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品牌成城市“名片”――山东省日照供电公司以理论成果丰富“诚信彩虹”内涵探秘
2006-12-07 08:34:03 来源:日照日报
A-
A+
电力18讯: 大众日报记者 孙巍 本报记者 张兴杰 通讯员 李萍
提起“诚信彩虹”,人们自然想起日照,就像提起“海尔”想起青岛一样。
日照供电公司打出“诚信彩虹”这一“品牌”虽刚满3年,却连续3年获得全国及全省电力系统创新成果奖,中宣部、国资委以及国家电网、金融、电信等行业130余位专家学者一同前来,对这一“日照名片”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秘。
用成功经验指导工作是“加法”,用理论成果指导工作是“乘法”。只有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丰富“品牌”内涵,才能使其始终充满迷人魅力。公司总经理孙国宇一语中的。
“满负荷工作”遇质疑,墙内开“花”墙里墙外都香
在一次总经理办公会上,正在汇报“满负荷工作法”的莒州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负责人,遇上了孙国宇亮起的“黄灯”。
“‘满负荷’的这个‘荷’的‘量’是多少?界定的依据是什么?”面对孙国宇的质疑,这位经理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子午寅卯来。
年初,公司确定了年内完成1个500千伏二线日照段,2个220千伏变电站扩建,新建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1个35千伏涛雒输电工程。时隔不久,又追加了1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确保工程进度,承担莒州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实施了“满负荷工作法”,本以为这份屡试不爽的成功经验能得到表扬,没想到遇上了叫“停”声。
孙国宇接着说,“满负荷工作”应在科学的组织中突破,如果“满负荷”的这个“荷”的“量”含糊不清,就容易变成“疲劳战术”。只有在科学理论中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好中有快。思想统一后,公司联系有关医学和营养专家,根据施工人员的不同情况,就这个“荷”的“量”进行了科学明确的界定,一一量化、细化,将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所需要的水分、盐分,以及每顿饭菜所含的各种养分等一一列出了“菜单”。
理论成果的融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施工周期缩短了,各种养分跟上了,人们的精力、体力、心态都保持在了最佳状态。这样一来,一线员工像小老虎一样嗷嗷叫,施工进度呼呼往前提,工程质量更加呱呱叫。正常情况下最快也要80天完工的莒州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40天就竣工投运。
这一做法引起了全市各工程建设主要负责人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据此调整工作思路,制定更加科学的措施,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相继尝到了以理论成果指导工作的甜头。
一人带病在岗数人受罚,“人本效应”引来19亿元投资
正患感冒的员工李某怎么也没想到,施工间歇正要就着矿泉水吞下随身携带的“康泰克”,却被安检人员碰个正着。自己不仅被通报罚款,连班长及以上三级责任人也“分享”到了同等待遇。
几天前,公司总经理孙国宇在施工现场调度情况时发现,由于近来天旱少雨,加之气温持续走高,有个别一线员工身染感冒、发烧等病症,却仍在默默地践行“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电力铁军”精神。
“带病在岗”在新形势下是否作为一种精神继续倡导?带着这个平时引以为荣的问题,在第二天的总经理办公会上,大家在各抒己见中达成共识:企业对员工最大的关爱应该是平安和健康。“带病在岗”既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因延迟了诊治引起病情转化,同时又不能保证电力作业现场的安全要求。新形势下的“电力铁军”精神应与时俱时,以科学的价值观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为此,公司作出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带病上岗,违者除通报批评和处罚外,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公司以“人本”为题,触类旁通,找出了对员工“重使用轻培训”、“重管理轻引导”等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员工专业培训办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例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广泛开展了以“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为内容的“爱心・平安”活动。
公司自我否定后凸显的“人本效应”如石击水,触动了所有服务行业的“人本”神经,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纷纷将其作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同时,“人本效应”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引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并为其将理论成果融入“诚信彩虹”的创新所感染,随之与市政府就“十一五”日照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签署了《日照电网“十一五”发展会谈纪要》,决定“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将投资19亿元建设完善日照电网。
