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弯的脊梁――庄河供电局抗击“3.4风暴潮”纪事
2007-03-19 10:19: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辽宁省庄河供电局 张宝义
2007年3月4日,一场56年一遇的风暴潮袭击了辽南大地。这一天,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已经给节日增添了许多不愉快地感觉,谁知道,临近傍晚,天气竟然骤变,刮起了暴风雪。
这时,庄河供电局局长刘美杰、生产副局长林荣斌、总工程师等相关领导已经早早地来到局里值班,每每遇到恶劣天气,主要领导亲自值班,这在庄供已经形成惯例。
16时04分,庄河一次变电所随着一阵警报声的响起,后台机上显示出了一连串报警信号,220kV庄宝线开关跳闸,自动重合失败,随后又相继发生了220kV东庄线、庄新线跳闸,重合又失败。接下来,66kV庄明左线、庄明右线、庄台线、庄青线、10kV大庆线等线路也发生了跳闸及接地故障,一时间,庄河变电所后台机的警报声、电话的响铃声、打印机声响成了一片。
这突如其来变故着实让庄供值班领导心头一颤。东庄线跳闸,庄新线跳闸,庄宝线跳闸,这就意味着为庄河地区供应电力的四条220KV线路,只有岩庄线在运行,庄河的输电能力锐减四分之三,如果岩庄线也发生跳闸,庄河电网彻底瓦解,整个庄河地区将陷于一片黑暗之中,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看来庄河的电力已经达到了“命悬一线”的境地。
“一场电力抢修的战役即将打响!”庄供高层决策者们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既然是“打仗”,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必须做到兵贵神速。
“马上夜间巡线!为第二天电力抢修赢得时间。”庄供决策者们一拍即合。他们派出三个送电线路特巡组和一个配电线路特巡组,顶风冒雪进行故障点巡查,生产副局长林荣斌和总工程师徐兆春在调度室进行统一指挥。与此同时,各生产班组及庄供兴华电建公司人员紧急到岗待命,等待着一旦发现具备抢修送电条件,就紧急抢修,恢复送电,让庄河老百姓跟往常一样过个祥和的元宵节。在接到大连局调度66千伏线路跳闸重合失败不再进行强送命令后,兴华电建的人员才休息。这时风雪越来越大,林荣斌同志带领着特巡组还在庄青线巡视。道路上的细雪飞舞,仿佛舞台上释放的干冰,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公路,哪里是田野,几台机动车已经滑至深沟里,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他们就把车开至避风处,徒步巡视,其情景就像《草原英雄小姐妹》镜头的重放。风越刮越大,瞬时都有被狂风吹倒的可能,无奈他们就两人搀扶着翻山峦,越阴沟。这时相互之间喊话联系已经无济于事了,他们就抢光手电筒确定方位,就这样艰苦巡视着,直到晚上23时,三个特巡小组终于查清故障点胜利凯旋。
23时50分,庄河供电局生产调度会议室灯火通明,他们的《电网灾害抢救应急预案》已经全面启动。会议室里,各生产班组长和专工20余人聚集一起,分析灾情,研究事故抢修方案,会议由生产副局长林荣斌主持。历经两个小时,一整套详尽的电力事故抢修方案诞生了。其中包括《生产班组抢修用车安排表》、《配电事故抢修方案》、《送电线路事故抢修方案》、《事故抢修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人员具体分工细致到工具材料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等。面对灾害给庄河电网带来的重创,与会者表示一定要积极而不急躁;悲痛而不萎靡。坚决把灾害给电网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把停电时间降低到最低点,把施救过程中“二次事故”的可发性降低到最低点。
会议结束时已经凌晨2点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如此详尽的抢修方案,这恐怕在本次风暴潮中绝不多见。由于抢修方案诞生于子夜,所以,给庄河电网抢修“战役”的全面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福地”之说
经常听有人说,庄河是块福地,这话的确千真万确。当自然灾害大面积降临时,庄河供电局总是能把电网损失降到最低点。但是这福气除了上苍的恩此外,人为因素也占了许多。本次“3.4风暴潮”造成庄河地区66千伏变电所停运14座,其中直供5座,趸售9座,66千伏线路跳闸6条,10千伏配电线路送电线路停运60条,220KV铁塔倒伏5基。合抱之树连根拔起,十五米电杆拦腰折断,庄河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6个亿人民币。风暴潮在庄河的强度可想而知。
3月4日晚上,输电线路的频繁故障导致变压器等主设备受到巨大短路电流的冲击,而庄河地区所有设备无一烧毁和异常,这说明了什么?输电线路的频繁故障也使得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经受严峻考验。当晚庄河变电所66千伏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17次、220千伏共7次故障(包括强送失败)保护及自动装置均动作正确,这又说明了什么?
