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塑明珠――河北省故城县电力局文明单位创建纪实
2006-12-25 09:09:30 来源:农电在线
A-
A+
电力18讯: 作者:河北省故城县电力局 单润清
最近,位于千年大运河畔、冀鲁两省交界处的河北省故城县电力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4-2005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近年来,该局围绕“一强三优”目标和“三新”战略,以创一流为主线,把文明单位创建贯穿到全局的各项工作当中,建机制、抓学习,优服务、树形象,抓管理、促经营,取得了文明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创建组织保障。一是建立了局创建领导小组,细致分工,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形成了“领导组织、专人负责、职工参与、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做到了“五个不决策”:考虑不成熟不决策,影响企业稳定不决策,阻碍企业发展不决策,损害职工利益不决策,有损企业形象不决策。三是加强党组织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教育和党员民主评议,实现了工作制度化,活动经常化。四是开展道德风尚教育,夯实创建思想基础。实行定时、定内容、定人员的“三定”学习制度,机关每周五、基层每周六,雷打不动,进行“三德”专题教育,两月一考试,一考一奖惩,促进了全局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关爱社会、家庭和睦的好风气。
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牢固把握创建关键。围绕“三新”战略,加大投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为建设新农村、构筑新电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投资200多万元,改造10KV线路161千米,解决了10个乡镇的“卡脖子”问题;投入60多万元为3个乡镇6个村机井配套、安装配变8台、架设线路9.8千米,减免工费5万元。二是围绕县委、政府“以工强县”战略,为夏庄、西苑、营东3个工业项目区投资新上变压器10台、架设线路5.6千米,支持了地方工业发展;投资281万元,支援县城建设,进行线路调整改造,搬迁双回线路6543米、杆塔63基。三是严格落实“三个十条”,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文明用语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完善95598功能,实行24小时值班服务,共接受咨询2800多人次,解决报修、来访问题316起;定期走访用户,调查满意率达到99.98%。
创优环境,开展有益活跃,丰富创建形式。一是美化创建工作环境。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供电所办公楼4座,建设花园式所站,改善了服务工作环境;投资69万元,在全县18个供电所全部应用了国网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把企业精神、思想、理念宣传到乡村,提高企业的形象。二是投资46万元,装备了职工之家、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购置了乒乓球台、哑铃、臂力器等健身器材,每季度举行一次棋类、球类、歌咏、拔河等一些喜闻乐见的比赛活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三是发挥青年团组织的先锋队作用,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文明科室、文明班组、文明职工、文明家庭和优秀科室(站所)和青年文明号、安全示范岗和岗位能手文明活动,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今年共有6个供电所获得了市县“青年文明号”称号,在全市供电所长、农电工技能竞赛中双双获得团体第一名。四是深入开展“爱心活动”、大力实施“平安工程”。积极参加文明单位助学工程和助残献爱心活动,彰显供电企业职工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使者形象,一年来共捐资14.8万元;开展“温馨手机短信送安全”活动,增强员工的自保、互保意识;举办“电力平安之夜”文艺晚会,向县城居民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把安全送到千家万户;举办了“情系客户、阳光服务”大型爱心宣传活动,共散发传单6000多份,现场接受咨询200多人次;开展“送福到万家”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安全知识画册》130000册。
加强民主管理,构筑和谐供电企业。一是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了工会组织和民主管理网络,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调资晋级、住房分配、基建投资、考核奖励等重大事项,问计于民,讨论协商,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二是注重加强劳动保护,与职工定期签定劳动合同,为职工投入11万元加入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三是组织开展了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创建活动,被评为“河北省‘安康杯’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四是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每年都对困难职工和贫困户走访,送上米面粮油和慰问金;定期邀请离退休老职工举办敬老茶花会,通报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五是每年分批次组织先进生产者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工作自信心,提高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文明单位的创建,促进了故城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局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分散型向集中型、常规型向创新型、滞后型向超前型、被动型向主动型”的五大转变,企业效益大幅增长。