一张纸条掏出130万元,“热线电话”静悄悄
&
提起“诚信彩虹”,人们自然想起日照,就像提起“海尔”想起青岛一样。
日照供电公司打出“诚信彩虹”这一“品牌”虽刚满3年,却连续3年获得全国及全省电力系统创新成果奖,中宣部、国资委以及国家电网、金融、电信等行业130余位专家学者一同前来,对这一“日照名片”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秘。
用成功经验指导工作是“加法”,用理论成果指导工作是“乘法”。只有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丰富“品牌”内涵,才能使其始终充满迷人魅力。公司总经理孙国宇一语中的。
“满负荷工作”遇质疑,墙内开“花”墙里墙外都香
在一次总经理办公会上,正在汇报“满负荷工作法”的莒州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负责人,遇上了孙国宇亮起的“黄灯”。
“‘满负荷’的这个‘荷’的‘量’是多少?界定的依据是什么?”面对孙国宇的质疑,这位经理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子午寅卯来。
年初,公司确定了年内完成1个500千伏二线日照段,2个220千伏变电站扩建,新建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1个35千伏涛雒输电工程。时隔不久,又追加了1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确保工程进度,承担莒州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实施了“满负荷工作法”,本以为这份屡试不爽的成功经验能得到表扬,没想到遇上了叫“停”声。
孙国宇接着说,“满负荷工作”应在科学的组织中突破,如果“满负荷”的这个“荷”的“量”含糊不清,就容易变成“疲劳战术”。只有在科学理论中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好中有快。思想统一后,公司联系有关医学和营养专家,根据施工人员的不同情况,就这个“荷”的“量”进行了科学明确的界定,一一量化、细化,将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所需要的水分、盐分,以及每顿饭菜所含的各种养分等一一列出了“菜单”。
理论成果的融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施工周期缩短了,各种养分跟上了,人们的精力、体力、心态都保持在了最佳状态。这样一来,一线员工像小老虎一样嗷嗷叫,施工进度呼呼往前提,工程质量更加呱呱叫。正常情况下最快也要80天完工的莒州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40天就竣工投运。
这一做法引起了全市各工程建设主要负责人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据此调整工作思路,制定更加科学的措施,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相继尝到了以理论成果指导工作的甜头。
一人带病在岗数人受罚,“人本效应”引来19亿元投资
正患感冒的员工李某怎么也没想到,施工间歇正要就着矿泉水吞下随身携带的“康泰克”,却被安检人员碰个正着。自己不仅被通报罚款,连班长及以上三级责任人也“分享”到了同等待遇。
几天前,公司总经理孙国宇在施工现场调度情况时发现,由于近来天旱少雨,加之气温持续走高,有个别一线员工身染感冒、发烧等病症,却仍在默默地践行“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电力铁军”精神。
“带病在岗”在新形势下是否作为一种精神继续倡导?带着这个平时引以为荣的问题,在第二天的总经理办公会上,大家在各抒己见中达成共识:企业对员工最大的关爱应该是平安和健康。“带病在岗”既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因延迟了诊治引起病情转化,同时又不能保证电力作业现场的安全要求。新形势下的“电力铁军”精神应与时俱时,以科学的价值观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为此,公司作出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带病上岗,违者除通报批评和处罚外,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公司以“人本”为题,触类旁通,找出了对员工“重使用轻培训”、“重管理轻引导”等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员工专业培训办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例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广泛开展了以“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为内容的“爱心・平安”活动。
公司自我否定后凸显的“人本效应”如石击水,触动了所有服务行业的“人本”神经,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纷纷将其作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同时,“人本效应”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引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并为其将理论成果融入“诚信彩虹”的创新所感染,随之与市政府就“十一五”日照电网的建设和发展签署了《日照电网“十一五”发展会谈纪要》,决定“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将投资19亿元建设完善日照电网。
一张纸条掏出130万元,“热线电话”静悄悄
&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