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供电公司:“桃源彩虹”叫响齐鲁服务品牌
2006-12-05 11:02:55 来源:琅琊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坚强电网:叫得响的“名片”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十五”以来,临沂电网建设先后投资19亿元,在三年城农网改造的基础上,又完成了投资12.5亿元的县城电网改造和第二期农网改造。形成了以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为主架网、布点合理、方式灵活、大容量、高参数的现代化电网,电力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临沂市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近几年全国普遍缺电的形势下,临沂市始终保持了充足的电力供应,不缺电,已经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一块重要招牌。
“为经济发展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可靠供电”作为电力建设服务重点,临沂供电公司紧紧围绕临沂发展大局,主动参与,超前规划,大力实施电网建设和改造。2006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准备过春节,而临沂供电公司200多名干部职工放弃了休息日及回家探亲的机会,加班加点紧张地进行改建经济开发区内的线路,为保证春节后投资10亿元的东维木业项目顺利开工及重点项目入园建设,该公司职工们下了决心:工程不竣工不收兵,就是干到除夕夜,也要为经济开发区春节送上电。
标准用电村建设是临沂供电公司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一项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也是该公司推出的市场营销“十大创新工程”之一。为把标准用电村建设办到群众心坎上,临沂供电公司专门拿出近千万元资金,对存在表箱锈蚀严重、供电半径过长、配电超负荷、中低压线路健康状况差等问题的村和因缺乏资金来源未能对农村电网进行持续改造、导致供电设施老化现象严重的村,本着满足农民用电需求、让农民用电放心满意的原则,彻底解决部分村电压低、用电“卡脖子”现象。现已完成200多个标准用电村建设,有力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电网遇到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时,电力铁军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2006年4月28日晚的特大暴风雨和龙卷风,给临沂电网造成了严重损害,135条次线路跳闸,1243处倒杆,其中苍山县35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停电17座。灾情发生后,该公司立即启动了电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连夜成立“4・28”电网抢险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迅速奔赴抗灾抢险第一线,全力抢险救灾,不到12小时全部恢复电力供应。电力职工在抢修工作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苍山县的干部群众。
优质服务:靓丽“彩虹”
走进临沂供电公司营业大厅,温暖的春风扑面而来。鲜花盛开在营业厅门两侧,一边是爱心便民桥,这是专门为方便残疾人开设的绿色通道。进入大厅,两名引导员会主动当好办理业务的向导,让客户享受到热情服务。
今年以来,临沂供电公司为更加方便客户,加大营业厅改造投入,开辟了自助服务区,区内增设了触摸屏,新上的触摸屏与营销MIS数据库接口,客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自行查询电力政策,了解法律、法规、电费、电价、业务流程等信息,增加了服务的透明度。新增设自助打印电费明细设备,客户可查询、打印所需的电费资料明细。新配备了客户端显示屏,使客户对整个交费过程一览无余。新购置的大屏幕等离子电视悬挂在大厅两侧,客户可随时通过屏幕这个窗口了解营业厅的情况及业务信息,同时还可以欣赏到轻松优美的音乐画面。
临沂供电公司不但在服务硬件上舍得投入,而且在服务细节上更是狠下功夫。初夏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冒雨走进临沂供电公司营业厅,拿出十几元钱交电费,营业员赶忙迎了上去,拿来毛巾帮她擦干湿漉漉的白发,并递上一杯热水。知道老人是孤身一人后,立即为老人建立了登门收费的档案登记,从此会有人定期上门去收电费。像这样被该公司列为定期上门收电费的老人还有30多位。
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该公司根据服务对象的性质、特点、重要程度、群体数量、用电负荷及个体特殊需求等情况,将客户细分为大客户、重要客户和重大事项供电、社区客户、弱势群体四大群体,并相应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对四大客户群体实施内容不同的服务。将受电设备容量在5000千伏安及以上或年购网电量在1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高压供电户纳入大客户管理范围,由专职人员不定期“一口对外”全过程跟踪服务;对重要客户和重大事项供电,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对居民相对集中、住户达500户以上的社区,加强用电常识的宣传、用电指导、咨询服务等,提高供用电政策和上电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电力商品意识;对老弱病残、孤寡老人、烈军属等弱势群体,实行帮扶,定期上门收取电费。