庄河变电所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测距装置的准确测距和定性,为确定抢修工作的侧重点和巡线人员巡查故障点提供科学依据。220千伏岩庄线保护装置在系统发生波动的情况下没有误跳闸,为庄河地区电网没有彻底摧垮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命悬一线”的庄河变电所的顽强屹立,为大连电网在三小时十五分钟内又回到辽宁主电网的怀抱,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变电设备、继电保护、远动装置在“3.4”风暴潮中的完好无损,为庄河地<
2007年3月4日,一场56年一遇的风暴潮袭击了辽南大地。这一天,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已经给节日增添了许多不愉快地感觉,谁知道,临近傍晚,天气竟然骤变,刮起了暴风雪。
这时,庄河供电局局长刘美杰、生产副局长林荣斌、总工程师等相关领导已经早早地来到局里值班,每每遇到恶劣天气,主要领导亲自值班,这在庄供已经形成惯例。
16时04分,庄河一次变电所随着一阵警报声的响起,后台机上显示出了一连串报警信号,220kV庄宝线开关跳闸,自动重合失败,随后又相继发生了220kV东庄线、庄新线跳闸,重合又失败。接下来,66kV庄明左线、庄明右线、庄台线、庄青线、10kV大庆线等线路也发生了跳闸及接地故障,一时间,庄河变电所后台机的警报声、电话的响铃声、打印机声响成了一片。
这突如其来变故着实让庄供值班领导心头一颤。东庄线跳闸,庄新线跳闸,庄宝线跳闸,这就意味着为庄河地区供应电力的四条220KV线路,只有岩庄线在运行,庄河的输电能力锐减四分之三,如果岩庄线也发生跳闸,庄河电网彻底瓦解,整个庄河地区将陷于一片黑暗之中,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看来庄河的电力已经达到了“命悬一线”的境地。
“一场电力抢修的战役即将打响!”庄供高层决策者们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既然是“打仗”,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必须做到兵贵神速。
“马上夜间巡线!为第二天电力抢修赢得时间。”庄供决策者们一拍即合。他们派出三个送电线路特巡组和一个配电线路特巡组,顶风冒雪进行故障点巡查,生产副局长林荣斌和总工程师徐兆春在调度室进行统一指挥。与此同时,各生产班组及庄供兴华电建公司人员紧急到岗待命,等待着一旦发现具备抢修送电条件,就紧急抢修,恢复送电,让庄河老百姓跟往常一样过个祥和的元宵节。在接到大连局调度66千伏线路跳闸重合失败不再进行强送命令后,兴华电建的人员才休息。这时风雪越来越大,林荣斌同志带领着特巡组还在庄青线巡视。道路上的细雪飞舞,仿佛舞台上释放的干冰,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公路,哪里是田野,几台机动车已经滑至深沟里,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他们就把车开至避风处,徒步巡视,其情景就像《草原英雄小姐妹》镜头的重放。风越刮越大,瞬时都有被狂风吹倒的可能,无奈他们就两人搀扶着翻山峦,越阴沟。这时相互之间喊话联系已经无济于事了,他们就抢光手电筒确定方位,就这样艰苦巡视着,直到晚上23时,三个特巡小组终于查清故障点胜利凯旋。
23时50分,庄河供电局生产调度会议室灯火通明,他们的《电网灾害抢救应急预案》已经全面启动。会议室里,各生产班组长和专工20余人聚集一起,分析灾情,研究事故抢修方案,会议由生产副局长林荣斌主持。历经两个小时,一整套详尽的电力事故抢修方案诞生了。其中包括《生产班组抢修用车安排表》、《配电事故抢修方案》、《送电线路事故抢修方案》、《事故抢修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人员具体分工细致到工具材料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等。面对灾害给庄河电网带来的重创,与会者表示一定要积极而不急躁;悲痛而不萎靡。坚决把灾害给电网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把停电时间降低到最低点,把施救过程中“二次事故”的可发性降低到最低点。
会议结束时已经凌晨2点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如此详尽的抢修方案,这恐怕在本次风暴潮中绝不多见。由于抢修方案诞生于子夜,所以,给庄河电网抢修“战役”的全面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福地”之说
经常听有人说,庄河是块福地,这话的确千真万确。当自然灾害大面积降临时,庄河供电局总是能把电网损失降到最低点。但是这福气除了上苍的恩此外,人为因素也占了许多。本次“3.4风暴潮”造成庄河地区66千伏变电所停运14座,其中直供5座,趸售9座,66千伏线路跳闸6条,10千伏配电线路送电线路停运60条,220KV铁塔倒伏5基。合抱之树连根拔起,十五米电杆拦腰折断,庄河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6个亿人民币。风暴潮在庄河的强度可想而知。
3月4日晚上,输电线路的频繁故障导致变压器等主设备受到巨大短路电流的冲击,而庄河地区所有设备无一烧毁和异常,这说明了什么?输电线路的频繁故障也使得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经受严峻考验。当晚庄河变电所66千伏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17次、220千伏共7次故障(包括强送失败)保护及自动装置均动作正确,这又说明了什么?
庄河变电所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测距装置的准确测距和定性,为确定抢修工作的侧重点和巡线人员巡查故障点提供科学依据。220千伏岩庄线保护装置在系统发生波动的情况下没有误跳闸,为庄河地区电网没有彻底摧垮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命悬一线”的庄河变电所的顽强屹立,为大连电网在三小时十五分钟内又回到辽宁主电网的怀抱,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变电设备、继电保护、远动装置在“3.4”风暴潮中的完好无损,为庄河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