟后,所长带着抢修人员赶到了厂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修,恢复了送电,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他们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卡的服务方式、内容和措施。开通了95598客户服务热线,拓展了服务领域,设立客户代表,为客户提供真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桦甸农电每年通过服务联系卡为客户高效、快捷解决故障近百次,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一张小小服务卡,情暖千万百姓家。
“一定先服务,让企业活起来,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桦甸市桦南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却因为私营经济没有充分开发起来而制约了发展,一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由于矿区在电源末端,企业要维持生产常常用发电机发电,几家曾经到这里考察的企业终因成本太高而放弃投资。当听说辽宁一家企业愿意投资1800万元建立桦丰矿业公司时,他们主动组织了17个供电所417名员工义务献工,在春寒料峭的4月份顶着刺骨的寒风,利用一天多的时间就将线路架到坑口前,企业实现了当年施工当年投产,解决了60多人就业,实现年利税33万元。客商感动地说:“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像桦甸农电这样主动、快速服务的,还是第一次遇到,今后一定会介绍更多的企业来这里投资。”良好的用电环境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投资,现在,桦南乡私营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乡财政收入从10万元一下跃升至40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乡”。
企业的长足发展最终依靠的是团队
“安全生产是保证,电网建设是基础,优质服务是关键,员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近年来,这个公司不仅先后组织骨干人员到友好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还通过强化员工技术技能、管理知识、优质服务等方面培训,培树了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在桦甸农电,不仅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优质服务明星”贺广庭这样的耀眼明星,还有一批杰出的供电所长、一支优秀的农民合同工队伍。这群明星的引领示范作用、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动了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地、市级人大代表,城郊供电所所长张军,就是群星中的一员。2006年7月,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