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再攀高峰 沂水县供电公司创新发展侧记
2006-12-07 08:44:00 来源:山东临沂商务之窗
A-
A+
电力18讯: 今年以来,山东省沂水县供电公司贯彻“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坚持“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目标开展工作,三个文明建设均取得显著成绩。
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大力推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形成了政治坚定、领导有力、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政绩明显的坚强领导集体,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强。公司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经理孙培庆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山东电力系统最佳领导干部”、“山东电力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并荣获“2006年度山东创新人物”的称号。公司连续18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荣获“全国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全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省级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省设备管理先进企业”、“市明星企业”等称号。
企业发展和谐稳定。电网建设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建成投运了许家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了杨庄、官庄两处35千伏变电站增容扩建任务,城网建设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目前,境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18座,高低压线路5000余千米,较好地构筑起了布局合理、电网坚强的县级供电网络。农电管理进一步规范。制定下发《标准用电村整改计划》,目前已完成379个标准用电村建设。按照上级“一长三员、一室两组”的模式,对所属供电所实行了专业化管理改革。加强农电队伍技能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共培训3期,培训电工143人次;与农电工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办理了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和雇主责任保险,提高了农电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大力倡导“六爱六亲”,认真开展“爱心活动”,全面实施“平安工程”,营造出互献爱心、共保平安的良好氛围。
安全生产成效显著。深入开展职工安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了“无违章企业”和“无违章个人”两个创建活动,杜绝了“三违”现象发生。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保证全县电力供应。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消除了设备隐患。建起了“三防十要”模拟培训基地,培训一线员工370多人次。到11月底,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724天,在全市县级供电企业中第一家突破了20周年记录。
经营业绩指标突出。深入实施营销管理“十大创新工程”,今年以来新增配变216台48140千伏安。灵活协调多边利益,实现了与鲁洲集团自备电厂的并网。新上大客户用电服务系统,到10月底,共对62个大客户安装了负荷监控终端,实现了自动抄表、实时监测等功能。积极开展“线损管理年”活动,达到了线损规范化管理标准;不断完善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电费回收率达100%。多种经营实现飞跃。坚持“一业为主、两翼齐飞”战略,公司初步形成了以旅游、饮料、安装、印刷等为主体的多种经营体系。其中“天然地下画廊”旅游风景区被评为“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自开业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3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11月份,公司多种经营实现利税873.4万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业对标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地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建立了既覆盖国网公司和省、市公司要求,又体现公司特色的指标体系。完善了管理技术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同业对标专题分析会,对工作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坚持建设一流常态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的基础管理,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1-11月份,主要指标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供电量完成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实现利税3458万元,同比增长29.1%;综合线损率完成4.04%,较上级下达指标降低0.9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其中供电量和利税两项主要指标连续3年居全市县级供电企业首位。
内质外形建设不断深化。坚持“四个服务”,落实“三个十条”,把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服务承诺,严格“三不指定”。规范和拓展95598客户信息服务系统功能,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客户服务流程的闭环管理。积极推行大客户经理制,设立大客户室,实行个性化服务。积极延伸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预约服务、定期服务、应急服务等措施。进一步畅通监督和举报渠道,坚持实行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制度。今年10月,被中国质量协会等有关部门联合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行风免评单位”称号。
记者 海星 通讯员 文清
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大力推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形成了政治坚定、领导有力、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政绩明显的坚强领导集体,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强。公司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经理孙培庆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山东电力系统最佳领导干部”、“山东电力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并荣获“2006年度山东创新人物”的称号。公司连续18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荣获“全国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全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单位”、“省级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省设备管理先进企业”、“市明星企业”等称号。
企业发展和谐稳定。电网建设步伐加快。今年以来,建成投运了许家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了杨庄、官庄两处35千伏变电站增容扩建任务,城网建设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目前,境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18座,高低压线路5000余千米,较好地构筑起了布局合理、电网坚强的县级供电网络。农电管理进一步规范。制定下发《标准用电村整改计划》,目前已完成379个标准用电村建设。按照上级“一长三员、一室两组”的模式,对所属供电所实行了专业化管理改革。加强农电队伍技能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共培训3期,培训电工143人次;与农电工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办理了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和雇主责任保险,提高了农电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大力倡导“六爱六亲”,认真开展“爱心活动”,全面实施“平安工程”,营造出互献爱心、共保平安的良好氛围。
安全生产成效显著。深入开展职工安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了“无违章企业”和“无违章个人”两个创建活动,杜绝了“三违”现象发生。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保证全县电力供应。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消除了设备隐患。建起了“三防十要”模拟培训基地,培训一线员工370多人次。到11月底,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724天,在全市县级供电企业中第一家突破了20周年记录。
经营业绩指标突出。深入实施营销管理“十大创新工程”,今年以来新增配变216台48140千伏安。灵活协调多边利益,实现了与鲁洲集团自备电厂的并网。新上大客户用电服务系统,到10月底,共对62个大客户安装了负荷监控终端,实现了自动抄表、实时监测等功能。积极开展“线损管理年”活动,达到了线损规范化管理标准;不断完善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电费回收率达100%。多种经营实现飞跃。坚持“一业为主、两翼齐飞”战略,公司初步形成了以旅游、饮料、安装、印刷等为主体的多种经营体系。其中“天然地下画廊”旅游风景区被评为“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自开业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3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11月份,公司多种经营实现利税873.4万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业对标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全系统地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建立了既覆盖国网公司和省、市公司要求,又体现公司特色的指标体系。完善了管理技术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同业对标专题分析会,对工作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坚持建设一流常态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的基础管理,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1-11月份,主要指标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供电量完成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实现利税3458万元,同比增长29.1%;综合线损率完成4.04%,较上级下达指标降低0.9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其中供电量和利税两项主要指标连续3年居全市县级供电企业首位。
内质外形建设不断深化。坚持“四个服务”,落实“三个十条”,把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服务承诺,严格“三不指定”。规范和拓展95598客户信息服务系统功能,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客户服务流程的闭环管理。积极推行大客户经理制,设立大客户室,实行个性化服务。积极延伸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预约服务、定期服务、应急服务等措施。进一步畅通监督和举报渠道,坚持实行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制度。今年10月,被中国质量协会等有关部门联合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行风免评单位”称号。
记者 海星 通讯员 文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