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坚强榆林电网 服务能源化工基地
2007-02-05 14:59:50 来源:三秦都市报
A-
A+
电力18讯: ――访陕西榆林供电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田来民
记者: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省电力公司在榆林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榆林供电公司作为省电力公司的基层单位,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都做了哪些工作?
田来民:能源资源的富集使榆林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目前已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数十家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榆林,形成了对电力的强势需求。可榆林是全省、全国惟一的两家管网的电力体制,2002年之前,榆林电网一直属于地区独立性电网。多年来,由于陕西电网在榆林地区电源建设相对滞后,榆林电网一直没有与陕西大网并网运行。为了彻底摆脱榆林电力多年依靠外省救援的尴尬局面,作为陕西省电力公司驻榆的供电公司,从进驻榆林起,我们就承担起了建设榆林超高压、大电网的历史使命。十年来,榆林供电公司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为陕北能源大开发供好电、服好务作为首要责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榆林大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高瞻远瞩、超前规划,逐步建立起了榆林的超高压输电网络,填补了榆林一直没有超高压输电网络的空白,在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趋紧的大背景下,榆林供电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保证了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对电能的需求。1998年―2000年,相继建成榆林、神木两座330KV变电站和330KV延―榆―神输电线路并投入运行,标志着连接陕西南至安康、北至神木的330KV电力大动脉全线贯通;2002年1月1日,在省电力公司、省农电局、榆林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榆林供电公司330KV电网正式与榆林110KV农网连接并合闸送电;2005年12月,330KV延―榆―神二回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十年来,榆林供电公司先后投资约20亿元建设了330KV变电站2座、主变600MVA/4台、线路4条计529KM;110KV变电站8座,主变 466MVA/13台,线路27条计585KM;35KV变电站6座,主变45MVA/9台,线路11条109KM。给榆林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大大缓解了榆林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也从根本上提高了榆林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记者:“十一五”期间,榆林供电公司在建设坚强榆林电网方面有什么构想?
田来民:榆林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的基础单元,始终站在支持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高度,站在支持陕北老区发展的高度,努力促进榆林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十一五”末,榆林供电公司整体工作水平要在同行业中实现“陕西领先,西北先进,国内一流”,建设一个与榆林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相适应的坚强的榆林电网。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有10个,总投资3205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榆林届时将成为全省的用电大市,用电负荷将达到460万千瓦。仅靠目前的电网供电既不可能、也不可靠。另一方面,由于榆林新增大用户建设规模大,地理位置分散,用电负荷大,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高,这就必须发挥大电网的综合优势,由陕西主网供电,才能确保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要保证榆林经济的长远发展,电网还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这必须依靠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为了更好地服务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用电客户和发电企业,我们根据榆林地区的负荷发展趋势,研究制定了榆林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省电力公司将投资约70亿元,新建府谷、大保当、绥德、锦界、大柳塔、榆林南、横山、府谷Ⅱ、靖边等9座330KV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396万千伏安,新增330KV线路1500余公里;在榆林北部负荷密集区,率先形成由榆林南(开关站)―榆林―大保当―神木―府谷―府谷Ⅱ―锦界6座330KV变电站组成的一个双环网结构,新增的大型发电厂均以2~3回330KV线路接入网内;围绕330KV主网的建设,将配套建设110KV变电站30座、变电容量约300万千伏安,线路约1800公里。项目建成后,榆林地区330KV变电能力由60万千伏安增加到460万千伏安,完全能够满足榆林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要。榆林供电公司有陕西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有坚强的330KV电网做后盾,另外,按照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电网将不断得到完善,特别是特高压电网在榆林的布点,会从根本上解决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一个坚强可靠的榆林电网正在形成,为改善榆林投资环境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
记者: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国家电网公司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和谐企业的目标,榆林供电公司将如何落实?
