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重于泰山――保定供电公司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06-12-31 11:25:22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本报记者 李红军
河北省保定供电公司以服务于保定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满足企业和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电网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为保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与保定发展比翼齐飞
保定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京南近海强市名城”发展目标,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特别是要有安全可靠的电力作保障。但由于历史原因,保定电网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尚处在“短缺型”向“温饱型”的过渡阶段。
“2006年8月4日”应该定为保定电网建设与保定经济发展比翼齐飞的纪念日。当日,河北省电力公司和市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保定电网建设发展合作备忘录》,确定“十一五”期间保定电网将投入资金84.76亿元,届时,电网变电容量将由996.65万千伏安增加到2109万干伏安,实现输变电设备容量和供电能力翻一番。同时,电网坚强程度和供电可靠性将得到显著提高。
《备忘录》主要有五项内容。一是将保定电网“十一五”规划纳入河北省电力公司的电网发展规划,逐年纳入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二是统筹安排电网建设项目,使各电压等级电网同步协调发展;三是落实优惠政策,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完善应急机制,确保电网在农业排灌和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和电网安全;五是构建协作机制。
此份《备忘录》是在充分考虑保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的保定电网“十一五”的发展规划,被签字双方称之为加强政企战略合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促进电网发展的重大举措。
“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
据统计,截至2006年初,保定市尚有46户无电户,分布在西部交通闭塞的深山区,基本为单户居住。为此,保定供电公司主要领导专程到实地走访,察看户户通电所需要的资金和施工路径。通过走访,他们感受到深山里的农民等电、盼电的迫切心情,坚定了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工程质量送去光明的决心。
在高山峻岭上运杆架线,平常的机械设备用不上,电力职工只能先修简易路,再将导线、拉线分成段,一步一挪往上背。施工时多数线杆不能运输到位,工人们就用绞磨机一点点往上绞。许多人的手和脚磨出了血泡,肩上拉出了血印子。
2006年盛夏的一天,唐县洞子沟村81岁的陈俊山老人,在喜庆的鞭炮声中,把一盏用了几十年的黑油灯捧给“光明使者”。他大声说:“感谢党,感谢你们,有了电灯,再也用不着这个黑油灯了!” 至此,保定在河北电力南网率先实现户户通电,“无电户”在该市成为历史名词。这标志着保定电力公司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首战告捷。
加快农网改造,是保定供电公司服务“三农”的关键举措。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投入23.7亿元分3次对农网进行改造,已改造低压村6082个,农村用电出现了“两高两低”的可喜变化:农网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显著提高,农民家用电器普及率和用电量明显提高;电网损耗大幅降低,农村电价全面降低,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了与城市同网同价,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从今年起,保定供电公司将以建设新型农网为目标,再投资26亿元进行农网改造。
“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
坚持以“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为标准,打造优质服务的企业品牌,使保定供电公司连续9年获得保定市“便民利民杯”,连续两年获得全市“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第一名。
“让政府放心”――2006年6月12日,一辆装有80吨煤焦油的罐车在山西境内翻车,受污染的大沙河河水顺流而下进入阜平。这不仅直接威胁到了沿河的几万阜平群众的饮水安全,还将威胁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应急水源地―――王快水库。
危急时刻,保定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处置措施,迅速筑起
河北省保定供电公司以服务于保定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满足企业和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电网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为保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与保定发展比翼齐飞
保定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京南近海强市名城”发展目标,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特别是要有安全可靠的电力作保障。但由于历史原因,保定电网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尚处在“短缺型”向“温饱型”的过渡阶段。
“2006年8月4日”应该定为保定电网建设与保定经济发展比翼齐飞的纪念日。当日,河北省电力公司和市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保定电网建设发展合作备忘录》,确定“十一五”期间保定电网将投入资金84.76亿元,届时,电网变电容量将由996.65万千伏安增加到2109万干伏安,实现输变电设备容量和供电能力翻一番。同时,电网坚强程度和供电可靠性将得到显著提高。
《备忘录》主要有五项内容。一是将保定电网“十一五”规划纳入河北省电力公司的电网发展规划,逐年纳入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二是统筹安排电网建设项目,使各电压等级电网同步协调发展;三是落实优惠政策,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完善应急机制,确保电网在农业排灌和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和电网安全;五是构建协作机制。
此份《备忘录》是在充分考虑保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的保定电网“十一五”的发展规划,被签字双方称之为加强政企战略合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促进电网发展的重大举措。
“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
据统计,截至2006年初,保定市尚有46户无电户,分布在西部交通闭塞的深山区,基本为单户居住。为此,保定供电公司主要领导专程到实地走访,察看户户通电所需要的资金和施工路径。通过走访,他们感受到深山里的农民等电、盼电的迫切心情,坚定了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工程质量送去光明的决心。
在高山峻岭上运杆架线,平常的机械设备用不上,电力职工只能先修简易路,再将导线、拉线分成段,一步一挪往上背。施工时多数线杆不能运输到位,工人们就用绞磨机一点点往上绞。许多人的手和脚磨出了血泡,肩上拉出了血印子。
2006年盛夏的一天,唐县洞子沟村81岁的陈俊山老人,在喜庆的鞭炮声中,把一盏用了几十年的黑油灯捧给“光明使者”。他大声说:“感谢党,感谢你们,有了电灯,再也用不着这个黑油灯了!” 至此,保定在河北电力南网率先实现户户通电,“无电户”在该市成为历史名词。这标志着保定电力公司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首战告捷。
加快农网改造,是保定供电公司服务“三农”的关键举措。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投入23.7亿元分3次对农网进行改造,已改造低压村6082个,农村用电出现了“两高两低”的可喜变化:农网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显著提高,农民家用电器普及率和用电量明显提高;电网损耗大幅降低,农村电价全面降低,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了与城市同网同价,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从今年起,保定供电公司将以建设新型农网为目标,再投资26亿元进行农网改造。
“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
坚持以“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为标准,打造优质服务的企业品牌,使保定供电公司连续9年获得保定市“便民利民杯”,连续两年获得全市“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第一名。
“让政府放心”――2006年6月12日,一辆装有80吨煤焦油的罐车在山西境内翻车,受污染的大沙河河水顺流而下进入阜平。这不仅直接威胁到了沿河的几万阜平群众的饮水安全,还将威胁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应急水源地―――王快水库。
危急时刻,保定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处置措施,迅速筑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