截止11月份,该局共完成供电量2.86亿千瓦时、售电量2.6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3.8%;创造利润580万元,上缴税金7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最近,位于千年大运河畔、冀鲁两省交界处的河北省故城县电力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4-2005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近年来,该局围绕“一强三优”目标和“三新”战略,以创一流为主线,把文明单位创建贯穿到全局的各项工作当中,建机制、抓学习,优服务、树形象,抓管理、促经营,取得了文明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创建组织保障。一是建立了局创建领导小组,细致分工,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形成了“领导组织、专人负责、职工参与、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做到了“五个不决策”:考虑不成熟不决策,影响企业稳定不决策,阻碍企业发展不决策,损害职工利益不决策,有损企业形象不决策。三是加强党组织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教育和党员民主评议,实现了工作制度化,活动经常化。四是开展道德风尚教育,夯实创建思想基础。实行定时、定内容、定人员的“三定”学习制度,机关每周五、基层每周六,雷打不动,进行“三德”专题教育,两月一考试,一考一奖惩,促进了全局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关爱社会、家庭和睦的好风气。
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牢固把握创建关键。围绕“三新”战略,加大投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为建设新农村、构筑新电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投资200多万元,改造10KV线路161千米,解决了10个乡镇的“卡脖子”问题;投入60多万元为3个乡镇6个村机井配套、安装配变8台、架设线路9.8千米,减免工费5万元。二是围绕县委、政府“以工强县”战略,为夏庄、西苑、营东3个工业项目区投资新上变压器10台、架设线路5.6千米,支持了地方工业发展;投资281万元,支援县城建设,进行线路调整改造,搬迁双回线路6543米、杆塔63基。三是严格落实“三个十条”,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文明用语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一口对外、内转外不转;完善95598功能,实行24小时值班服务,共接受咨询2800多人次,解决报修、来访问题316起;定期走访用户,调查满意率达到99.98%。
创优环境,开展有益活跃,丰富创建形式。一是美化创建工作环境。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供电所办公楼4座,建设花园式所站,改善了服务工作环境;投资69万元,在全县18个供电所全部应用了国网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把企业精神、思想、理念宣传到乡村,提高企业的形象。二是投资46万元,装备了职工之家、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购置了乒乓球台、哑铃、臂力器等健身器材,每季度举行一次棋类、球类、歌咏、拔河等一些喜闻乐见的比赛活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三是发挥青年团组织的先锋队作用,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文明科室、文明班组、文明职工、文明家庭和优秀科室(站所)和青年文明号、安全示范岗和岗位能手文明活动,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今年共有6个供电所获得了市县“青年文明号”称号,在全市供电所长、农电工技能竞赛中双双获得团体第一名。四是深入开展“爱心活动”、大力实施“平安工程”。积极参加文明单位助学工程和助残献爱心活动,彰显供电企业职工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使者形象,一年来共捐资14.8万元;开展“温馨手机短信送安全”活动,增强员工的自保、互保意识;举办“电力平安之夜”文艺晚会,向县城居民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把安全送到千家万户;举办了“情系客户、阳光服务”大型爱心宣传活动,共散发传单6000多份,现场接受咨询200多人次;开展“送福到万家”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安全知识画册》130000册。
加强民主管理,构筑和谐供电企业。一是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了工会组织和民主管理网络,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调资晋级、住房分配、基建投资、考核奖励等重大事项,问计于民,讨论协商,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二是注重加强劳动保护,与职工定期签定劳动合同,为职工投入11万元加入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三是组织开展了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创建活动,被评为“河北省‘安康杯’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四是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每年都对困难职工和贫困户走访,送上米面粮油和慰问金;定期邀请离退休老职工举办敬老茶花会,通报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五是每年分批次组织先进生产者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工作自信心,提高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文明单位的创建,促进了故城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局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分散型向集中型、常规型向创新型、滞后型向超前型、被动型向主动型”的五大转变,企业效益大幅增长。截止11月份,该局共完成供电量2.86亿千瓦时、售电量2.6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3.8%;创造利润580万元,上缴税金7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