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供电: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007-04-11 17:26:4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徐州供电公司近年来紧紧围绕徐州市“两个发展”的大局,立足优质高效服务,千方百计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生产稳定有序,电网建设卓有成效,企业发展成绩显著,供电服务深入人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徐州市委书记徐鸣、市长曹新平高度赞扬徐州供电公司。
长期以来,尤其是2006年以来,徐州供电公司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倾力实践“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有效提升,连续多年获得了华东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文明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等殊荣。
建设坚强电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徐州是江苏省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徐州供电公司不仅担负为本地区供电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国家“西电东送”、华东和江苏“北电南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任,2006年就外送电量291.6亿千瓦时。加快电力建设,确保优质电能的供给,直接关系到徐州及苏南、上海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2006年,徐州供电公司首次实施市、县公司电网同步规划,编制了到2010年的城区配网规划,主网编制了《徐州地区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实现了与地方经济和市政建设全面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
根据地方发展用电的需求,2006年,徐州公司加大了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投入。针对可能影响设备和供电安全的薄弱环节,完成了电网新设和改造投资10.074亿元的电力基础建设,新建、扩建220、110千伏变电站10座,新增变电容量57.465万千伏安,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线路389.6公里。为了优化供电环境,为城市居民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公司又在市区配网投资1.35亿元,农网1.47亿元;其中安装单相变压器1448台,非晶变压器495台,消除了城市供电脖颈问题,提升了新农村的电网结构,促进了城乡经济建设。
铜山公司针对张集镇用电薄弱环节,投资500万元,对四条高低线路进行了改造,并分别在大张路口、104国道两侧、新街及居民开发小区新上变压器8台,容量1920千伏安,全面满足了城镇居民及镇区商业、企业用电。先后又有徐州六合铝业有限公司、迅达车辆厂等40余家企业进驻该镇;居民小区又相继建成了高标准的皓月园、菊香园等11栋8万平方米的商品楼。面粉加工个体户孟宪然原来只有一个面粉车间生产,2006年投资200万元在工业园区新建一个新型的可日产100吨的面粉加工厂。他感动地说:“供电公司为我架设了一条10千伏线路,没有供电公司的全力支持,我的机器还得停在车间里。”
抓好内质外形建设,共塑国家电网品牌
去年,徐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树立为电力客户服务是企业生存之本,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是企业发展之基的服务观念,以开展向刘平同志学习为契机,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形势教育和宗旨教育以及“三个十条”的宣传力度,树立“后台为前台、基建为生产、生产为营销、营销为客户”的大服务理念,增强全员服务意识,努力塑造国家电网品牌。
2006年3月21日,客户刘伟给公司总经理张绍宾写了一封投诉信,反映突然停电给他经营的小吃店造成了损失。总经理收到信后,立即带领公司有关部室领导冒着大雨登门向刘伟道歉,进一步征求他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公司严肃查处了这一停电事故,并在网上公布了刘伟给总经理的信。几天后,公司党委结合学雷锋只搞形式主义的两张讽刺图,在全系统迅速发起了一场“一信两图”的大讨论。在为期半年的大讨论中,万名员工以班组为单位,人人对照岗位工作查思想、找问题、订措施、抓整改,同时人人写出心得体会,其中仅公司网站就收到言论文章479篇。为了把思想教育开展得更深入,更广泛,2006年8月,公司又结合“八荣八耻”开展了“八提倡八反对”为主题的大讨论,培养员工爱岗敬业、诚信待客的职业道德;强化“客户至上”、“供电服务无小事”、“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等服务理念,全面的提升了员工的敬业爱岗和服务意识。
为了把思想落实在行动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国家电网品牌,该公司在开展常态优质服务的基础上,2006年深入开展了“和谐节约 电力先行”的活动,把这一主题的的六个专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去年以来,仅公司开展的全市大型“亲情服务进社区”、“争做温情供电人”等活动就达12次,基层供电公司开展的各种红马甲“亲情天使的微笑”、“温情暖农<
长期以来,尤其是2006年以来,徐州供电公司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倾力实践“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有效提升,连续多年获得了华东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文明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等殊荣。
建设坚强电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徐州是江苏省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徐州供电公司不仅担负为本地区供电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国家“西电东送”、华东和江苏“北电南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任,2006年就外送电量291.6亿千瓦时。加快电力建设,确保优质电能的供给,直接关系到徐州及苏南、上海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2006年,徐州供电公司首次实施市、县公司电网同步规划,编制了到2010年的城区配网规划,主网编制了《徐州地区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实现了与地方经济和市政建设全面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
根据地方发展用电的需求,2006年,徐州公司加大了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投入。针对可能影响设备和供电安全的薄弱环节,完成了电网新设和改造投资10.074亿元的电力基础建设,新建、扩建220、110千伏变电站10座,新增变电容量57.465万千伏安,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线路389.6公里。为了优化供电环境,为城市居民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公司又在市区配网投资1.35亿元,农网1.47亿元;其中安装单相变压器1448台,非晶变压器495台,消除了城市供电脖颈问题,提升了新农村的电网结构,促进了城乡经济建设。
铜山公司针对张集镇用电薄弱环节,投资500万元,对四条高低线路进行了改造,并分别在大张路口、104国道两侧、新街及居民开发小区新上变压器8台,容量1920千伏安,全面满足了城镇居民及镇区商业、企业用电。先后又有徐州六合铝业有限公司、迅达车辆厂等40余家企业进驻该镇;居民小区又相继建成了高标准的皓月园、菊香园等11栋8万平方米的商品楼。面粉加工个体户孟宪然原来只有一个面粉车间生产,2006年投资200万元在工业园区新建一个新型的可日产100吨的面粉加工厂。他感动地说:“供电公司为我架设了一条10千伏线路,没有供电公司的全力支持,我的机器还得停在车间里。”
抓好内质外形建设,共塑国家电网品牌
去年,徐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树立为电力客户服务是企业生存之本,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是企业发展之基的服务观念,以开展向刘平同志学习为契机,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形势教育和宗旨教育以及“三个十条”的宣传力度,树立“后台为前台、基建为生产、生产为营销、营销为客户”的大服务理念,增强全员服务意识,努力塑造国家电网品牌。
2006年3月21日,客户刘伟给公司总经理张绍宾写了一封投诉信,反映突然停电给他经营的小吃店造成了损失。总经理收到信后,立即带领公司有关部室领导冒着大雨登门向刘伟道歉,进一步征求他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公司严肃查处了这一停电事故,并在网上公布了刘伟给总经理的信。几天后,公司党委结合学雷锋只搞形式主义的两张讽刺图,在全系统迅速发起了一场“一信两图”的大讨论。在为期半年的大讨论中,万名员工以班组为单位,人人对照岗位工作查思想、找问题、订措施、抓整改,同时人人写出心得体会,其中仅公司网站就收到言论文章479篇。为了把思想教育开展得更深入,更广泛,2006年8月,公司又结合“八荣八耻”开展了“八提倡八反对”为主题的大讨论,培养员工爱岗敬业、诚信待客的职业道德;强化“客户至上”、“供电服务无小事”、“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等服务理念,全面的提升了员工的敬业爱岗和服务意识。
为了把思想落实在行动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国家电网品牌,该公司在开展常态优质服务的基础上,2006年深入开展了“和谐节约 电力先行”的活动,把这一主题的的六个专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去年以来,仅公司开展的全市大型“亲情服务进社区”、“争做温情供电人”等活动就达12次,基层供电公司开展的各种红马甲“亲情天使的微笑”、“温情暖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