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建设翻开农电发展新篇章----记临沧局五县控股公司农电工作实现大发展
作者:施泽鹏
2006年,云南省临沧供电局认真贯彻落实南网大政方针和公司发展思路,以“对云网负责,为临沧服务”,不断加快县级控股供电企业发展为主线,按照“强本、创新、领先”的战略发展思路,坚持“完善、规范、巩固、提高”的总体要求,在“规范”和“创新”上狠下功夫,实现了县级控股供电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电网建设等工作上的飞跃。
规范队伍建设为发展作支撑
企业的发展,干部管理和队伍建设是关键。2006年初,临沧局按照省公司加快“一体化”进程的要求,加大了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交流力度,并且,首次将控股供电公司领导班子纳入组聘调整范围,提拔控股供电公司人员作为该局控股方代表充实到其它控股供电公司经营班子中,有效整合了干部资源,为形成灵活的干部管理机制做了有益的尝试。全局60名中层管理干部中,有13名中层干部分别进入到五县控股公司经营班子中,通过不同岗位、专业、履历等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中层干部融入到县级公司中之后,形成了优势互补,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履职能力,促进了县级公司的快速发展,新组建的班子充分得到广大员工的一致肯定。
在规范员工队伍建设方面,临沧局一直以南方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员工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并将管理模式覆盖到县级控股供电公司的员工身上,针对县级公司员工文化水平较低,素质层次不齐等实际和该局教育培训年活动要求,各公司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首先加强了县级供电公司员工对“大政方针”、“三个文化”创建活动的学习,并在局内举行培训班,把培训范围辐射到县公司员工身上;其次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培训方法,在云南电力系统中开办的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等培训课题,尽量安排县级公司员工参加;第三是聘请具有专业、理论权威专家对县公司干部员工进行授课,提升县公司干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同时临沧局充分为各公司创建形式多样的学习机会,各职能部门结合各自专业实际,定期举办财务、人事、安全、技术等专业讲座,利用农电工作会的交流机会,加强县级公司之间的相互交流,共享经验,相互提高。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在公司之间相互形成了一股学习的热潮,员工的专业技能、应知应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进一步满足了县级公司发展的人才需求,提升了县级公司干部队伍和员工队伍的建设。
创新管理机制为企业添动力
2006年农电工作建设发展中,临沧局管辖的临翔区、耿马县、云县、凤庆县、双江县一区四县中,各公司充分结合各自特点和优势,不断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持。
临沧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完成了机构的调整设置及部分机构的撤并工作,对34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实现各项制度在各管理层面上的有效整合。通过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该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及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完成情况良好,并实现利税900多万元。耿马公司想方设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专门成立催收领导小组对历年尚未收取的农网户表款进行重点催收,目前已追回46万元的13万元,剩余部分正在通过政府协调积极催收,同时采取措施对遗留的火草坝水库、多经公司进行规范管理,使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云县公司根据五项基础管理达标工作,对备查记录资料完善工作重新进行了规范,修编完善了208余种记录资料表格,加强了节能降耗和线损管理工作,2006年实现线损16.44%,较同期22.19降低5.75个百分点,遏制了335万千瓦时的电量损失,为公司创造174万元的经济效益。凤庆公司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内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对企业中层领导干部的考核管理和谈话制度,推行中层干部任前公示,采取异地交流,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干部和员工的优化任用管理,调整中层干部23人,员工24人,为公司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双江公司积极配合当地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大了打击涉电犯罪力度和举报奖励力度,与执法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全年共查获各类窃电案件8起,追回损失32.22万元。
与此同时,各控股公司在临沧局各职能部门的有效管理、督促下,首先开展了依法经营专项整治活动,清理查找重大历史遗留问题11件,处理7件,正在处理4件,有效规避了企业经营风险;其次对各公司营业区进行清理整顿,规范供电秩序;三是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了主业与多经公司<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