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供电公司:光明洒遍澜沧江两岸
2007-04-10 11:02:28 来源:大理日报
A-
A+
电力18讯: 作者:周忠云 李灿斌
近年来,云龙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提出了“矿电强县”的战略目标,2000年,大理供电局与云龙县委、政府签订代管协议,并对云龙县电力公司实施代管职责;2004年12月21日云龙供电有限公司成立,由云南电网公司控股。不久前,笔者在该县采访中,目睹了大电网的进入,使该县社会经济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积极解决农村无电人口问题
由于该县山区面积占绝大部分,海拔最低点为600多米,最高点为3600多米,海拔高差较大,用户分散,2000年以前,该县农户通电率仅为67%,配网结构相当薄弱,特别是11个乡镇中的民建乡,比较边远,1998年才通电。
在宝丰乡上、下哨村和团结乡招登村通电工程中,新建设两条10千伏线路每条长10多千米,由于交通不便,每根水泥电杆人工搬运山路平均为10千米,最远的要搬运16千米。面对大山中那一双双渴求光明的眼睛,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期盼啊,供电员工深知肩上的重任,他们顶风冒雪,风餐露宿,想方设法克服施工中遇到的种种困难。2001年,一期农网改造结束时,宝丰乡上、下哨村和团结乡招登村近200户人家欢天喜地,平生第一次用上了电。天登村是云龙县最大的一个自然村,供电员工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2002年通电,几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自此10千伏线路一直延伸到了波涛汹涌的怒江边。
云龙供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正红欣慰地告诉笔者,通过一、二期农网、城网和西部农网改造工程,现在该县户通电率已达到89%,仅2002年至今就解决无电人口5000多户;2005年12月10日该县实现同网同价以来,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减轻农民负担234万元,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电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改变以往高山峡谷相间的农业县以林业、农业和畜牧业为支撑的经济局面,引导各族群众奔小康,因地制宜,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为了实现该县提出“矿电强县”的战略目标,大理供电局把加大电网规划建设力度作为对该县产业扶持的重中之重来抓。目前,该县境内已建成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8座,变电容量达117850千伏安,为2000年前的20倍。电网建设,一方面为小水电开发、外送搭造了平台。2000年以来,该县境内建成了县城、旧洲、澡塘和瑞丰等一大批水电站,全县总容量达到5.41万千瓦,是2000年前的7倍多。电网建设,另一方面使“矿电结合”成为现实,有力地推动了县内锡、锌、铜、铁等金属冶炼产业的发展。目前一大批有一定规模多种形式经营的企业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2005年云龙县内供电量达到1.3亿千瓦时,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供电保障。
当问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云龙供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正红说,为了更进一步改善云龙县电网薄弱状况,该县一、二期农网改造将追加1000万元资金,2007―2010年10千伏及以下电网还将投入2500万元建设经费。融入中国南方电网,使云龙县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供电人,他们工作的劲头更足了,他们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辱使命,把光明送到澜沧江畔的村村户户。
近年来,云龙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提出了“矿电强县”的战略目标,2000年,大理供电局与云龙县委、政府签订代管协议,并对云龙县电力公司实施代管职责;2004年12月21日云龙供电有限公司成立,由云南电网公司控股。不久前,笔者在该县采访中,目睹了大电网的进入,使该县社会经济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积极解决农村无电人口问题
由于该县山区面积占绝大部分,海拔最低点为600多米,最高点为3600多米,海拔高差较大,用户分散,2000年以前,该县农户通电率仅为67%,配网结构相当薄弱,特别是11个乡镇中的民建乡,比较边远,1998年才通电。
在宝丰乡上、下哨村和团结乡招登村通电工程中,新建设两条10千伏线路每条长10多千米,由于交通不便,每根水泥电杆人工搬运山路平均为10千米,最远的要搬运16千米。面对大山中那一双双渴求光明的眼睛,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期盼啊,供电员工深知肩上的重任,他们顶风冒雪,风餐露宿,想方设法克服施工中遇到的种种困难。2001年,一期农网改造结束时,宝丰乡上、下哨村和团结乡招登村近200户人家欢天喜地,平生第一次用上了电。天登村是云龙县最大的一个自然村,供电员工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2002年通电,几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自此10千伏线路一直延伸到了波涛汹涌的怒江边。
云龙供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正红欣慰地告诉笔者,通过一、二期农网、城网和西部农网改造工程,现在该县户通电率已达到89%,仅2002年至今就解决无电人口5000多户;2005年12月10日该县实现同网同价以来,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减轻农民负担234万元,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电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改变以往高山峡谷相间的农业县以林业、农业和畜牧业为支撑的经济局面,引导各族群众奔小康,因地制宜,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为了实现该县提出“矿电强县”的战略目标,大理供电局把加大电网规划建设力度作为对该县产业扶持的重中之重来抓。目前,该县境内已建成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8座,变电容量达117850千伏安,为2000年前的20倍。电网建设,一方面为小水电开发、外送搭造了平台。2000年以来,该县境内建成了县城、旧洲、澡塘和瑞丰等一大批水电站,全县总容量达到5.41万千瓦,是2000年前的7倍多。电网建设,另一方面使“矿电结合”成为现实,有力地推动了县内锡、锌、铜、铁等金属冶炼产业的发展。目前一大批有一定规模多种形式经营的企业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2005年云龙县内供电量达到1.3亿千瓦时,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供电保障。
当问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云龙供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正红说,为了更进一步改善云龙县电网薄弱状况,该县一、二期农网改造将追加1000万元资金,2007―2010年10千伏及以下电网还将投入2500万元建设经费。融入中国南方电网,使云龙县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供电人,他们工作的劲头更足了,他们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辱使命,把光明送到澜沧江畔的村村户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