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脱贫致富注入强大动力――武邑县电力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纪实
2007-03-30 11:24:05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河北省武邑县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人口基数较少,自然资源匮乏,工业经济落后,是全县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诸多先天性不利因素,武邑县电力局作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不辱使命,勇挑重担,为优化全县城乡电网结构,服务农村、农民、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全县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树形象 优服务 赢得客户满意
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武邑县电力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宗旨,严格落实国网公司“三公”调度、供电措施“十项承诺”和优质服务“三个十条”, 牢固树立起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及时解决客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用电困难。该局在机关大楼和各乡(镇)基层供电所服务大厅,均设置了客户休息室,配备了饮水机、打气筒、雨伞等多种便民用品,真正做到从细微处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该局把涉及客户的业扩报装、用电咨询、收费查询、故障报修、服务投诉、停电预告等项目统一纳入客户服务中心操作,客户随时可以通过服务中心的语音电话自动查询系统获得所需信息,减少了客户办电的中间程序,方便了客户日常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为了让客户真正享受到“优质、方便、快捷、一流”的供电服务,该局还实行了首问负责制、抢修时限制等措施,设立了95598服务电话,各乡(镇)供电所均成立了电力事故应急抢修服务小分队,昼夜值班,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实现了“畅通、高效、快速反应”的供电服务体系。
抓队伍 促科技 提高服务效率
为适应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的需要,武邑局始终坚持“人才兴网、科技兴电”的战略方针。该局针对企业职工队伍素质不强、电网科技含量不高两大症结,加大资金投入力求改变落后状况。在加强职工文化素质上,武邑局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农电队伍中,从而大幅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结构。在业务技能上,武邑局通过聘请专业教师,定期举办职工培训班,开展业务技能比赛,现场模拟拉练,反事故演习等方式,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准。同时,武邑局还深入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在全局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传、帮、带”氛围,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职业道德上,武邑局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制定了教育、监督、惩治工作实施计划和方案,加强了对干部职工日常工作行为的监督力度,每年定期邀请县检察院专业人士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在科技研发上,该局成立了一支由16人组成的科技攻关小组,专门研发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抄、核、收等用电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目前,武邑局共研发了27项QC成果,并全部应用到营销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改善了电力营销工作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管理粗放的被动局面,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电网科技含量。
强电网 优环境 助推经济发展
良好的供用电环境,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是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坚强保障。近年来,武邑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兴经济必先强电网”的原则,积极引资金、争项目,加快了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进度,进一步优化全县城乡电网环境。武邑局在完成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的基础上,2005年,完成了投资2000多万元的城网建设与改造任务,新建了欢龙、小庄两庄35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27000千伏安,大大缓解了全县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紧张的局面。2006年,该局又先后引资近10亿元,新建了全市首座衡东500千伏变电站和全县首座金寺220千伏变电站;新建了邱庄110千伏、怀甫110千伏变电站,完成了清凉店110千伏变电站的增容改造工程;完成全县10座35千伏变电站、13条35千伏线路、52条10千伏线路和560个台区的标准化建设改造任务,并对全县24个行政村进行了电气化标准村改造等,优化了全县城乡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2007年,武邑局将加强对全县农村低压排灌线路的改造力度,全面进行计量装置改造,积极发展农村电气化事业,推行“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加快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进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县经济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陈虎 赵风云 鲁林锋)
树形象 优服务 赢得客户满意
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武邑县电力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宗旨,严格落实国网公司“三公”调度、供电措施“十项承诺”和优质服务“三个十条”, 牢固树立起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及时解决客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用电困难。该局在机关大楼和各乡(镇)基层供电所服务大厅,均设置了客户休息室,配备了饮水机、打气筒、雨伞等多种便民用品,真正做到从细微处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该局把涉及客户的业扩报装、用电咨询、收费查询、故障报修、服务投诉、停电预告等项目统一纳入客户服务中心操作,客户随时可以通过服务中心的语音电话自动查询系统获得所需信息,减少了客户办电的中间程序,方便了客户日常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为了让客户真正享受到“优质、方便、快捷、一流”的供电服务,该局还实行了首问负责制、抢修时限制等措施,设立了95598服务电话,各乡(镇)供电所均成立了电力事故应急抢修服务小分队,昼夜值班,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实现了“畅通、高效、快速反应”的供电服务体系。
抓队伍 促科技 提高服务效率
为适应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的需要,武邑局始终坚持“人才兴网、科技兴电”的战略方针。该局针对企业职工队伍素质不强、电网科技含量不高两大症结,加大资金投入力求改变落后状况。在加强职工文化素质上,武邑局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农电队伍中,从而大幅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结构。在业务技能上,武邑局通过聘请专业教师,定期举办职工培训班,开展业务技能比赛,现场模拟拉练,反事故演习等方式,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准。同时,武邑局还深入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在全局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传、帮、带”氛围,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职业道德上,武邑局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制定了教育、监督、惩治工作实施计划和方案,加强了对干部职工日常工作行为的监督力度,每年定期邀请县检察院专业人士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在科技研发上,该局成立了一支由16人组成的科技攻关小组,专门研发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抄、核、收等用电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目前,武邑局共研发了27项QC成果,并全部应用到营销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改善了电力营销工作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管理粗放的被动局面,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电网科技含量。
强电网 优环境 助推经济发展
良好的供用电环境,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是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坚强保障。近年来,武邑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兴经济必先强电网”的原则,积极引资金、争项目,加快了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进度,进一步优化全县城乡电网环境。武邑局在完成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的基础上,2005年,完成了投资2000多万元的城网建设与改造任务,新建了欢龙、小庄两庄35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27000千伏安,大大缓解了全县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紧张的局面。2006年,该局又先后引资近10亿元,新建了全市首座衡东500千伏变电站和全县首座金寺220千伏变电站;新建了邱庄110千伏、怀甫110千伏变电站,完成了清凉店110千伏变电站的增容改造工程;完成全县10座35千伏变电站、13条35千伏线路、52条10千伏线路和560个台区的标准化建设改造任务,并对全县24个行政村进行了电气化标准村改造等,优化了全县城乡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2007年,武邑局将加强对全县农村低压排灌线路的改造力度,全面进行计量装置改造,积极发展农村电气化事业,推行“井井通电、户户持卡”工程,加快农村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进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县经济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陈虎 赵风云 鲁林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