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新农村 谱写新服务――沧州供电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2006-11-23 15:52:49 来源:河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本报通讯员 徐艳 陈立新
河北省沧州供电公司把新电力、新服务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深化管理,全力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从根本上提升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
抓基础 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
1989年、1995年沧州农网在河北南网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沧州供电公司对农网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共投资18.9372亿元用于农村电网一、二期和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52座、容量5595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677座、容量5022兆伏安;110千伏线路1478.55公里;35千伏线路4783.1公里;新增配变与更换高耗能配变共58590台、容量为4697.5兆伏安;改造86590个配电台区。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使农村电网结构得到优化,供电能力得到增强,供电质量大幅度提高,2005年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5.6%以上,供电可靠性达到99.6%。农村低压线损率从改造前的20%以上,下降到了12%以下。农产品加工及农村工副业用电得到了保障,有效地带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对于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抓管理 推进农电体制改革
在开展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的同时,沧州农电系统扎实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用电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实现了城乡用电一体化管理,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仅此一项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约8820.24万元。规范了农村用电秩序,从根本上解决了“乱收费、乱加价、乱摊派”问题,广大农民真正用上了明白电、放心电,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近年来,公司着力加强了对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目前,16个县级供电企业都建立了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开通了电力服务热线95598系统,农村供电所实行24小时值班,用电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用电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抓建设 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工程
继续加大农网建设力度。2006年,沧州农网预计完成投资4.4亿元,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变电站37座,新建和改造35千伏线路373公里;新增和更换10千伏配变128台,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795公里;新建和改造低压线路372公里,配电台区124个。今年将首批建成1个电气化县、2个电气化乡、22个电气化村。其中,孟村电力局已经代表河北南部电网,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验收的11个电气化县中的一员。
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到2006年底,沧州农电系统将建成标准化35千伏变电站148座,标准化35千伏线路201条,标准化10千伏线路809条,标准化配电台区11910个,标准化安全用电村307个,新建和改造标准化供电所45个,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规范的服务。
实施农业排灌供电网络改造。按照省公司“井井通电、户户持卡”的规划部署,沧州供电公司组织各县(市)电力局认真调查摸底,制定改造规划,筹措资金,着手逐步解决机井通电以及户户持卡问题。今年计划投资2658万元进行排灌供电网络改造,其中投资978万元,解决477眼机井通电问题,安装机井磁卡表10532块,进一步方便农民朋友排灌用电。
抓规范 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沧州农电系统把优质服务工作纳入了日常工作考核,通过强化服务流程、健全服务机制、规范服务行为等多项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
加强流程管理。将各部门、流程、岗位统一到一切服务于客户的轨道上来,实现基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为广大客户创造了一个高效快捷文明的服务环境。各县供电企业加强了95598呼叫中心的建设,将农村故障报修电话纳入95598的营销指挥体系,做到一口对外。同时对农电系
河北省沧州供电公司把新电力、新服务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深化管理,全力加快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从根本上提升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
抓基础 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
1989年、1995年沧州农网在河北南网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沧州供电公司对农网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共投资18.9372亿元用于农村电网一、二期和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152座、容量5595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677座、容量5022兆伏安;110千伏线路1478.55公里;35千伏线路4783.1公里;新增配变与更换高耗能配变共58590台、容量为4697.5兆伏安;改造86590个配电台区。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使农村电网结构得到优化,供电能力得到增强,供电质量大幅度提高,2005年农村居民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5.6%以上,供电可靠性达到99.6%。农村低压线损率从改造前的20%以上,下降到了12%以下。农产品加工及农村工副业用电得到了保障,有效地带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对于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抓管理 推进农电体制改革
在开展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的同时,沧州农电系统扎实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用电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实现了城乡用电一体化管理,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仅此一项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约8820.24万元。规范了农村用电秩序,从根本上解决了“乱收费、乱加价、乱摊派”问题,广大农民真正用上了明白电、放心电,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近年来,公司着力加强了对供电所的规范化管理。目前,16个县级供电企业都建立了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开通了电力服务热线95598系统,农村供电所实行24小时值班,用电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用电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抓建设 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工程
继续加大农网建设力度。2006年,沧州农网预计完成投资4.4亿元,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变电站37座,新建和改造35千伏线路373公里;新增和更换10千伏配变128台,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795公里;新建和改造低压线路372公里,配电台区124个。今年将首批建成1个电气化县、2个电气化乡、22个电气化村。其中,孟村电力局已经代表河北南部电网,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验收的11个电气化县中的一员。
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到2006年底,沧州农电系统将建成标准化35千伏变电站148座,标准化35千伏线路201条,标准化10千伏线路809条,标准化配电台区11910个,标准化安全用电村307个,新建和改造标准化供电所45个,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规范的服务。
实施农业排灌供电网络改造。按照省公司“井井通电、户户持卡”的规划部署,沧州供电公司组织各县(市)电力局认真调查摸底,制定改造规划,筹措资金,着手逐步解决机井通电以及户户持卡问题。今年计划投资2658万元进行排灌供电网络改造,其中投资978万元,解决477眼机井通电问题,安装机井磁卡表10532块,进一步方便农民朋友排灌用电。
抓规范 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沧州农电系统把优质服务工作纳入了日常工作考核,通过强化服务流程、健全服务机制、规范服务行为等多项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
加强流程管理。将各部门、流程、岗位统一到一切服务于客户的轨道上来,实现基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为广大客户创造了一个高效快捷文明的服务环境。各县供电企业加强了95598呼叫中心的建设,将农村故障报修电话纳入95598的营销指挥体系,做到一口对外。同时对农电系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