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供电公司:点亮滨海新城
2007-04-06 09:54:32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今年1月24日,福建省长乐市供电有限公司的党政领导从省公司召开的2007年工作会议上,捧回了国家电网公司授予的“先进集体”,以及福建省公司授予的“先进集体”、“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这三面金灿灿的奖牌。这在福建全省67家县级供电企业中,仅长乐公司一家获此殊荣,一跃成为县供电企业的排头兵。在奖牌后面,凝聚了长电人的心血和汗水。2006年,长乐市网供日最高电量1121.4万千瓦时,网供最高负荷54.5万千瓦,比增 29.62%;电费回收率100%;售电量达32.66亿千瓦时,突破30亿千瓦时大关,比增20.02%,购售电量均居全省县级供电企业第二。
长电人的辛劳,换来了地方经济的大发展。2006年,长乐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比增13%;完成工业总产值453.40亿元,比增22.6%。作为长乐支柱产业的纺织和钢铁两大行业,去年销售量双双超百亿,销售收入达234.4亿元,创造了“无棉之乡筑百亿纺织城”、“无矿之地铸百亿钢铁城”、“无煤之城建百亿电业城”的奇迹。
每一组数据都生动地诠释了电力与经济的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对电力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长乐市供电公司抓住机遇,当好先行官与勤务兵,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服务品质,关爱百姓生活,使得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树立了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获得了上级公司和政府、客户的一致赞誉。
坚强电网助力“回归工程”
长乐地处闽江口南岸,是一座新崛起的海滨城市。近年来实施“回归工程”,经济发展强劲,一直保持“全国百强”、“全省十强”县(市)的地位,并跃居“福建十佳”之首。“十五”期间,该市兴建了闽江口、金峰、滨海、空港四大工业园区,集中了近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市工业用电占总用电量的80%以上。电力需求增长十分迅猛,五年全市最高负荷和售电量分别增长265.6%和288%,年均增长29.6%和31.1%,是福州工业负荷发展最快的主要地区之一。
在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大潮面前,长乐市供电有限公司主动适应电力迅猛增长需求,做好规划,自筹资金,努力打造坚强电网,积极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05到2006年两年间,长乐公司累计完成工程投资额1.36亿元,完成和在建工程共21项,投资总额达2.2亿多元,共建成投运11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线路6条,增加主变容量313千伏安、线路80公里,超过了此前所有建设项目的总和。目前,长乐市共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总容量为720千伏安,110kV变电站13座总容量为1152千伏安,35kV变电站3座总容量为52.6千伏安,变电容量比2004年股份制改革前差不多翻了两番,为长乐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与此同时,长乐公司还加大了对地区配网的改造力度,前三年间共投入资金4.2亿元,今年还将投入5274万元,全面打造坚强可靠、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配网。目前,长乐全市196条110千伏配电线路中,共有72条实现了“手拉手”。“十一五”期间,该公司改造配网的步伐将向乡镇延伸,对首占、金峰、营前等镇区的配网进行改造,以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2005年,为了能让长乐市重点工程、投资约7亿元的金纶石化的后期项目能如期投产,长乐公司早在该项目刚刚确定,便马上立项,投资2992万元建设110千伏滨海变电站。由于该变电站工程面临着征地、线路走廊紧等一系列的难题,公司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市、镇、村三级政府的沟通,同时也借助企业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帮忙协调,另一方面采取边施工边调整的办法,尽量减少磨擦,加快施工进度。在技术上,由于金纶石化属于化纤企业,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为此,长乐公司专门敷设了4条电缆专线,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结果实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克服了时间紧、难度大、阻力多的困难,赶在该项目投产的前两个月顺利完工。
工程部主任陈德耀工作认真负责,不留情面。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下工地,发现有的施工队想偷工减料,往往把一些重要的施工项目和隐蔽工序等放到周末或者下班时间施工,他就和同事一起经常利用中午和周末休息时间到工地突击检查,让那些耍小聪明的施工队措手不及,不得不注意提高施工质量。他的老家在福清市高山镇后安村,距长乐约100公里,坐车回家要花近3个小时。家中有81岁高龄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和86岁腿脚不便的老父亲。为了不耽误工程,把好质量关,他一年难得回几次家,最长的一次连续4个月没回过一次。“我何尝不想多回家走走,但是工程实在放不下。”他常这样说。