该公司还在全市供电系统印发了《供电服务实用操作手册》,规范了柜台服务、外勤服务等各类服务行为。推行了95598座席人员、抢修人员、营业人员换岗学习,提高了业务技能。升级改造技术支持系统和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加强电能计量中心和电费结算中心建设,提高电能“三公”计量水平,实现电费核算的集中统一管理。扩大银电联网、银行代扣等交费方式,<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十五”以来,临沂电网建设先后投资19亿元,在三年城农网改造的基础上,又完成了投资12.5亿元的县城电网改造和第二期农网改造。形成了以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为主架网、布点合理、方式灵活、大容量、高参数的现代化电网,电力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临沂市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近几年全国普遍缺电的形势下,临沂市始终保持了充足的电力供应,不缺电,已经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一块重要招牌。
“为经济发展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可靠供电”作为电力建设服务重点,临沂供电公司紧紧围绕临沂发展大局,主动参与,超前规划,大力实施电网建设和改造。2006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准备过春节,而临沂供电公司200多名干部职工放弃了休息日及回家探亲的机会,加班加点紧张地进行改建经济开发区内的线路,为保证春节后投资10亿元的东维木业项目顺利开工及重点项目入园建设,该公司职工们下了决心:工程不竣工不收兵,就是干到除夕夜,也要为经济开发区春节送上电。
标准用电村建设是临沂供电公司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一项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也是该公司推出的市场营销“十大创新工程”之一。为把标准用电村建设办到群众心坎上,临沂供电公司专门拿出近千万元资金,对存在表箱锈蚀严重、供电半径过长、配电超负荷、中低压线路健康状况差等问题的村和因缺乏资金来源未能对农村电网进行持续改造、导致供电设施老化现象严重的村,本着满足农民用电需求、让农民用电放心满意的原则,彻底解决部分村电压低、用电“卡脖子”现象。现已完成200多个标准用电村建设,有力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电网遇到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时,电力铁军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2006年4月28日晚的特大暴风雨和龙卷风,给临沂电网造成了严重损害,135条次线路跳闸,1243处倒杆,其中苍山县35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停电17座。灾情发生后,该公司立即启动了电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连夜成立“4・28”电网抢险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迅速奔赴抗灾抢险第一线,全力抢险救灾,不到12小时全部恢复电力供应。电力职工在抢修工作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苍山县的干部群众。
优质服务:靓丽“彩虹”
走进临沂供电公司营业大厅,温暖的春风扑面而来。鲜花盛开在营业厅门两侧,一边是爱心便民桥,这是专门为方便残疾人开设的绿色通道。进入大厅,两名引导员会主动当好办理业务的向导,让客户享受到热情服务。
今年以来,临沂供电公司为更加方便客户,加大营业厅改造投入,开辟了自助服务区,区内增设了触摸屏,新上的触摸屏与营销MIS数据库接口,客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自行查询电力政策,了解法律、法规、电费、电价、业务流程等信息,增加了服务的透明度。新增设自助打印电费明细设备,客户可查询、打印所需的电费资料明细。新配备了客户端显示屏,使客户对整个交费过程一览无余。新购置的大屏幕等离子电视悬挂在大厅两侧,客户可随时通过屏幕这个窗口了解营业厅的情况及业务信息,同时还可以欣赏到轻松优美的音乐画面。
临沂供电公司不但在服务硬件上舍得投入,而且在服务细节上更是狠下功夫。初夏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冒雨走进临沂供电公司营业厅,拿出十几元钱交电费,营业员赶忙迎了上去,拿来毛巾帮她擦干湿漉漉的白发,并递上一杯热水。知道老人是孤身一人后,立即为老人建立了登门收费的档案登记,从此会有人定期上门去收电费。像这样被该公司列为定期上门收电费的老人还有30多位。
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该公司根据服务对象的性质、特点、重要程度、群体数量、用电负荷及个体特殊需求等情况,将客户细分为大客户、重要客户和重大事项供电、社区客户、弱势群体四大群体,并相应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对四大客户群体实施内容不同的服务。将受电设备容量在5000千伏安及以上或年购网电量在1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高压供电户纳入大客户管理范围,由专职人员不定期“一口对外”全过程跟踪服务;对重要客户和重大事项供电,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对居民相对集中、住户达500户以上的社区,加强用电常识的宣传、用电指导、咨询服务等,提高供用电政策和上电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电力商品意识;对老弱病残、孤寡老人、烈军属等弱势群体,实行帮扶,定期上门收取电费。
该公司还在全市供电系统印发了《供电服务实用操作手册》,规范了柜台服务、外勤服务等各类服务行为。推行了95598座席人员、抢修人员、营业人员换岗学习,提高了业务技能。升级改造技术支持系统和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加强电能计量中心和电费结算中心建设,提高电能“三公”计量水平,实现电费核算的集中统一管理。扩大银电联网、银行代扣等交费方式,<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