田来民:供电企业是基础性产业、公共性事业、服务性行业。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发电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供电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电网经营企业,榆林供电公司一直致力于榆林经济和社会发展,着力打造坚强榆林电网,努力构<
记者: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省电力公司在榆林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榆林供电公司作为省电力公司的基层单位,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都做了哪些工作?
田来民:能源资源的富集使榆林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目前已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数十家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榆林,形成了对电力的强势需求。可榆林是全省、全国惟一的两家管网的电力体制,2002年之前,榆林电网一直属于地区独立性电网。多年来,由于陕西电网在榆林地区电源建设相对滞后,榆林电网一直没有与陕西大网并网运行。为了彻底摆脱榆林电力多年依靠外省救援的尴尬局面,作为陕西省电力公司驻榆的供电公司,从进驻榆林起,我们就承担起了建设榆林超高压、大电网的历史使命。十年来,榆林供电公司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为陕北能源大开发供好电、服好务作为首要责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榆林大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高瞻远瞩、超前规划,逐步建立起了榆林的超高压输电网络,填补了榆林一直没有超高压输电网络的空白,在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趋紧的大背景下,榆林供电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保证了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对电能的需求。1998年―2000年,相继建成榆林、神木两座330KV变电站和330KV延―榆―神输电线路并投入运行,标志着连接陕西南至安康、北至神木的330KV电力大动脉全线贯通;2002年1月1日,在省电力公司、省农电局、榆林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榆林供电公司330KV电网正式与榆林110KV农网连接并合闸送电;2005年12月,330KV延―榆―神二回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十年来,榆林供电公司先后投资约20亿元建设了330KV变电站2座、主变600MVA/4台、线路4条计529KM;110KV变电站8座,主变 466MVA/13台,线路27条计585KM;35KV变电站6座,主变45MVA/9台,线路11条109KM。给榆林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大大缓解了榆林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也从根本上提高了榆林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记者:“十一五”期间,榆林供电公司在建设坚强榆林电网方面有什么构想?
田来民:榆林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的基础单元,始终站在支持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高度,站在支持陕北老区发展的高度,努力促进榆林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十一五”末,榆林供电公司整体工作水平要在同行业中实现“陕西领先,西北先进,国内一流”,建设一个与榆林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相适应的坚强的榆林电网。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有10个,总投资3205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建设,榆林届时将成为全省的用电大市,用电负荷将达到460万千瓦。仅靠目前的电网供电既不可能、也不可靠。另一方面,由于榆林新增大用户建设规模大,地理位置分散,用电负荷大,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高,这就必须发挥大电网的综合优势,由陕西主网供电,才能确保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要保证榆林经济的长远发展,电网还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这必须依靠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为了更好地服务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用电客户和发电企业,我们根据榆林地区的负荷发展趋势,研究制定了榆林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省电力公司将投资约70亿元,新建府谷、大保当、绥德、锦界、大柳塔、榆林南、横山、府谷Ⅱ、靖边等9座330KV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396万千伏安,新增330KV线路1500余公里;在榆林北部负荷密集区,率先形成由榆林南(开关站)―榆林―大保当―神木―府谷―府谷Ⅱ―锦界6座330KV变电站组成的一个双环网结构,新增的大型发电厂均以2~3回330KV线路接入网内;围绕330KV主网的建设,将配套建设110KV变电站30座、变电容量约300万千伏安,线路约1800公里。项目建成后,榆林地区330KV变电能力由60万千伏安增加到460万千伏安,完全能够满足榆林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要。榆林供电公司有陕西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有坚强的330KV电网做后盾,另外,按照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电网将不断得到完善,特别是特高压电网在榆林的布点,会从根本上解决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一个坚强可靠的榆林电网正在形成,为改善榆林投资环境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
记者: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国家电网公司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和谐企业的目标,榆林供电公司将如何落实?
田来民:供电企业是基础性产业、公共性事业、服务性行业。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发电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供电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电网经营企业,榆林供电公司一直致力于榆林经济和社会发展,着力打造坚强榆林电网,努力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