“十一五”是长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窗口城市的关键时期,中共长乐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突出发展工业,不断垒大经济总量”的决策,掀起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用电量年均增长16.01%,长乐公司将以服务滨海新城建设为已任,继续加大电网建<
长电人的辛劳,换来了地方经济的大发展。2006年,长乐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比增13%;完成工业总产值453.40亿元,比增22.6%。作为长乐支柱产业的纺织和钢铁两大行业,去年销售量双双超百亿,销售收入达234.4亿元,创造了“无棉之乡筑百亿纺织城”、“无矿之地铸百亿钢铁城”、“无煤之城建百亿电业城”的奇迹。
每一组数据都生动地诠释了电力与经济的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对电力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长乐市供电公司抓住机遇,当好先行官与勤务兵,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服务品质,关爱百姓生活,使得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树立了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获得了上级公司和政府、客户的一致赞誉。
坚强电网助力“回归工程”
长乐地处闽江口南岸,是一座新崛起的海滨城市。近年来实施“回归工程”,经济发展强劲,一直保持“全国百强”、“全省十强”县(市)的地位,并跃居“福建十佳”之首。“十五”期间,该市兴建了闽江口、金峰、滨海、空港四大工业园区,集中了近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市工业用电占总用电量的80%以上。电力需求增长十分迅猛,五年全市最高负荷和售电量分别增长265.6%和288%,年均增长29.6%和31.1%,是福州工业负荷发展最快的主要地区之一。
在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大潮面前,长乐市供电有限公司主动适应电力迅猛增长需求,做好规划,自筹资金,努力打造坚强电网,积极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05到2006年两年间,长乐公司累计完成工程投资额1.36亿元,完成和在建工程共21项,投资总额达2.2亿多元,共建成投运11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线路6条,增加主变容量313千伏安、线路80公里,超过了此前所有建设项目的总和。目前,长乐市共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总容量为720千伏安,110kV变电站13座总容量为1152千伏安,35kV变电站3座总容量为52.6千伏安,变电容量比2004年股份制改革前差不多翻了两番,为长乐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与此同时,长乐公司还加大了对地区配网的改造力度,前三年间共投入资金4.2亿元,今年还将投入5274万元,全面打造坚强可靠、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配网。目前,长乐全市196条110千伏配电线路中,共有72条实现了“手拉手”。“十一五”期间,该公司改造配网的步伐将向乡镇延伸,对首占、金峰、营前等镇区的配网进行改造,以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2005年,为了能让长乐市重点工程、投资约7亿元的金纶石化的后期项目能如期投产,长乐公司早在该项目刚刚确定,便马上立项,投资2992万元建设110千伏滨海变电站。由于该变电站工程面临着征地、线路走廊紧等一系列的难题,公司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市、镇、村三级政府的沟通,同时也借助企业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帮忙协调,另一方面采取边施工边调整的办法,尽量减少磨擦,加快施工进度。在技术上,由于金纶石化属于化纤企业,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为此,长乐公司专门敷设了4条电缆专线,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结果实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克服了时间紧、难度大、阻力多的困难,赶在该项目投产的前两个月顺利完工。
工程部主任陈德耀工作认真负责,不留情面。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下工地,发现有的施工队想偷工减料,往往把一些重要的施工项目和隐蔽工序等放到周末或者下班时间施工,他就和同事一起经常利用中午和周末休息时间到工地突击检查,让那些耍小聪明的施工队措手不及,不得不注意提高施工质量。他的老家在福清市高山镇后安村,距长乐约100公里,坐车回家要花近3个小时。家中有81岁高龄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和86岁腿脚不便的老父亲。为了不耽误工程,把好质量关,他一年难得回几次家,最长的一次连续4个月没回过一次。“我何尝不想多回家走走,但是工程实在放不下。”他常这样说。
“十一五”是长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窗口城市的关键时期,中共长乐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突出发展工业,不断垒大经济总量”的决策,掀起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用电量年均增长16.01%,长乐公司将以服务滨海新城建设为已任,继续加大电网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