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供电公司市场发展谋略探寻
作者:魏海龙
本网讯 人们留意到,在2007年十堰供电公司公开发布的《2010年十堰电力市场经营发展研究报告》里,售电量目标被重重的锁定为40亿千瓦时,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而这一目标正在悄悄实现。数据显示,2007年1至2月份,该公司已完成售电量43784万千瓦时,增幅达28.77%,市场份额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0.20%,首次实现过半的历史性突破。
这是否意味着演绎了近半个多世纪的“三足鼎立,四分天下”十堰区域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图,将在公元2007年重新改版?
风云变幻、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市场的天平指针何以不停地摆向在区域电力市场竞争中并不占自然优势的十堰供电公司?谜底究竟在哪里?
大服务赢得大效益
――十堰供电公司市场发展谋略探寻
战略引领 实干文化聚合力
纵观全国电力市场,十堰可以说是一个特例。
由于管理体制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十堰电网在结构上形成了汉江集团、丹江、郧县电力公司组成的丹江区域电网,东汽公司企业电网以及十堰供电公司主网并驾齐驱、交错而立的分区供(受)电的格局。电网结构的相对独立,便自然演衍出电力市场由十堰供电公司、汉江集团(丹江电厂)、东汽公司、地方小水电“三足鼎立、四分天下”之势。
多家办电,特殊的供电格局和管理体制下,十堰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汉江集团公司低电价销售,直接挤占十堰供电公司已有的电力市场。东风汽车公司自备热电厂发电计划的逐年增加,直接导致十堰供电公司销售电量的减少;小水电发电量的大幅上升,各县供电公司购买十堰主网的电量也有所下降。
资料显示,2001年,作为主网供电单位的十堰供电公司,在全市年社会用电量约45亿千瓦时的市场份额中不足三分之一。
如何冲出劣势,把市场份额这块“蛋糕”做大做活?十堰供电人在忧患中觉醒:要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胜出,必须扬长避短,把自身的电网、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和有利条件“转化”为服务优势,这种优势体现的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从2002年初到2006年,十堰供电公司综合考虑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先后提出了“六五三三二”的发展战略和“四三二”的发展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加快电网发展拓市场,创新经营管理求质效、提升服务水平树品牌形象,全面增强综合实力。以注重实干,讲求实效,提升实力的“实干文化”,引领目标的实施。
固本强基 淬火锻造企业“筋骨”
2007年的春天似乎比以往来得早。3月18日,当500千伏十襄输电线路工程正式开工的礼花在空中美丽的绽开,位于鄂西北大山深处的十堰500千伏大川站址早已被满山竞放的迎春花紧紧簇拥着。这一天,十堰供电人笑容格外灿烂。这一夜,十堰供电人彻夜无眠。为了这一天,十堰供电人企盼了5年。
这是十堰供电人对电网的一种特殊情结。这种情结,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由于历史原因,仅靠220千伏“两站两线”与湖北电网联系的十堰电网结构薄弱,主变容量不足,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特别是“网中网”复杂的运行方式,使电网安全“如履薄冰”。历经市场磨砺的十堰供电人深知,发展最本质的基础,就是电网,没有电网的发展,市场的拓展延伸只能是一句空话。
面对落后的电网,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电力电量的需求,从1999年以来,十堰供电公司抢抓城乡电网改造、水电大开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和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合作等历史机遇,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滚动修编电网规划,争取建设项目,超常规推进电网建设发展。
在加快电网建设上,十堰供电人不断创新电网经营理念。实施电网统一规划,发挥大电网优势,2003年十堰供电人以智者的忧虑和超人的胆识提出:“必须跳出门户之见,打破现有的体制束缚,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2005年6月28日,220千伏均州输变电工程的成功投运,这不仅为薄弱的丹江区域电网提供了可靠的大电网支撑,使封闭了几十年的丹江水电自产自销供电格局悄然打破。同时,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年8亿多千瓦时的直供电量,使十堰供电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一步提升了13个百分点,十堰供电公司在区域电力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
为服务十堰水电大开发,共谋“双赢”,十堰供电人积极探索电网建设多元化投资的新途径。220千伏柏<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